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华丽转身 东莞“创新之城”初显

26.06.2015  18:33

东莞由原先“世界工厂”经济创新升级为不一样的“研发总部”经济

智能机器人、超高频读写器、全自动电脑编织机、精密电火花加工装备、轻量化电动中巴车……近年来,随着“科技东莞”战略推进,由政府牵头组建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跨越式增长,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走在全省前列,一大批高新科技企业及高科技产品涌现,成为东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近发布的第三次经济普查公报显示,东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年申请量,2004年到2013年十年间扩大了43倍,远超同期全国与广东的增幅。传统的“世界工厂”正在向“创新之城”华丽转身。

人才入手危中求机

走进位于松山湖的华中科技大学东莞制造工程研究院,浓郁的高科技气息让人顿感清新。六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如今却已有600余名高精尖人才入驻,240多项知识产权产生,93家企业从这里诞生,4000多家企业在这里获得“新鲜血液”。在东莞研发机构的成长中,工研院仅为冰山一角。

从我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落户虎门算起,东莞经历改革开放三十年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但产业层次不高、发展质量效益较低、土地资源难以为继、环境容量逼近极限等困境,让东莞主政者如鲠在喉。东莞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人才!”在东莞的决策者看来,人才既是创新的前提、主体,也是制约东莞创新的根本因素。

2012年3月,新上任的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和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发起了全国高校拜访之旅,提出要“傍科技大款”,从而开启了东莞招才引智的征程。仅仅这一个月,徐建华、袁宝成率东莞市党政代表团先后赴北京、上海、合肥、武汉、成都等城市,拜访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高校科研机构,与14所高校院所签署50多项合作协议和合作意向。

三个月过后的2012年6月,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落户东莞。随后,北大东莞光电研究院、华南设计创新院、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清华东莞创新中心、东莞同济大学研究院等一大批新型研发机构相继落户东莞。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亦感叹:“我们看到了东莞的合作诚意和求贤若渴的真诚!”

创新机制促进研发

态度决定了成败,制度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东莞以大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高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切入点,促进全市研发投入。

所谓新型研发机构,是指以多主体的方式投资、多样化的模式组建、企业化的机制运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要从事研发及相关活动,投管分离、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新型法人组织。它有着区别于传统科研机构的5个新特征,也是东莞摸索出的五条经验。

——功能定位新。不同于传统研发机构专注于科研本身,东莞一开始就明确,新建的研发机构须满足东莞产业结构调整的技术需求。

——合作方式新。新型研发机构采取“共同投入”的模式,东莞市投入资金、提供研发和办公用房,高校院所则投入技术、人才、品牌等无形资产,做到对等投入,优势互补。

——运作模式新。这些研发机构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模式,无编制、无级别、无固定运行经费,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创办优质企业等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激励机制新。在人员聘用和晋升上,打破了传统的唯职称、唯学历、唯论文的标准,以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为目的,建立了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和岗位考核制度。

——考核机制新。东莞引入了“双向考核”机制,一方面从自主研发、技术转化等方面对科研机构进行考核,另一方面从协议推进、政策支持等方面由研究院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考核,督促政府搞好服务,校方落实责任。

除此之外,东莞出台了一系列新政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今年4月,东莞就正式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在前列的意见》,明确提出赋予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自主处置权、科研人员可享科技成果所有权等举措,成为广东省内首个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吃螃蟹”的地级市。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还出台了《东莞市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计划工作方案》和《东莞市企业(单位)研发经费投入奖励实施方案》,鼓励企业不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

“三来一补”华丽转身

东莞以“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为突破口,快速地实现工业化。但近年来面临“成长的烦恼”,东莞主动转型升级,效果也正在逐步显现。

走进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松山湖总部一号的大楼三层,让人仿若到了某所大学或研究所的工科实验室。大楼的一层,是重金打造的“非晶态材料研究实验室”,由宜安科技与中科院金属所联合共建,一台设备动辄几十万乃至数百万元。

宜安科技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三来一补”企业,主要生产高能耗、不环保的固体酚醛树脂,也就是俗称的电木。随着时代变迁,宜安科技一步步转型升级,实现华丽转身,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主攻生物镁合金、消费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22年间,通过自主研发和产学研合作,公司主营产品已四次升级换代,最开始是树脂,后来到铝合金,再到镁合金,再到非晶态材料。”宜安科技副总经理、科研总监李卫荣告诉记者,涉足的领域从工业壳体产品,发展到小家电,再到生物镁合金、消费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生物医疗等。

“通过加强研发投入,不断转型升级,让我们公司摆脱了单纯的工厂经济,变为研发经济,应对市场风险能力更强了。”李卫荣告诉记者,起初主要是外销,内销基本为零,现在已经反过来了,内销占七成,外销只占三成。

离宜安科技不到5公里路程,另外一家名为东莞迈科的新能源公司也正在悄然发力,向国际新能源汽车领域迈进。这家新能源产业领域的佼佼者,15年前只是一家贴牌生产镍氢电池的企业。

今年3月24日举行的“东莞市2015科技创新大会”上,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亲手为迈科公司董事长李中延颁发“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东莞全市仅有两家企业获得此殊荣。1999年,李中延南下东莞创业,翌年成立东莞迈科科技有限公司,贴牌生产镍氢电池。2005年,迈科开始进入锂电池领域,没有选择彼时使用最广泛的铝壳电池,而是高端的聚合物电池。2009年,公司又开始导入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的生产,并注册成立了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加速,被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元年。这一年,迈科也发力动力电池领域。“近两年来,我们动力电池营收快速攀升。”李中延说,未来5年动力储能电池将成为迈科发展的重点,预计今年动力储能电池业务将会占到公司总营收的20%以上,争取明年在今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动力储能电池业务占比超过40%。

目前东莞全市已有5000多家来料加工企业转为独立法人企业,占总数的近七成,出口300强外企基本上实现“设计+生产”的运作模式。

机器换人制造腾飞

创立于2005年的东莞市奥普特自动化科技公司起初以生产光源设备起家,随着业务的扩展,目前成为视觉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其设计的视觉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利用。目前整个公司员工有300多人,而普工只有60多人,这主要得益于生产环节的改变,一些工作岗位被引入的机器代替,减少了普通员工的用工人数,机器生产被广泛运用在产品分拣、加工等各个领域。

奥普特借着机器换人的自动化生产的潮流,大量减少了普通工人的用工人数,节约了成本,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据了解,该公司从2012年起销售额每年实现翻一番,去年达到1.2亿元人民币,今年则有望突破2亿元的水平。

实施机器换人,关键在于机器。目前,瑞士GF阿奇夏米尔、日本牧野、德国DMG、日本三菱电机、上海特略精机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均在东莞设立了产品展示和销售中心。民营企业龙光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是位于长安镇的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精密钣金、五金冲压、模具、塑胶射出及制造,生产各类机箱机柜、液晶电视背光源及周边五金配件、汽车配件等。走进龙光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车间内既有密集的人工操作岗位,也有人工量极少的岗位。

公司董事长厉雷力告诉记者,该公司在生产自动化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大概在2000年的时候,公司在购买设备时就看到了自动化的趋势与需求,购置的机器都比较先进。近几年来,公司加大力度推进机器智能化,减少人工操作环节,提高效率。“以钣金车间为例,现在已节约了一半的人力。以同样的产能计算,工厂高峰期时的员工接近2500名,但现在最多不超过1100名。”

提高生产智能化,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手短缺问题,也增强了企业竞争力。目前,龙光的产能及技术均为珠三角同行业中的佼佼者。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产值1.7亿,比去年同期增长21.4%。厉雷力表示,近日,公司准备到日本企业取经考察,为下一阶段的机器换人做准备。

去年开始,东莞连续三年每年安排2亿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推进企业“机器换人”。在大力推进机器人应用的同时,东莞企业也发力制造机器人,在机器人产业的不同环节上发力机器人核心技术。去年11月才揭牌的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目前已经引进和培育了50多家机器人企业。该项目总投资约27亿元,将致力于培育三大企业群:运动控制与高端装备企业群、工业与服务机器人企业群和高端消费产品企业群。目前,东莞全市聚集机器人相关企业200多家,引进了省智能机器人协调创新研究院。

东莞机器人产业协会会长、固高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蒋仕龙说,东莞机器人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一些企业在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研发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盈动高科在传感器领域,固高科技在控制器领域。东莞市机器人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永刚认为,2015年,随着东莞“机器换人”计划的深入,除了应用得到广泛普及外,一批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将会涌现出来,核心技术企业和应用企业将会实现真正的联动。

自主品牌

比肩国际

作为全球加工贸易制造基地,30多年的发展奠定了东莞外向型经济的产业基础。近年来东莞打破加工贸易企业对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的依赖性,推动产业链加速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延伸,并通过系列政策鼓励企业打造自主品牌。

机器换人时代,大家都知道“超级机械手”,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射出机专用机械手领域,东莞就有一家可以和国外巨头叫板的企业。那就是坐落在东莞大朗镇的东莞艾尔发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尔发”)。

艾尔发是台湾天行自动化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1年进入东莞,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市场。作为国内最早生产专用机械手的厂家,艾尔发推出的专用机械手市场占有率很高。在东莞每10家使用射出机专用机械手的注塑厂家,就有3-4家购买艾尔发的机械手。艾尔发总经理黄俊钦表示,技术是艾尔发立足的基石。目前国际注塑机机械手巨头有两个,一个是日本友信公司,一个是奥地利威猛公司。黄俊钦自信地说,从技术层面来说,艾尔发生产的机械手已经与国外巨头持平,而价格则要低廉,“我们是国内唯一敢在技术水平上与国际巨头叫板的企业”。

由于拥有先进的伺服系统和精密的加工技术,艾尔发成了国内机械手厂家的模仿对象。“有时候参加展会,远远看去像自己公司的机械手,走近一看才知是别家的。目前国内大概有20家机械手厂家是艾尔发以前的技术骨干或中层干部出去开办,算是‘艾尔发系’。”

目前,艾尔发有授权发明专利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登记6项。谈及保持行业地位领先的秘诀,黄俊钦竖起两根手指,一是注重研发,第二就是自主创新。黄俊钦介绍,公司每年拿出5%的营业额投入到研发中,确保机型在国内领先。2010年,艾尔发被广东省指定参与制定全省注塑机专用机械手行业标准。

而在艾尔发厂务部副总经理林立仁看来,机械手行业竞争比较激烈,在东莞就有20多家同行。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企业所面对的挑战就会很大。“艾尔发这么多年有一个核心就是重视企业的品牌建设。从1998年进入大陆以来,艾尔发一直很重视企业的声誉,积极赢得市场的口碑。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是对我们企业的正面加分,增强我们的竞争实力。”林立仁认为,正是坚持做自主品牌产品,重视品牌对企业发展的推动成效,艾尔发才能在国内外机械手同行中做得最好。

传统制造型企业也不甘人后,诺华家具便是家具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典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诺华由主要出口企业转变为自主品牌企业,内外占比由2:8变为5:5。并成为首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家具企业。继2012年获得广东省著名商标后,诺华家具又在2014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在诺华家具总经理王亚云看来,中国驰名商标必将加深市场对这家20多年历史企业的认可度,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

其实,企业获得了广东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本身就是市场认可产品的一种必然结果。2014年,东莞新增广东省著名商标39件,中国驰名商标10件。东莞市工商局分析认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在加快转型升级的趋势下,不少民营企业变压力为动力,开始大力开拓国内市场,而一些港资台资企业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说明东莞商标创建培育意识已经深入“企”心。

数说

1

研发:近年东莞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方面的财政投入已超过20亿元,正在松山湖高新区建设大学创新城,计划投入28亿元,建成后可容纳10-15个新型研发机构落户。22家新型研发机构累计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06项,获得各级科研经费5.9亿元,专利申请1771项,专利授权1160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80多项。在新型研发机构的带动下,东莞建立了松湖华科产业孵化园、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正规划建设电子科技大学校友产业园等,引进孵化了140多家科技企业。

人才:全市共有各类高层次人才约5.7万人,其中中央“千人计划”专家1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7人,市级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5人。

3

高新企业:2014年末,东莞共有高新技术企业755家,数量仅次于广州,相较于2011年末增长了82.8%。东莞规模以上高新企业总产值2213.62亿元,比2011年末增长了69%。从贡献来源看,民营的规模以上高新企业总产值,2012年首次超过了外资,2013年首次超过了港澳台资,2014年更是超过了外资与港澳台资之和,2014年比2011年增长了714.1%。

4

自主品牌:驰名商标62件,著名商标283件。制造行业的驰名著名商标企业占全部驰名著名商标企业的80%以上,主要涉及电子、电气机械、食品、服装等领域。市重点企业拥有自主品牌情况也相当喜人。其中,老字号企业8家,100%拥有自主品牌;上市公司14家,12家有自主品牌。

政鉴

要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突出抓好抓实。

把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以应用技术研发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转移、成果孵化为重点,以整合资源、协同创新为手段,积极吸引国内相关高校院所来莞合作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创新资源在东莞集聚、转化和应用,不断增创东莞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要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列。

——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