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师生参加 “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

09.09.2016  09:38

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The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Congress)在中国北京的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是“构建我们的和谐世界”,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的和谐,以及如何通过和谐的方法应对世界范围内的冲突。这次国际地理界的学术盛会齐聚了海内外各个领域的知名地理学家和青年学者,就全球化所面对的“未来城市的发展”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大咖云集,海外学者与中国学者的学术思想得以碰撞交流,学术闪光点频现。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朱竑教授带领我校师生参加这次大会,并通过学术报告的形式,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思考,与与会的国内外地理学家积极互动,积极发出华南地理人的声音。

朱竑教授进行了题为《孔子学院在全球文化网络中的角色思考》的学术汇报,关注孔子学院在全球产生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以及中国对此如何制定相关政策,即探讨孔子学院在何种程度上可以服务于中国的全球利益。研究认为孔子学院在不同区域间有着不平衡的地缘政治影响,中国并没有充分发挥孔子学院在全球文化网络中的作用,不同主体需进一步理清思路让其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另外,我校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也在会议上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硕士生赵永琪在陶伟教授的指导下,做了题为《话语视角中的城中村改造——广州猎德村为例》的报告;朱竑教授指导的郭隽万果和张涵分别分享了题为《低端全球化背景下山寨手机的前世今生》与《低端全球化背景下山寨手机的前世今生》的研究成果。华南师范大学师生的学术汇报与分享获得了中外学者的关注与探讨,促成更多思想上的碰撞,增进中西方在地理学研究方面的交流与理解。

作者/通讯员:地理科学学院 | 来源:地理科学学院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