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数字勾画中国今年大致走向

06.03.2015  09:46

主动应对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无疑是2015年两会的重大主题。透过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十大数字勾画出新常态下中国在2015年的大致走向。 

数据  1

GDP增长7%左右:彰显稳增长调结构决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5年GDP增长7%左右。这一数字较去年下调了0.5个百分点,也是2004以来最低的预期目标。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上行动力不足,调低增速目标,是中国政府客观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做出的务实之举,更彰显了转方式、调结构的坚定决心。”全国政协委员、社科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表示。

7%左右的预期目标,符合中高速发展要求,与现阶段我国增长潜力相一致,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时,这一目标也有利于稳定就业,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预期目标相衔接。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设定再高点的目标也有可能实现,但各方面会绷得比较紧。“制定适应新常态的目标,有利于稳定达标信心,更为结构调整留下足够空间,引导全社会将深化改革、提质增效进行到底。”

增速目标的下调向企业传递了强烈信号。“在整个国家更重增长质量而非速度的背景下,企业要调整心态,不能寄希望于大规模刺激政策,而要通过技术创新等挖掘内部潜力。”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冷水江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代富表示。

数据  2

CPI涨幅3%左右:为货币政策和价格改革留空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比去年3.5%的目标略有下降。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李稻葵表示,中国经济是双元的物价上涨结构,制造业产品价格在下降,但农产品、资源类产品价格呈现上升趋势,尽管短期内能源价格比较低,但这个格局不能指望长期持续,农产品价格仍然有上涨压力。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表示,CPI增速较低,为货币政策适当放松提供了空间,也为价格改革预留了空间。

数据 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15%:有效投资是关键

计划报告提出,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15%,低于去年17.5%的目标,接近去年15.7%的实际增速。

李稻葵委员认为,适度调低投资增长目标是合理的。“因为今年国家不会搞大规模的投资拉动,而是促进投资带动产能优化,民生领域的投资将成为拉动经济的增长点之一。”

“有效投资的机会众多,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最大差异。”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还很多,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和道路建设严重不足,地下管网明显老化;与此同时,我国环境压力大,节能减排和治理污染都需大量投资。”

数据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增长13%:让消费潜力变成支撑动力

计划报告提出,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增长13%,略低于去年14.5%的预期。

白重恩认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要加快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来支撑,提出高于去年实际增速的消费预期,表明今年在促进消费方面可能会有更多动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促进养老家政健康、信息、旅游休闲、绿色、住房、教育文化体育等6大领域消费。

白重恩认为,今年这个预期目标完成起来难度不大,消费在不少方面具有较大潜力,比如养老服务有利于全社会消费扩大,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经济崛起为消费带来增长空间。

数据 5

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2%左右:有利于调结构防风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2%左右,而2014年这一目标是13%,实际增长12.2%。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表示,M2预期增长12%左右的目标是适度的、合理的。“市场上老有一个误区,就是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手段,当成货币政策取向的变化,货币政策取向没有变,央行一直在执行中性的货币政策。”

今年1月份M2(广义货币)增长10.8%,这是1986年12月以来的新低。去年11月和今年2月,央行两度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目的在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支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