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千角灯照进联合国 传承人:父亲一生只制四盏

19.08.2015  13:58
原标题:东莞千角灯照进联合国

  千角灯。广州日报记者石忠情 摄

  千角灯上的装饰。广州日报记者石忠情 摄

  8月20日~22日将在“联合国70+华人当代艺术设计创意成就展”上亮相

  知多D

  千角灯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开始,莞城区委展开对东莞千角灯的抢救行动,重新扎制千角灯。经过近8个月的努力,千角灯终于在2004年8月中旬,以精致的做工和巧妙的结构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千角灯传承人张树祺表示,由于千角灯的纸扎工艺并无图纸,也无样本流传,只能由师傅口传身授,所以很难传承。

  明天,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千角灯文化将出现在联合国总部大厦。昨日,记者在“东方神韵 世界典范——千角灯联合国70+成就展启程仪式”上获悉,东莞的千角灯文化将于8月20日~22日在“联合国70+华人当代艺术设计创意成就展”上亮相。

  据悉,今年是联合国成立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联合国70+华人当代艺术设计创意成就展”由联合国文化促进会与中美交流中心共同主办,将于8月20日~8月22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盛大举行。东莞千角灯文化出展联合国70+成就展归国后,还将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巡展活动。

  千角灯传承人张树祺介绍,他的父亲张金培一生共制作了四盏千角灯,其中两盏是自己亲手制成,一盏为1957年制作并展览于广州文化公园,一盏于1963年制作并展览于东莞工人文化宫,另外两盏是近年与他人合作制成。

  目前,东莞现存两盏千角灯,均为张金培与他人合作制成,一盏保存在东莞市博物图书馆二楼,高为4.5米,宽为3.5米,另一盏则放在莞城文化广场报告厅进行展示,高为6.5米,宽为5.5米。如今,位于文化广场报告厅的这盏千角灯历经11年风霜洗礼,已经变得有点残旧。近期将重新进行拆卸、包装,预计今年年底可以完成维修。

  此外,张树祺老人今年正在制作一盏崭新的千角灯,他对灯的设计尤其是灯尾进行了一番修改,未来这盏最新的千角灯将在东莞市文化馆新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厅展示,预计过两个月将可以制作完成。(龙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