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记者眼】揭秘创新班
【编者按】提到创新班,你想到什么?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还是“学术无起点的”教育理念?抑或是在《自然》、《科学》)些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本科生小牛人?其实,创新班的故事不仅限于此。本期记者眼,让我们一起走近创新班,看看那他们到底有啥不一样。
今年8月,吴焯雅凭借雅思8.0的分数和优秀的本科成绩,作为2011级土木工程卓越全英班的代表,远赴澳大利亚进行交换。
“交换学习是不需要上课的,只需要跟着导师做项目,完成导师安排的任务。”在澳洲交换的这段日子,绝不像想象中的那么轻松,生活、饮食、交通、学习……各个方面带来的不适应让她倍感压力巨大,同时又要完成高强度的学业她只好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更辛苦的努力,克服重重难关,她说:“来澳洲交换除了学习我觉得最重要还是感受一下这边的生活方式,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接下来遇见的困难都会带来成长,这也是卓越全英班教给每个学生的理念:把握机会,不怕苦难,为自己的优秀作出证明。”
吴焯雅只是每年进入创新班的1000多人中的一员。在华南理工大学,各类创新班共有31个。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来分,包括科学前沿研究学科交叉型人才创新班2个、高层次应用性人才创新班9个、学术研究人才创新班10个、复合型人才创新班2个、外向型国际化人才创新班7个、创新创业型人才创新班1个。
各类创新班一览表
“一场静悄悄的教育革命”
所有创新班中名气最大的,当属“华工—华大”基因组科学创新班,也被网友誉为“最牛班集体”。自成立以来,创新班同学在科研上取得丰硕成果,截至2014年底,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共有76人次以并列第一作者和署名作者的身份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61篇论文,该班级团队还入选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组委会首次评出的“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基因组科学创新班的培养模式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国内本科人才培养的奇迹”,一场“静悄悄的教育革命”。
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引发媒体广泛关注
“不问出身”基因组创新班首届学生金鑫如此回答什么样的人适合创新班,“如果你是个墨守成规的人,那你不要来;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个不安分、喜欢折腾、需要改变的人,那创新班真的很适合你。”金鑫说,“在这里,科研不是闭门造车,而是给了我们一个更广阔的交流平台,你可以和和最顶尖的研究人员进行沟通。”
同一届的刘石平当初加入创新班也是一个机缘巧合,宣讲会前,恰巧读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就这么“阴差阳错”地,学物理的他开始了生物领域的探索。“科学的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会遇到挫折,会接触到陌生的领域,但也正是这些不利因素促使你更加努力地去学习。”
“进了创新班不等于给成功上了保险。学校推了你一把,你更要努力和付出。”学软件出身的谢寅龙有着同样的感悟,离开纯粹的校园,你做什么更多的是靠自觉。
让优秀的苗子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把科学研究当做是一件乐在其中的“美事”,这是华南理工大学创新拔尖人才的共同特质。
王海燕,2010年入读于材料类创新班,现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4级材料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顶着“创新班学生”的头衔,她的大学注定是忙碌而充实的。“我很幸运地进入了一个学习氛围非常浓厚的创新班,学习赶超激烈,不管是在自习室还是图书馆,都能找到同学们的身影。这对于我是一个极大的促动,也激励着我朝着前方奋进。”以学业竞争为乐趣的创新班,恰巧给热爱科研的她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在实验室做研究
由于创新班的政策,每个学生在大二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导师,进入实验室进行工作与学习。王海燕不仅在大二就选定了导师,还争取到了并且申请到了中央高校本科生自主选题项目。跟随团队,进行一个全新的课题,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困难可想而知,但是,他们做到了。大二一整年的实践和努力,让他们成功发表了第一篇SCI论文。这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科研之路。随后,她参加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得特等奖。信心一点点在增加,知识能力也在不断积累,到了大四满满的都是丰收的喜悦。她带领团队斩获首届全国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及第四届广东省材料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
追寻科研梦的王海燕,大学于她而言,开始于创新班,却从未终止于创新班。
“让学生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不用为科研以外的事情分心,可以心无旁骛地做科研,”作为首届基因组科学创新班的班主任,杜红丽曾协助学校和学院制定一系列创新班的培养计划和方案。学校和学院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师生间协作非常紧密,为创新人才生根发芽提供沃土。
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华南理工大学一直着力培养三创型、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其实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的探索,可以追溯到三十年前。早在1985年,学校就设立了信息工程精英创新班“电类联合班”,通过“高层次的目标导向、宽口径的课程体系和全方位的创新实践”的培养路径,培养知识系统宽厚、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电子信息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
这些创新班与普通班到底哪里不同?据了解,为了更好更多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推行本科生与研究生贯通培养,实行“3+1+X”(“X”硕士2、博士4)培养模式;学校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之一,将卓越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工程类专业培养能站在国际技术发展前沿、了解我国国情,掌握关键技术并能结合企业实际提出和解决问题,国际认可的研究型工程师或工程领域领军人才;外向型人才实验班基本模式为“2+2”联合培养,学习期满若符合两校学位授予要求,可获得学校及合作高校学士学位。
创新班赴境外交流学习
校长王迎军认为,创新班现象仅仅是华南理工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缩影。拔尖创新型人才不能单纯在课堂上甚至校园内产生,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不是拔尖人才的培养方法。早在几年前,华南理工大学就提出“要把实验室建到社会上,把课堂开到国际上去”。同时,华南理工大学把13个国家科研机构和91个部省级科研机构全面向学生开放,把科研资源与教学打通,让学生受益匪浅。
谈及卓越班的经历,吴焯雅用丰富来形容,“学院提供了最好的资源,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实践机会”。卓越班的同学有一半获得了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资格,对已经大四的吴焯雅来说,没有选择保研这条路,“我很感恩在卓越班的这段生活,回国后,我也将继续为出国深造做准备。”
《华园记者眼》第56期团队
文字:许颖 学生记者 管慧
图片:资料图片
美工:许颖
编审:孙宏志
总策划:王丹平
华工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工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工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中心 871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