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记者眼】一二·九运动与华南理工

09.12.2015  03:08

  【编者按】八十年前的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抗日旗帜下,民族危在旦夕的中华大地,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在华南理工大学,有5位教师当时作为亲历者深入参与这场运动,有1位老师参与了十年后爆发的“一二·一”运动。时光如白驹过隙,他们大多已经谢世,但他们的言传声教和留下的只言片语,却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

华工人与“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正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三年级读书的张力田(1913年8月-2009年11月,山东省德平县人),是那数以万计冒着刺骨寒风,手挽手大踏步前进在古都大街上的热血青年中的一个。

一二·九”运动亲历者张力田教授(左)和“一二·一”运动亲历者郑璟老师(右)为青年学生讲亲身经历

  张力田1945年去美国留学,1952年毕业于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毕业后任美国联合淀粉公司高级研究员,取得突出科研成果,被选入美国科学家名人录。但梁园虽好,终非久留之地,青年时代播下的爱国主义种子,终会在合适的土壤里茁壮成长。

  1958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移民局要求在美留学的中国人加入美国籍。张力田深以为耻,决定放弃美国的一切返回祖国。辗转回国后,张力田1964年来华南工学院任教,亲自组建了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并于1972年创建了我国高校第一个碳水化合物研究室。他是“文革”前二级教授,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位碳水化合物硕士与博士生导师。

  多年以后,往事的一些细节已经模糊,但是,赤手空拳的爱国学生和反动军警的警棍、水龙、大刀搏斗的悲壮场面,却永生难忘。张力田教授告诉校报记者,他的一个同学就在那天被军警挥刀砍伤了手臂。

一二·九”运动中游行的学生队伍

  12月9日之后,北平学生又相继举行多次游行示威。12月16日,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惨遭军警血腥镇压。

  “有血气的人赶快自动起来抗日!”“救救东北父母兄弟姐妹孩子们吧!”“反对出卖华北,取消政委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很多市民泣不成声,卷入到游行队伍,军警也有被争取参加了游行。一个姓刘的士兵拉着中法大学学生秦思平(1912年—?,湖北省长阳县人)的手大声说:“先生,现在谁还在压制抗日,真不是他妈的中国人养的!

  “‘一二·九’与‘一二·一六’是一个运动两次做。”秦思平在1937年义无反顾地投奔陕北,1952年华南工学院成立后,他曾担任副院长,1965年调入外交学院任党委副书记(院长由陈毅元帅、副总理兼外长担任)。据校史专家陈国坚介绍,在华工期间,他曾多次举办讲座,介绍运动发生的始末。

  在“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联成立了南下扩大宣传团。誉文德(1993年10月-1994年7月,广西贵县人)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学系三年级,作为一个活跃于各院校之间的交通员,他参加了钱伟长担任副队长的“清华大学自行车南下宣传队”,赴南京向蒋介石请愿,沿途宣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爱国主张,但到南京后不久就被特务武装押运回北平。南下队员成立了“车社”,经地下党组织定名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左图为誉文德教授在清华读书时照片,右图合影为誉文德教授(左二)1980年在香港大学

  誉文德1942年赴美留学,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53年担任华南工学院第一届工会副主席,并相继担任应用化学系系主任、教务长。其长女誉婉星告诉记者,除钱伟长外,誉文德在清华的同学还有蒋南翔(曾任高教部部长、清华大学校长)、地下党成员姚依林(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他们时有来往。上世纪90年代初,钱伟长夫妇曾来华南理工大学家中看望誉文德。老友相见,忆往昔峥嵘岁月,依然不胜唏嘘。

  作为青年运动积极分子,1987年在接受《华南理工大学报》采访时,誉文德回忆说:“共产党是领导运动的核心和保证。在那时的复杂纷纭的环境里,虽然不能确切地知道谁是共产党员,但大家心里明白有一个坚强的核心存在。

  对于这次运动产生的影响,秦思平在1952年撰写的《“一二·九”的回忆》一文中这样讲道:“自‘一二·九’后,学生抗日救亡运动逐渐深入到农村、工厂,并为了加强组织的力量,在南下宣传之后,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组织。到‘七七’事变后,青年们在共产党领导下,更进一步走向和工农兵结合,直接参加了抗日的人民武装的斗争,锻炼出将近十万知识青年的干部。

华园的“一二·九”运动

  的确,“一二·九”运动的冲击波,不但震撼了古都北平,并且迅速波及国内外,形成了一股抗日救国的风潮,改变了很多年轻人的人生轨迹。在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学生首先起来响应。

  杨康华(1915年—1991年,浙江省会稽县人)当时是法学院政治系三年级学生,积极响应并带头游行,于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香港市委书记,东江纵队、两广纵队政治部主任,解放后曾任暨南大学校长,1985年作为校友返回华园向师生们介绍说:“运动主要是在党的外围组织和何思敬、邓初明等进步教师发动下,举行了抗日救亡大会,接着举行了示威游行……

1985年,老领导、“一二·九”老战士朱劭天,校友、青运前辈杨康华来学校作讲座

  在今天华园所在的地方,到处是介绍北平学生英勇斗争情况的壁报。湖滨路上,人们三五成群、忧心如焚,对反动政府内残外忍的行径无比义愤;在文学院(今五号楼)前的草地上,同学们举行野火会,纵情高唱救亡歌曲,高呼抗日口号;在葵棚大礼堂(原址在半山公园)召开的全校三千人抗日大会上,师生群情激昂,通过了次日在广州扩大抗日示威游行、停课三天和通电全国响应北平学生运动的决议。

  作为工学院化学系二年级学生,陈树功回忆说,12月12日上午,全校师生员工三千多人,浩浩荡荡地向广州市区进发,一路上各校队伍衔接上来,汇成一股巨大的洪流。队伍行经沙面租界对岸的六二三路(1925年沙基惨案后更名)时,情绪更加激昂,“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誓死保卫祖国”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沿路市民鼓掌致意,同仇敌忾。下午四时多,游行队伍才徒步返回石牌。

  中大响应“一二·九”运动的斗争活动,是“中青”(广州中国青年同盟)、“突进社”等党的秘密外围组织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团结广大爱国学生进行的。陈树功当时是“突进社”的一位活跃的社员,度过了那段峥嵘的岁月。和张力田经历相似,陈树功1960年从苏联留学回国后,历任华南工学院教授、副教务长,在这片挥洒青春热情的热土上,长期从事制糖与天然溶液电磁场处理等研究工作。

  对于这场运动,毛泽东在运动爆发四年后给予了高度评价:“红军同志完成了这么伟大的长征,学生同志在北平发动了这样伟大的救亡运动,两者都是为解放民族和解放人民而斗争,其直接意义都是推动抗日战争。……‘一二九’推动了‘七七’抗战,准备了‘七七’抗战。

一二·一”运动波澜再起

  在这个民族气运沉沦、国家甚至不能安放一张安静书桌的时刻,感受到山河破碎切肤之痛的青年们,他们用行动做出改变,推动着国家内外政策的走向。“一二·九”运动的爱国热潮不仅在当时影响深远,而且穿越时空,给之后学生参加国家事务提供了一个参照。

  抗战胜利后,内战阴云密布,国家又一次站在一个十字路口,青年学生再一次走在时代的前列。1945年12月1日,昆明爆发了“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的“一二·一”民主运动,成为国统区民主运动的标志。

  已经退休的郑璟老师当时是云南大学附中的在读学生,亲自参与了这场运动。他细心地保留了当年参与运动的油印小报、宣传小册子,更是手写了当年参与这场运动的人和事。提起当年,他情绪激动,眼中隐有泪光。他引用周恩来1945年12月的话说:“‘五四’运动未完成的事业由‘一二·九’运动完成,‘一二·九’运动未完成的任务由‘一二·一’青年继承下来。”(大意)

参加“一二·一”运动的郑璟等人于1945年和1985年在云南大学会泽院西门合影

  郑璟说,从“一二·九”学生走上街头流血,到“一二·一”军警直接包围大学投掷手榴弹,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倒退!抗战胜利了,黑暗的阴云却更加浓厚!

  “一二·一”和李闻惨案震惊了全国,让青年一代对反动政府更加离心背德。1946年,西南联大已经解散,清华大学迁返北平。李伯天报考机械系,抱着“工业救国”梦想步入大学校园。但是,“一二·一”一周年的控诉,12月30日美军强奸北大女生沈崇事件,让青年一代感受到深深地绝望!李伯天的梦破碎了!

2006年,老领导李伯天为研究生讲述校史

  “我进入学校时,并没有革命观念。这个政权太腐败、太无能、太反动,完全让我们找不到出路!是国民党政权把年轻人推到共产党一边的!

  李伯天作为地下党,成为了一个职业革命者。1948年,北方已经解放,为了应对苏联沿江分治、割裂中国的图谋,中共决定派遣党员南下,为国家的完全统一准备,李伯天随即转学到国立中山大学。广州解放后,他参与了华工的组建,并且在日后担任了学校的副校长,在华园这片土地上,勤勤恳地工作了一辈子。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这些亲历者或者成为职业的革命者在一线冲锋陷阵,或者在学有所成后回馈贫弱的父母之邦。无论如何选择,他们初心不改,不计个人得失,视中华复兴为己任,勇敢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在“一二·九”运动80周年和“一二·一”运动7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这段青年运动历史,回顾这段并不遥远的过去,就是为了继承先贤的爱国奉献精神,汲取持续前行的力量,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命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华园记者眼》第60期团队

文字:祝和平

图片:卢庆雷 受访者提供

美工:臧江江

编审:孙宏志

总策划:王丹平

资料来源:华南理工大学档案馆   离退休处   《华南理工大学报

 

华工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工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工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中心 871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