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戏

22.08.2014  02:54

周末大戏台”每周上演,成为培养粤剧新人的平台。

位于佛山粤剧院内的6号剧场是大戏的“摇篮”。

解密一台“大戏”的诞生

  新快报记者 陈荣炎 文/图

  从粤剧圣坛式的祖庙万福台,到普及民间的佛山粤剧院“6号剧场”,再到散落民间的数百个“私伙局”,作为粤剧发源地的佛山,每次“查笃撑”的响起,都轻易地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受到古老乐韵的魅力。无论是勾心斗角的宫廷戏,抑或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每一台精彩大戏献演,是无数舞台人员的通力合作打磨的结晶,更是“发烧友”求之不得的心灵之旅。记者继续带您走进佛山粤剧,揭开一台精彩“大戏”的诞生过程。

  追梦青年

  裴小明: 佛山粤剧的氛围非常好

  人物档案:文武生,2006年从广西艺术学校毕业来到佛山粤剧院,今年成为李淑勤首批弟子。

  裴小明说,来到佛山从事自己喜欢的粤剧是一种缘分。

  虽从小与粤剧结缘,裴小明却说,直到高中时代才真正决心入行,可以说是大器晚成。

  原来,裴小明的父亲是个粤剧发烧友,平时习惯拨弄高胡、撑板等行当,耳濡目染下,裴小明小学时就会唱些小曲。

  到了高二,长得结结实实的裴小明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校长叫去面试,原来是广西艺术学校在招生,他一下就被选中,裴小明欣喜若狂。

  可是到了艺校,已21岁的裴小明才发现自己与众多同学不同:同学们大多是十来岁的孩子,而自己不仅年龄最大,也比大家明显高出一个头。

  更困难的事还在后头。刚开始专业训练时,裴小明发现难度比想象中要大得多。压脚、开一字腿、落腰……别人做起来很平常的动作,对于这个韧带已经发育的“大孩子”来说,难度几何级增大。

  “训练虽然痛苦,但我从来没哭过,只是有一次被吓到了。”裴小明说,因为自知基本功不够,为了达到训练的效果和赶上师兄弟,他几乎没日没夜地在训练场拼命练功,周六周日也不例外。因为高强度训练的缘故,裴小明的大腿一片淤黑,甚至出现出血事件。

  “后来问了老师,才知道是疲劳和剧烈运动过了头。”从此以后,裴小明更加注意练习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毕业汇报演出中,其精湛的艺术表演赢得了老师一致肯定,并获推荐到佛山粤剧院。今年7月,他如愿成为李淑勤的首批弟子。

  “刚毕业时等于一张白纸,来到这里,才真正学到很多东西,知道怎样做大戏。”裴小明说,佛山是粤剧发源地,很多人喜欢粤剧,民间有很多曲艺社,佛山粤剧的氛围非常好。“作为粤剧从业人员,一定要尽最大的能力做得更好,让更多人接触粤剧,喜欢粤剧。

  问答

  新快报:学习粤剧以来,遇到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裴小明:在学校时,我算是大哥,跟很多十来岁的小同学同吃同住,一起练功,有一次有个小同学半夜发烧了,我就背着他冒雨走了两公里去医院,想起来印象还深刻。我们同学之间建立了很好的感情。在佛山这里也是,在粤剧这个大家庭里,同事之间非常亲切,像亲兄妹一样。

  新快报:在你看来,佛山粤剧这些年发生了哪些变化?

  裴小明:佛山粤剧一直在创新,在传统的基础上,戏台、舞美、服装、化妆都很接近现代,令年轻人也容易接受。

  剧本历经多次修改

  怎样才算一台精彩的大戏?在佛山粤剧界“大咖”升哥看来,必须经过各个环节不断打磨,“一环扣一环,哪环不好都会相互受到影响!

  1977年开始学习粤剧的季华升在佛山粤剧界无人不知,已是国家二级演员的他在很多剧目中挑大梁,在粤剧界人称“升哥”。

  据其介绍,一台赏心悦目的大戏,先要有好的剧本。剧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度身定做”,指定内容题材;一种是根据现有故事改编,编剧还会根据剧团人员的规模分为大型班或民营小型班考虑剧情安排。

  剧本敲定后,就可以选导演了。据季华升介绍,选导演也得对口,最起码要适合剧本的风格,例如文戏的,不能找一个擅长武打的导演。选导演还要考虑经济因素和剧团需求。导演确定后,要做很多案头工作,包括了解剧情、修改剧本、思考如何将剧本演绎为戏剧。

  在选拔演员时,一种方式是以导演为主导,铺排、构思都按照导演的意图;一种是以演员为中心,例如有名家挑大梁的剧目。

  开始排戏时,剧本还会做进一步修改,导演、编剧、演员形成创作团体,在此过程中,难免有些观点碰撞,甚至争吵,最终达成共识。不同的是,以前一台大戏,演绎下来要三四个小时,现在根据市民的观赏习惯,剧目时长已有所缩短。

  一场折子戏出动40多人

  “一台大戏,最终的体现靠演员,要把握好导演的意念,对人物拿捏到位,其他参与者也要发挥到最好。”季华升表示,编剧、导演、舞美、灯光、音乐、服装、化妆等环节缺一不可,形成一个整体,最终成就一台精彩大戏。

  以目前周末上演一场普通的折子戏为例,记者粗略算了一下,音乐、舞台等后台人员岗位多达十多个,全部加起来有40多人!

  “一台戏里,会有正面的、负面的人物,有喜剧也有悲剧,这样才有冲突。”季华升说,同一台戏,导演不同,演绎风格不同,最终舞台效果也有很大区别,这也是很多同题剧目屡演屡新、长盛不衰的原因。

  “行内有句话叫 十年磨一戏 。”季华升说,一台精品大戏的出炉,中途要经过不断打磨。从导演接手到排练、演出,一般要耗时一到一个半月,精品大戏耗费的时间则更长。

  知多D

  大戏背后的

  “行当

  配乐:锣、鼓、铙等10多乐手,有些现代的大戏还要配交响乐团和制作效果团队。

  舞美:涉及硬景、软景、道具等,部分要到制作工厂去完成。

  灯光:舞台现场所需红、黄、绿等灯光人员控制。

  服装:先设计,再由工厂制作,一台戏可有几十套不同的衣服,演出前还要几个人帮忙穿戴。

  化妆:有专门的化妆师,演出前要定妆出海报等。

  追梦青年

  梁妙彤: 有了好作品, 自然有人买票看

  人物档案:花旦,2005年广东粤剧学校毕业后来到佛山粤剧院。

  梁妙彤可谓出身粤剧“世家”:不仅父亲喜欢粤剧,她和姐姐都入读粤剧学校,毕业后也都坚持留在了粤剧这行。

  回忆起刚入行时训练的经历,梁妙彤坦言一把“辛酸泪”:练唱功、练身段、学表演,众多基本功学下来,直到毕业到了剧团,才真正有上舞台的机会。

  “每一次上舞台,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可以增加经验。”梁妙彤说,刚入行时,很多东西不懂,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哪个行当,所以都想试试。一不做二不休,2008年,这个初出茅庐的“新手”“斗胆”报名参加演艺大赛,演出折子戏《穆桂英之探谷》。

  “此前在学校从未学过,自己就每天穿着 靠 来练功,边请教前辈边练。”梁妙彤说,每天一睡醒就奔训练场,走圆场、翻身……每个动作练到自己满意为止。

  “练完下来,从头到脚都是汗。”梁妙彤说,演出最终获得了肯定,“这件事告诉我,原来自己是可以的。

  梁妙彤说,如今从事粤剧的年轻人不多,粤剧学校的很多同学毕业后一两年就转行了,能坚持下来的少之又少。

  “粤剧这行很辛苦,挣不到很多钱。但作为一种艺术,需要有人来传承。”梁妙彤演出时经常会叫家人来观看,家人每次都会给她很多鼓励,这令她颇为欣慰。

  而每当在学校里演出“折子戏”,看到台下孩子们看得如痴如醉时,梁妙彤又感到一丝安慰:“原来艺术可以这样感染人的,粤剧可以有很好的前途!

  问答

  新快报:从事粤剧行业,最开心是什么时候?

  梁妙彤:我们去过学校与小学生互动,教他们水旗和转手帕,发现他们都学得很开心。说明粤剧的感染力很大,有些人从一开始不知道粤剧,结果第一次看就迷上了。

  新快报:作为行内人,你怎么看待佛山粤剧的发展?

  梁妙彤:最重要的是要让人看到粤剧发展的前景。对于我们演员来说,想有好的成绩得到认可,先要做好自己。有了好作品,自然会有人来买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