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逐年升高 家庭遗产分配纠纷日益增多

28.09.2015  11:18
纠结的遗嘱:三个儿女一套屋 - 新浪广东
来源: n.sinaimg.cn
■老年群体日益庞大,如何解围生前身后事?

  ■有律师提醒,两大盲点会致遗嘱无效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妹妍

  唯一一处房子要怎么分给三个孩子?82岁的梁伯从几年前就开始为身后事发愁,近年来子女间因为遗产继承产生的纠纷频繁见诸报端,也成为梁伯心头的负担:“不立遗嘱,怕子女将来有纠纷;立了遗嘱,可能现在就要闹分裂。

  事实上,自《继承法》1985年10月1日起施行至今,30年间,我国家庭财产的数量迅速增长,社会人口老龄化形势也日益严峻。据了解,截至去年年 底,广东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1194万,占全省户籍总人口的13.4%,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约187.3万。日益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如何对个人财 产进行合理安排正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羊城晚报记者近日走访广州市海珠区多家社区的老人活动中心发现,尽管多数老人依然回避谈及遗嘱话题,但都已逐渐接受提前立遗嘱的意识和观念,更有部分老人坦承,自己也正面临着像梁伯一样“一碗水难以端平”的困扰。

  “(公证处)他们说你先去办理继承权公证,把配偶的遗产分割清楚后,再去办理遗嘱,要这个材料那个材料,还要去医院体检。”74岁的高伯直言,只是想手中的东西简单先分一下,但公证遗嘱的繁琐程序让他望而却步。

  目前,我国有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等多种遗嘱方式。有法律专家认为,老人提前订立遗嘱原本为的是避免纠纷了却心愿,但遗嘱该怎么立?什么样的遗嘱才具有法律效力?怎么避免因此带来的纠纷?从形式到内容,老人遗嘱的麻烦事情还不少。

   尴尬

   资料不全难公证    无奈求助于诉讼

  “为了一份遗嘱,我跑了公证处、公安局、民政局、档案馆,跑断腿都没办下来。”家住越秀区的陈先生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他是独子,亲生父亲在他3个月大的时候去了香港从此杳无音讯,名义上的父亲也在他3岁时去世。

  事实上,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房产纠纷问题,早在1986年,母亲罗女士就在公证处立下遗嘱,声明位于黄华路的房产将来由其独子继承。但其后因城市规 划建设征收土地,搬到现在的回迁房,目前房产证上写明房子归其母亲所有。陈先生称,“我母亲很早就有遗嘱公证的意识,但黄华路那个房子已经没有了,现在需 要重新对这套房子进行公证。

  陈先生去公证处询问,公证处称,他必须出具一些文件,如父母亲的结婚证、父亲的死亡证明,此外,他还要证明父亲没有其他子女,不存在其他法定遗产继承人等。

  按我国法律规定,父母、配偶、子女,都是第一顺位的合法继承人。“被继承人的父母是不是还活着?配偶是不是还在?这些我们都要核查,而且继承人是不 是独生子女也需要认定。”公证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些继承人在填亲属关系的时候,无意间会遗漏了合法继承人,这种情况是实际存在的。

  “不能说是公证处故意设门槛,但这就是一个现实问题。”陈先生无奈地说,公证处代表国家权威,每一个环节都要严谨审核,但是由于档案断代等等历史遗 留问题,市民个人很难把所有的资料都准备齐全,“那时候人口普查,就户口本上登记了我母亲有配偶,但一直没有结婚证,我就要去民政局、去档案馆查。而且像 父亲有无其他非婚生子女,我去哪儿找证明呢?

  对此,中华遗嘱库管理委员会主任陈凯指出,目前在我国办理遗产继承有两个解决方案,一是公证,二是诉讼。

  日前,陈先生的母亲在律师的见证下,订立了一份书面遗嘱:“独生子女不能自己告自己的,但将来我可以凭这份自书遗嘱起诉居委会,要求确权,然后公示,走诉讼的途径。”符先生说,虽然麻烦了一点儿,但庆幸的是,终究还是有公证遗嘱之外可以解决的办法。

   矛盾

   房产划分占大头    提前曝光须思量

  “我们夫妻俩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十几年前就做了公证遗嘱。但是这些年房产升值,也有一些矛盾出来了。”高伯今年82岁,和老伴肖阿姨住在荔湾区某养老公寓,他笑着告诉记者,养老院有良好的医疗设施和生活配套服务,他们夫妻俩已经安排好遗嘱,安享晚年并不担心养老的问题。

  高伯称,早前在另一家养老院时,正好赶上公证处到养老院进行敬老活动,义务给老人进行遗嘱公证。“我们一想,把身后事安排好,以后也少操一些心,就进行了遗嘱公证。”随后,高伯与肖阿姨和三个孩子开诚布公说了他们百年后的财产分配安排,按一定的比例分给了三兄妹。

  “公证遗嘱,他们都在场,都同意了。就算将来有一些小矛盾,也要承认这一份遗嘱的法律效力。”高伯说,提前公证就是为了防范可能出现的纠纷。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财富积累的快速增长,以及思想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遗嘱公证。根据今年4月中国公证协会发布的 《公证遗嘱业务发展报告(2014)》,全国公证遗嘱备案查询平台共导入全国公证机构自1980年以来办理的公证遗嘱数据110多万条,其中,广东省的公 证遗嘱数据为11万条,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记者了解到,当事人立了遗嘱,公证处需要把其他法定继承人都叫到现场,才能办继承权公证。“比如我立遗嘱把财产给大儿子,他要拿着遗嘱去办继承权公 证,公证处会说你得把兄弟姐妹叫过来,他们都同意我才给你办。”广州养老服务产业协会会长陈文广告诉记者,公证遗嘱要求提前公开遗嘱内容,各法定继承人之 间也必须到场互相知悉。“但现在有些老人家有很多难言之隐的,不想在之前公布,就是想走后才公布遗嘱。

  事实上,正像高伯所担心的那样,房价逐年升高,不动产成为家庭财产的重头,房子成为很多家庭遗产争夺的核心。据广东省公证协会统计,广东省公证遗嘱处所立遗嘱主要涉及房产,在遗嘱中约占85%。

  “我们办理了遗嘱登记,财产指定只给女儿继承,”黄先生夫妇在南粤遗嘱中心进行了遗嘱登记,并没有去公证处进行公证,是瞒着女婿定下的,“就是为了保障独生女儿以后的生活。万一以后她婚姻有什么变故,起码还有一处房产傍身。

   现状

   专职律师收费高    公益服务才起步

  对于公证处不能公证的遗嘱,以及不愿意去公证处公证的遗嘱,老人应该怎么办?

  “虽然市场的需求逐年增大,但目前我国遗产继承方面的专职律师比较少。”陈文广告诉记者,由律师根据立遗嘱人的意志起草遗嘱,并且解答立遗嘱人的各 自法律问题,对律师而言过程相对繁琐,而专业律师相对高昂的律师费也让很多老人望而却步。“但老人遗嘱服务涉及社会不单纯是市场的经济行为,还需要政府给 予支持,公益组织的介入就很有必要了。

  2013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发起主办了中华遗嘱库的公益项目,面向老年人进行免费服务:凡年满六十周岁的老年人,填写申请表后,可以免费办 理遗嘱咨询、登记和保管。遗嘱库借助指纹扫描、现场影像、电子扫描、文件存档和密封保管等方式对遗嘱进行严格保管。今年5月,中华遗嘱库还成立了天津分 库。

  “和北京上海相比,广州的遗嘱服务起步比较晚。”陈文广称,今年5月,在广州市南方公证处的指导下,公益项目南粤遗嘱中心才在广州成立。和中华遗嘱库一样,凡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均可到该中心进行免费的遗嘱咨询,中心还提供遗嘱登记和遗嘱保管服务。

  目前该中心已经帮助50余位老人订立有效遗嘱,大多涉及房产。中心负责人严小玲介绍道,在专业律师的指导下,老人立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也可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心里终于放下了一块大石头。”83岁的陈婆婆日前拿到了遗嘱证,根据她的意愿,对其去世后的财产分配和殡葬仪式等进行了安排。据悉,遗嘱在签订的时候就已经生效,工作人员接下来需要对录像和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包括制作遗嘱证,大约10个工作日,老人便可以领到遗嘱证。

  严小玲告诉记者,遗嘱中心目前重点开展公益项目,帮助有遗嘱服务需要的老年人完成其心愿,“涉及社会伦理争议的,如小三孩子的继承权问题,我们目前不会触及。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