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试点“631”综合评价招生 今年计划招400人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的课堂。
何谓“631”
华工今年在广东省、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五省市深化开展基于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占60%)、学校考核成绩(占30%)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进行综合评价排名,择优录取。
大洋网讯 昨日,华南理工大学举行2021年综合评价招生媒体见面会。经教育部批准,今年华南理工大学在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等5省市深化开展基于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改革试点工作,即“631”综合评价录取。采取该方式的8个招生专业均设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以下简称国际校区),共计划招收400人。
8个专业聚焦前沿交叉学科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由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华南理工大学于2017年3月15日签约共建。国际校区是华南理工大学的“一校三区”之一,2021级学生在规定年限内达到所需的毕业和学位授予要求,将获得华南理工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与其他校区证书完全相同。
作为教育部与广东省共同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重点工作内容之一,今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国际校区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华南理工大学在国际校区采用综合评价招生,从招生录取、学生培养到毕业去向等对校区办学进行优化升级,全面启动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国际化办学的新路子。
2021年在国际校区招生的专业有8个,包括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的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微电子学院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和未来技术学院的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均为当前最热门的前沿交叉学科专业。
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为今年新增专业。8个专业共计划招收400人,其中广东省250人、上海市16人、浙江省36人、山东省58人,江苏省40人。
今年,国际校区所有专业均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在提前批填报,既为拥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限,让学生拥有更多成功的可能,同时也不影响普通批次的录取,多一次选择的机会。
新成立铭诚书院,由何镜堂院士任院长
据悉,进入国际校区学习的2021级新生将进入国际校区成立的第二个书院——铭诚书院,在书院得到文化浸润、环境熏陶、品质养成及多元培育。书院实行“现代书院制+全员导师制”,首任院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何镜堂担任。
铭诚书院是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的主要载体,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平台。院名“铭诚”,院训“铭信至诚(铭信立世,至诚至真)”,源自《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打造创新工场2.0,为学生提供先进的科研平台
国际校区积极打造创新工场(Innovation Factory,简称I.F.),为学生提供条件设施先进的科研平台,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国际校区已建成拥有化学中心、物理中心、电子电工中心、计算机中心等涵盖各类实验室52间、设备2120台套的1.0版创新工场,目前正在建设2.0版创新工场,努力打造成为国家示范性工程创新训练中心。
2.0版创新工场致力于将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将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等先进制造技术引入教学实践环节;规划设计“一工厂三平台”,包括“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机器学习”“3D打印”“数字化加工”“传统加工”等25个实训模块,采用全天候24小时“智能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校区独特的粤港澳大湾区优势和国际交流资源,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学院、跨校园、跨国境的交互实践模式,注重培养链与创新链相融合,引导学生开展前沿探究、创新训练、竞赛驱动与创业孵化。2.0版创新工场计划于2021年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据悉,华工将会派出国际校区招生宣讲团奔赴上海市、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和广东省各地市实地宣讲,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展示校区,以供广大考生及家长深入了解。校区各学院也会开通招生热线。
从4月10日起至2021年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前的每周六、周日,连续3个月,国际校区都将举行开放日。对国际校区感兴趣的高中学生和家长可提前预约,实地体验参观。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霞虹 通讯员卢庆雷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高鹤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