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桃李】陈建发:上善普乐美

23.05.2016  13:21

  近些年,出国购买马桶盖、电饭煲的已屡见不鲜,网络海淘指甲刀、牙刷等家庭日用品的比比皆是。中国制造似乎一夜间成为低端劣质的代名词,但珠海的一家生产水槽、水龙头等高档不锈钢卫浴产品的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企业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产品成为国际市场的宠儿。
  18年来,这家名叫普乐美的公司一直专注不锈钢厨卫领域,坚持走创新之路,从专注到专业到专家,深耕细分市场。普乐美致力于做一个小而美而非大而全的公司,他们重视研发、工艺、品质更甚于规模的扩张,在全球设有多个研发中心机构,拥有来自国内外顶尖专家和先进实验设备,连续三年获德国工业设计大奖——红点设计奖,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唯一一家连续三年获此荣誉的企业。
  目前,普乐美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多的不锈钢厨卫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引领了不锈钢厨卫行业的发展。

陈建发校友近照

  一家企业的气质常常和创建者的气质密不可分。普乐美公司董事长陈建发校友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二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任珠海市第八届人大代表、珠海市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珠海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副会长,荣获 “珠海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30强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并任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副理事长,他专注坚定、执着踏实、精益求精,有着追求高品质的决心,“工匠精神”在他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近日,华工新闻网记者赴珠海采访了陈建发校友,下面,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他的经营之道吧。

企业家要有使命感
赚钱不是人生目标

  问: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人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量的的订单流向海外,中国制造业面临生死考验。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正式提出了发扬“工匠精神”,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陈建发:李总理提出工匠精神,很值得我们制造业思考,也值得我们华工人思考。广东很多真正做得好的企业,包括格力、TCL等等,都是华工的学生创建的。华工精神重要的一条就是专注,这其实就是工匠精神。目前国家提倡工匠精神,可谓恰逢其时,适合时代的需求。

普乐美公司外和她主要的产品

  我们成立到现在,一直都是一个很专注的企业。普乐美提出从专注到专业到专家,最终成为细分市场的佼佼者。在成立的18年间,中间有很多机会做房地产、搞资本运作、承担政府工程,但是,作为一个华工学生,我一直觉得,我们华工的学生要有自己的使命和独特的价值观才行,赚钱是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是人生追逐的目标。
  一直以来,我们都秉承了一个思想,我们的企业不一定需要做得很大,但一定要做的很专、做得很精,成为一个在细分市场里拥有很大影响力、长久生命力的品牌。我们注重研发、设计、工艺技术这些,从2014年到2016年,我们连续三年都获得德国设计红点奖,这在中国企业可能绝无仅有。当然投入也很大,我们的设计总监是德国人,有欧洲十大设计师美誉,在我们企业已经干了五年;工艺技术人员是瑞典斯堪尼亚(SCANIA)的原技术总监,品质管理由德国引进过来的。我们正在不停地从国内外引进一些高端人才过来。
  搞企业的人,我觉得自己还算不上企业家,应当有自己的思想体系,不求大而全,小而美即可。随时领先行业一步,就可以保证企业的生命力。之前老学长朱江洪告诉我们,不管什么行当,只要做到前三名,保证有饭吃,做不到前三名,随时没饭吃……

要有免于匮乏的制度
让员工也拥有获得感

  问:你觉得要真正落实“工匠精神”,还面临哪些问题?
  陈建发:要落实“工匠精神”,首先要防止浮躁情绪扭曲政策提出的初衷。我们提出的很多东西是好的,但好事做好却不容易。比如说,国家提出“互联网+”,这个很对,这个思维是需要的。但在社会上却扭曲变调,似乎传统产业都是夕阳产业,误导搞死了很多企业。国家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我却发现有些年轻人空有激情,少有相关经验积累。有个学生创了八次业,但只见开花不见结果。创业的目的是发展,为用户提供价值,不能永远处于创业状态。对于 “工匠精神”,我们热切地期盼支撑措施尽快出台,改善我们制造业的面貌。
  要落实“工匠精神”,要有让员工免于匮乏的制度。普乐美在德国有研发中心,我对德国这样一个工业强国也有一些观察。他们的工资不高,但是居住、医疗都有保障,技术人员后顾无忧,可以干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在文化和制度方面的积累还相对欠缺。现实逼得技工稳不下来,老是想着去赚钱,而不是去做事。企业也不想干制造业,老是想着如何赚钱。你看,连老板都不愿坚持了,员工、工程师又如何坚持下去呢?
  当然,这种外部环境,也倒逼我们提升,提前一步,更加规范架构和流程。另外,这要求我们坚持走差异化路线,做好产品,不打价格战,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问:在大环境还不太完美的情况下,18年来,你们如何能够一直坚持专业化路线?
  陈建发:使命感让我坚持到现在。什么是使命?赚钱不是使命,要分得清什么是该赚的和不该赚的,不要试图赚尽所有的钱。我自己能够创办企业,是国家提供了机遇。我觉得应当提供最好的产品,创造世界级的品牌,让美在世界流淌。有使命感的牵引,才会有战略定力,才不会随波逐流。

普乐美的自建农场

  问:你的使命感和你的教育背景有关吗?
  陈建发:作为一个工科男,实业报国的情怀不仅来自大学的教育,还有来自家族的传统教育基因。我来自粤东山区,家庭四代都是老师,家庭的传统我曾经作了专门的归纳,就是“实”、“善”、 “美”,也就是求真务实、与人为善、追求完美。这已经成为企业的基因,我们称之“上善普乐美”,一直指导着我们的日常运营,成为战略选择和企业组织的基本原则。
  在用人上面,我们选择和公司拥有同样的价值观,以公司的事业为主,如果遇到单纯想赚钱的人,哪怕这个人能力再强,他也会被告知,普乐美并不适合。在对待员工的生活上,不会给员工浮夸的承诺,而是从点滴细节上为员工着想:自建宿舍,改善员工住宿的基本条件,自建绿色食堂,为员工提供健康的一日三餐。普乐美是目前行业唯一一家拥有自己的农场的企业,员工所有的食物均是出自自己的农场,这也保证了所有食物完全绿色生态。
  这种务实的企业文化,让普乐美打造了一支稳定的、务实肯干的队伍,让普乐美拥有领先于行业的高品质产品,也同时助推了普乐美不锈钢厨卫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海外,普乐美的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通过对一二三线城市的完整布局,牢牢占据着不锈钢卫浴领航者的地位,除珠三角外,在长三角、环渤海湾等重点区域都占据了市场高地。


流落街头开出租车
逼上梁山被迫创业

  问:我们很难在媒体当中发现你的身影,低调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是想着积蓄实力,等待着一鸣惊人吗?

  陈建发:中国文化不太适合高调,我更愿意低头做事。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工男,更专注于做事情。
  大学毕业后,我到外经委管的一家国企工作,整日都在埋头苦干,连星期天也在加班。到1994年的时候,我已成为企业中层干部,年薪4万,买了房子,公司还配有小车,日子过得还不错。后来公司高层人事变动,新领导把之前的几十个中层干部全免了。我觉得这种做法过于意气,怎么能够把一个企业的中坚力量全部撇在一边呢?我这样一个属工科的脑袋,加上年轻人的棱角尚在,当然会不平则鸣啊!建言无效,我深感公司前途渺茫,干脆辞职了事。
  从原公司辞职后,求职并不顺利,最后只能去开出租车。在开出租车的这段时间,遇到过坐霸王车的、遇到过小混混、遇到过各种检查,人生一下陷入了低谷。生活的落差,经济的压力,让精神异常苦闷,我常常夜里一个人从拱北走到香洲,思索人生的路应当怎样走。后面去给一个老板管理工厂,厂子管得不错,我希望能够获得利润的3%,这才能按期还房贷,结果没谈成。
  所以说,我是走投无路,被逼走上了创业路。现在这个行业还属于战国时代,我们准备用十年时间成长为行业龙头。
  问:怎么不冲一冲?
  陈建发:我还是工程思维吧,讲究稳扎稳打,顺势而为,毕竟自身有活力才是长久之策,不能像烟花一样灿烂一把就凋零。这个行业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百年企业很多,我们只要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一定能达成目标。我们没有上市,和资本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是希望能够保持这种发展节奏。此外,经历了人生的起落后,个人对财富的追逐并没有那么热衷,我更希望的是基业长青。

 

华园桃李》第21期团队

文 字:祝和平
图 片:刘 涛
编 审:柯 宁 孙宏志
总策划:王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