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千年古村落“深闺”多年 终“枯木逢春”

21.05.2015  17:55

大汖村以其独特建筑样式被称为“小布达拉宫”。武俊杰摄

画家在大汖村长期驻扎创作。武俊杰摄

游客在大汖古村前合影。武俊杰 摄

  中新网盂县5月21日电 题:山西千年古村落:从“藏在深闺人未识”到“枯木逢春

  作者宋立超

  在山西省盂县的深山里,隐藏着一座千年古村落,名为“大汖”。这个依山而建的石头村曾因道路崎岖而外人罕至,只有十余位老人孤独驻守。近年来,大汖村被偶然发现,以其奇特的建筑样式惊于世人。随后,游人、画家、摄影师、多国建筑学家纷至沓来。原住民戏言,藏于“深闺”多年的古村终于迎来属于自己的生机,历经多年风雨的古民居也免于寂寥消逝于历史长河。

  21日,80岁的原住民韩双牛正和老伴拾掇刚采下来的槐树花,那是为驻地画家们准备的土饭。顺着狭窄蜿蜒的石头台阶向上望去,用黄土和石头混搭而建的两层或三层村屋依山势一直蔓延至山顶。52个篮球场大的面积中,石屋一层接一层,俨然一个缩小版“布达拉宫”。

  大汖村被发现后,有人在附近一座破败的古庙里找到几座石质神像,石像背面石刻记载“金代承安二年”。彼时,这个有着40余处院落的古村仅剩17人留守,其中年纪最小者也已50余岁。

  外人罕至,夜不闭户;深山幽境,鸡犬相和。这是大汖村给人们留下的最初印象。配着这番世外桃源般景象的,是古村“布达拉宫式”的建筑风格。据介绍,村庄建筑分为平房、窑洞、楼房、楼房和窑洞的结合体四类,其中楼房直接建于巨石之上,仿南方干栏式结构,看似连接其实上下分离,北方少见。

  建筑风格独特、历史悠久的大汖村一经曝光,即引来众多探秘者和背包客。不仅有摄影师、画家长期驻守创作,更有美、法、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游人慕名而来。古村开始焕发光彩。

  韩军平,从大汖村走出的年轻人,部队退伍后再也没有回来。2014年,他选择带着妻女回归山村,利用自家古屋开了一家“农家乐”。

  “说实话,小时候一心想怎么离开这个偏僻的村落。”问对提问,韩军平并无讳言,“游客增多让我看到商机。村中简陋,我想为大家提供一个吃饭住宿的地方。

  并不仅此。如今,村民们生产的小米、大枣,采摘的山核桃已然成为游人们的抢手货。6月起,直通村中的柏油公路将正式动工。而在山外,以“大汖”命名的温泉度假村已开门迎客。

  “在保持古村现状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旅游开发是件好事。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古村落对人们有着特殊的意义。”来自甘肃省兰州市的画家王燕京说。他表示,适当的旅游开发对促进古村落的保护也有着积极意义。

  据《盂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07——2020)显示,大汖古村落街道复原工程、沿线公路改造及中岔口村改造工程、古村落主题艺术品展示将作为盂县近中期旅游景区(点)重点建设项目。届时,大汖将成为以摄影、影视外景地选拔、古今艺术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等为主题的民俗旅游景区。

  藏在“深闺”上千年,深山里的大汖村终于开始迎来春天。对于留守这里的原住民们来说,这个春天来得虽晚却也及时。出走的儿女们回来了,这里也不复十余位老人守着一座空村的寂寥。

  “最重要的是,路通了,村屋也将得到维护。我们不再担心,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庄慢慢淹没在历史中。”韩双牛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