自发修路十多年志不移演绎当代"愚公移山"

13.01.2017  19:33

一段水泥路一段泥土路,最宽处不到2米。(钟小丰 摄)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本报记者深入基层,把笔触和镜头对准普通百姓,聚焦经济社会、民生保障、基层党风政风民风新风新貌,今日起将陆续推出“新春走基层·记者看变化”专栏,敬请垂注。

  四面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一间间屋舍坐落在山窝间,是“世外桃源”也是“与世隔绝”——受地形影响,出行困难一直是梅县区松口镇山口村山北村民的心结。但山北村民始终没有遗忘自己的小山村,10年来,每年自发筹资齐心回村自己动手铺水泥路,5公里“泥土路”已经有1公里变成了水泥路。日前,记者跟随村民走了这5公里的村道,感受到了大伙对“出路”的期盼。

  有路才“有路”

  没路就“没路”

  沿主村道进入山北,交通工具也从汽车换成了摩托。环山而上,再环山而下,弯曲、坡陡、颠簸,一侧石壁一侧山沟,一段水泥路一段泥水路,最宽处不到2米,是记者进村的初体验。

  在村里走访,大多人去楼空,往来都是杂草为伴的羊肠小道,村里小学的屋顶已经坍塌,常住人口仅4户7人,山北村民小组长卢荣杰说,为了方便子女读书,大伙都搬出去了,留下了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村中长者付招英说,有个小毛病,想请医生进来看,给200块去接都不肯来。

  路难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村民看病难、上学难,发展产业更难。卢荣杰说,天晴还好,一下雨路就打滑,没人敢进来。正好柚子收成的时候雨水比较多,常耽误了销售时机。“运输的师傅嫌我们路不好走风险大,别的村运完了才接我们的活,路程差不多的我们收费要高一倍。”村民感叹,有路才“有路”,没路就“没路”。

  “愚公移山”

  清冷村庄再现活力

  交通隔绝让村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修路成为共识。山北户籍人口26户123人,但“村村通”公路补贴标准需人口达300人以上。补贴不达标,村里没乡贤,唯有自己筹、自己干。

  从2000年开始,村民们自发集资每年修一段路,从平整黄泥路到部分路段半边硬底化,再到部分路段整体硬底化,靠着村民们自力更生,5公里的路渐渐有1公里硬底化了。“一说修路,嫁到五华的姑婆都托人带了200块过来。”卢荣杰说,这两年每年筹万来块钱买材料,先修弯急难走的一小段。钱少,要打的路不长,叫上三四十个村民,大家齐动手一天就干完了,就这样每年一天,虽然路还没有完全铺好,村里已开始有了变化,老旧房屋开始翻修,回村种柚子的越来越多。“我是第一批回来的。”卢荣杰说,第一批回来了6户,现在已经有21户了。

  村民们始终的期盼,就是5公里的路都能铺上水泥。可喜的是,山北村民的行动感动了越来越多邻村人,大家都来帮村民圆梦。泰东村梁振忠看着山北村民的路从只能步行到通摩托车,他说:“村民不等靠要,而是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善环境,他们的决心让我很感动,大家是兄弟村,出份力也是应该的。”记者留意到,对比2015年和2016年“山北修水泥路捐款芳名单”,以卢姓为主的芳名单上,梁、黄、叶、张、廖等外姓越来越多,捐款金额也从1万多变成了2万多……(黄 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