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战疫】逆行校园,冲锋在前,华农教工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华农校园里,有这样一群人默默坚守:核酸检测、餐食配送、物资供应……风雨中,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穿梭在校园各处,为同学们送去温暖与关怀。让我们先来听听,来自党员突击队、教职工抗疫应急突击队和校医院的他们都经历了怎样的动人时刻。
教职工抗疫应急突击队成员、外国语学院教师 郭圣琳
“我可以去!”在得知需要支援时,教职工抗疫应急突击队员们争相举起了手,外国语学院日语系的讲师郭圣琳也是其中的一员。白天,她在启林南宿舍区负责核酸码扫码工作。到了晚上,脱下汗涔涔的防护服,郭圣琳转身回归到本职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线上教学工作。
“那是我的日语老师!”曾有学生惊喜认出正在工作的郭圣琳时,骄傲地和同学介绍;“谢谢老师,辛苦了!”学生们井然有序地排队时,也不忘向她道谢。在刚开始核酸检测扫码工作时,郭圣琳还不太熟悉操作,有一位同学主动站出来,耐心地教她如何使用软件。“这让我切身感受到了华农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谈起这些暖心回忆,郭圣琳说道,“在抗疫这条战线上,师生不分彼此,我们一同守护华农。”
聊起家人,她的眉眼舒展开来。许多个辛苦时刻,她总会记起那个温暖的场景:女儿隔着警戒线,手举着自己创作的的画,对她说“妈妈加油”;而画中人,一半是“大白”,一半是妈妈。“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妈妈,无论是为了学生还是为了女儿,我都会尽力做好孩子们的榜样,继续坚守下去的!”郭圣琳说。
党员突击队队员、资源环境学院教师 陈烁娜
11月23日深夜,一通返校支援通知的电话,把党员突击队队员、资源环境学院老师陈烁娜从睡梦中拎起。丈夫马上起床,套了件衣服便驱车送她回校协助核酸采样工作。这一次“逆行”返校,也是陈烁娜第一次长时间离开两岁的儿子。“当时也没考虑太多,作为一名华农的党员教师,参与到这场‘抗疫战争’中是责无旁贷的。”陈烁娜说。
临时封控的这几天,恰逢阴雨连绵,加上人手有限,华山区核酸采样点所有的医生和志愿者都是一班制,没有轮岗,陈烁娜几乎无暇休息。好在师生们非常配合,在没有志愿者维持秩序的情况下也能自觉排队,让这几天的工作都能提前顺利结束。
还令陈烁娜特别感动的是,有一天辛苦工作完,刚脱下防护服,便有老师为大家送来了热饮。热乎乎的饮料一饮而下,为在场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的心里注入一股暖流。“我相信在所有华农人的共同努力下,疫情一定会过去的!”
公共管理学院辅导员 徐子轩
从11月23日凌晨4点开始,徐子轩的注意力就一直在手机上,24小时随时待命。此时,他已经因为之前的工作“连轴转”了好几天。一接到征集令后,徐子轩立刻赶回学校。由于事出突然,当时启林北宿舍区的物资还不充裕,他便与其他学院的工作人员相互协作,火速到达楼栋值守、分发餐食,确保同学们都能早点吃上饭、做好核酸检测。这一天,他连续22个小时没有合眼。
“作为辅导员,我应该要和同学们在一起。”在值守楼栋时,徐子轩还会不时地与同学们交谈,安抚大家的情绪。关心总是双向的,在发现辅导员在防疫一线奔波后,很多同学也给徐子轩发去了问候短信,并向他表示“有召唤、必上场”的决心,这让徐子轩很是感动。待产的妻子也在家远程支持徐子轩的工作,时刻关心学校的防疫动态。“我和妻子都是华农的教职工,对我们来说,华农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徐子轩说,“在关键时刻,我们没理由退缩。”
校医院医护人员 黄健怡
抗击疫情的号角吹响后,校医院火速集结医护人员冲锋“逆行”,参加核酸采样工作,黄健怡就是其中一员。家住华农的她在做足准备后,便立即投身于这场“家园保卫战”中。
酒精手消、撕开棉签包装、刮拭,一系列步骤一气呵成。从今年10月开始,大规模核酸检测已成常态,丰富的经验让她从容上阵;而来自家人的支持,也给她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家中老人提出帮忙照顾孩子,这打消了我的后顾之忧。”
战胜疫情,需要医护人员有信心、定下心,更需要全校上下齐心。对于核酸检测来说,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可能会影响检测效率,加大病毒传播风险。疫情当前,黄健怡最希望大家能认真配合核酸检测,“让我们团结一致、齐心抗疫,早日迎来疫情消散的那天!”
老师们的辛苦付出,华农学子们也都看在眼里,自发征集小零食、饮料和水果,给楼栋值班的老师们送去惊喜。
彻夜长明的灯火,见证了华农教工的全力以赴;脱下防护服、被汗水浸透的衣衫,传达了他们的不畏艰辛。逆行校园,冲锋在前,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勇担重任,为华农师生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疫情防控工作依然任务艰巨,华农人团结一心,凝聚起每一份力量,共同筑牢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实堡垒。
文图/新禾融媒体工作室、受访者、各学院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