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升两降三张网 撑起白云平安天
通过摸索发展,白云区已建立起一套智能指挥管控体系,结成人力防控网,盘活了巡逻防控队伍,将其成功打造成了白云区社会面治安的“清道夫”。
白云区用新思路建设视频监控系统,进一步完善“天眼”系统,建立上、中、下多层次的视频监控网络,打造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天网”。
大洋网讯 接报案件类警情在连续5年下降的基础上,继续同比下降13.9%;两抢警情同比下降42.4%……2017年,随着基础不断夯实,白云区搭建起“天网”“地网”“人网”三张大网,有效过滤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竖起保护居民平安的坚实屏障,为群众撑起一片平安幸福天。广大群众对白云区的社会治安满意度也正在逐年提升。
曾经,广州的街坊说起白云区,会想起密密麻麻的握手楼,林林总总的厂房作坊和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现如今,白云区在整体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社会面貌与以往已大不一样。在建设“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建设过程中,群众对白云区的社会环境、治安治理等城市管理水平的认可度不断提升。针对群众关注的社会治安环境,白云区以重点整治攻坚为主线,创新运用科技手段,逐步建立起多重立体的巡防管控体系。
“天网”——守望白云平安的第三只眼
白云区典型的“城中村”社会结构一直以来都是治安环境复杂的症结所在,能不能管好“城中村”、管好出租屋,可以说是治安环境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在总体治安工作量排名全市第一,将近是其他区的两、三倍,而警力却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已经到了工作的极限,要突破这个瓶颈,白云区委决定向科技要警力,用新思路建设视频监控系统,把视频监控的力量充分发挥,进一步完善的“天眼”系统,建立上、中、下多层次的视频监控网络,打造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天网”。
1月9日晚,白云区棠景街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嫌疑人作案后凭借对周边地形的熟悉迅速逃离现场。棠景派出所接报后立即展开侦查,迅速锁定了一名穿西装的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民警通过利用主干道和内街小巷的视频监控进行接力追踪,勾勒出嫌疑人逃离现场的路径,最终成功锁定嫌疑人的落脚点,并在案发后3小时成功将其抓获归案。
这是一宗通过应用视频监控打击犯罪的典型案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来到棠景街了解到,这里随处可见的视频监控摄像头,其分布其实暗藏玄机。棠景派出所负责人介绍道,目前棠景街辖内共建有高清视频监控摄像枪3962支,其中覆盖街面主干道的高清监控435支,覆盖村内街巷的高清监控440支,覆盖重点娱乐场所门口的高清监控26支,“萤石”云视频监控3014支。这些视频监控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主要用于覆盖辖内主干道、广场、车站等人流密集地方;第二类是主要覆盖各个社区小街小巷和出租屋出入口;第三类是由辖内各个场所、档口、商户自行出资建设的视频监控,通过“萤石”云视频平台由警方后台统一监控,形成了一张基本覆盖整个棠景街的上中下、大中小“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视频监控网。
通过这张贯穿连接整个街道的主干道和内街小巷的视频“天网”,不但可以通过视频随时巡查掌握辖区治安情况,更是可以采取视频接力追踪,锁定可疑人员活动轨迹和落脚点,从而实现视频监控的实战效能,使监控技术资源有效地转换成为了现实的战斗力,其打击预防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目前,在原有高清视频建设的基础上,白云区已逐步铺开成本低、建设快、效果好的“萤石”云视频监控建设,通过利用网络资源,来实现社会面治安监控的高清覆盖、远程巡查、录像回放和提取。在监控设置方面,通过对警情科学研判分析,采取针对性地选择建议其布建位置,调整改善安装高度,确保视频应用质量,使这一由主干道路面、城中村外围主要通道、城中村内街小巷,萤石平台接入的社会单位等共同构成的立体化视频监控网络真正成为了守护辖区平安的“第三只眼”。
“地网”——门禁技防结网管理出租屋
作为典型的“城中村”社会结构,白云区的出租屋套数和流动人口数量占整个广州市的两成以上,基础管理设施建设薄弱使得出租屋一度成为滋生违法犯罪行为的“温床”。因此,在不断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强化出租屋治安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一直都是白云区委、区政府主攻的课题之一。
2015年,白云区在反思传统电子门禁建设工作“触礁”原因的基础上,汲取新市街先试先行经验,提出了“三个统一”(统一管理模式、统一管理平台、统一硬件标准)的工作思路及“街镇牵头、公安主导、依托村社、多方参与”的十六字方针,在全区推行崭新的集中管理的智能电子门禁系统建设。时间一晃两年多过去,目前整个白云区共建设起智能电子门禁服务点约两百个,安装集中管理电子门禁系统的出租屋8.8万余栋,重点区域覆盖率达百分之百。借助智能电子门禁系统,流动人口入住出租屋必须到门禁服务点登记身份信息并办理门禁卡,使流动人口信息由“被动式”登记变成“主动式”登记,初步实现了对重点区域出租屋及人员的精准管理。
据悉,这套智能门禁系统通过与白云警方大数据平台对接,使得辖区居住人口的底数更清晰、管控更到位,为社区治安防范、管控、打击、办案等工作提供基础信息支撑,民警借助系统即可实现针对性管控和分析研判,有效提升了警务运作,同时一张无形中治安管理的“地网”也编织得越发严密。2017年,再度将智能电子门禁系统完善升级,研发新数据应用平台,提升系统预警、识别能力,在查漏补缺,提高符合安装条件出租屋的电子门禁覆盖率的同时,逐步推进对工厂、企业、店铺、娱乐场所等部位和人员实名信息采集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白云区通过相关抓获犯罪嫌疑人近2000人,打掉作案团伙24个;同时,全区入室盗窃警情今年继续下降三分之一,智能电子门禁在社会管理方面成效持续得到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不光在信息采集上下功夫,在数据应用方面也在不断探索和深化。自2017年9月开始,白云警方开展了代号为“啄木鸟”的专项清查追逃行动,就是通过所采集的各类数据进行研判,将隐匿在白云区各个角落的涉案嫌疑人员进行清查“扫除”,截止目前行动仍在继续,落网的嫌疑人共有55名,白云区社会治安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
在逐步建立治安管控物防、技防体系同时,白云区并没有忽视人力作用。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警力资源,扭转社会面案件警情频发的被动局面,以达到最大限度提升社会面见警率,震慑、挤压犯罪的效果,经过多方研究探讨以及科学调研论证,2017年初,作为当年警务建设的“一号工程”——白云区查控分析应用平台正式上线应用,同时全新理念的社会面巡逻盘查工作也正式启动。通过一年的摸索发展,全区已建立起了一套智能指挥管控体系,结成人力防控网,盘活了巡逻防控队伍,将其成功打造成了白云区社会面治安的“清道夫”。
巡逻盘查平台的应用虽然是广州警方在全市推行的警务建设工作之一,但白云区并没有只是将它当做一项任务来完成,而是迅速和敏锐地在其中发现了契机,根据区情的实际情况,在应用社会面查控分析平台过程中,加入了“门禁预警”、“警情标准化分析”、“综合管理”等几大功能模块,同时进一步优化指挥体系,努力适应新形势、新常态,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了“一点触发,多点响应”的扁平化管理模式,从而建立起智能盘查管控体系,对警情峰值、重点部位的盘查工作及警情应急调度处置实现时、空全方位的覆盖。同时,白云警方通过建立微信群实时更新全区各街镇日常巡控动态等方式,强化激励引导和日常督促,摒除过去巡逻盘查工作存在巡而不查、查而不实的弊病,形成各相关警种你追我赶比拼盘查量和比中率的良好态势。2017年,在社会面累计盘查200多万人,通过社会面巡逻盘查抓获处理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一批,盘查数量和质量在全市遥遥领先。
立体巡防管控体系的织就、工作举措的有的放矢,让白云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从乱象频生逐步到稳健有序,各种社会治理资源的分配利用更加集中到位,社会治安好转的步伐越迈越大。
文/广报记者肖桂来、通讯员云宣、刘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