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华工4人同被哈佛录取

16.05.2014  22:38



报纸版面

 

  羊城晚报4月25日B6版讯 (记者 林世宁 实习生 雷叶婷 通讯员 周玉)出国留学不易,出国以后还能有老同学相伴左右则更为难得。今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4名毕业生同被哈佛录取,到了国外还能继续做同学。而今年华工建筑学院约三成毕业生已被世界排名前50的名校录取。

 

实习生”一路追梦到哈佛

 

  华工建筑学院是该校高考录取分数最高的学院之一,而且还附带素描加试,进了建筑学院又被哈佛录取,4人身上自然都有过人之处。

  4人中,朱彬是唯一一个不是通过高考进入建筑学院的学生,她成为“华工建筑人”的过程颇有一些曲折。高中时,一次美国旅游的机会,朱彬在哈佛大学看到一座能够对声音的传播形成独特效果的拱桥,“当时就被建筑所带来的创造性震撼了”,她的建筑梦开始生根发芽。

  但朱彬的这一梦想并未获得家人的支持,因为学建筑需要美术功底,虽然朱彬从小喜欢画画,但并未接受过专门的素描训练,家人担心朱彬应付不来。朱彬并未因此放弃,高中时,她悄悄选修了素描课程;高考填报志愿时,朱彬也瞒着家人填报了华工建筑专业,可惜高考分数没有达到该院的录取标准。怎么办呢?朱彬决定先入读华工外国语学院,再找机会转专业!

  入学后,朱彬也没闲着,“有几个高中同学在建筑学院,那时他们让我帮忙做点点草、画线之类的简单工作,我正好趁机了解建筑学院。” 朱彬笑着说道。就这样,她在建筑学院做起了“实习生”,还偷偷自学,慢慢地,朱彬对建筑专业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也坚定了自己要转专业的念头。一年半后,朱彬以三个学期总排名第一的成绩,并通过素描考试和面试,终于变成华工建筑学院的一员。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除了哈佛大学,朱彬还收到了麻省理工大学及两所新常青藤联盟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收到哈佛的offer后,其他的学校都直接拒了。

 

学霸说:联合工作坊让我大长见识

 

  而同样被哈佛录取的刘诗瑶、王雨田和杨皓翔也都是学霸级人物,王雨田大四下半学期参加了华工建筑学院和哈佛设计学院的联合工作坊。“在工作坊的日子不轻松”,为时六周的课程,王雨田和团队伙伴要完成一个大规模的城市设计,每天晚上八点开始上设计专业课,基本凌晨三点才下课,第二天用白天时间修改深化。对于王雨田提到的学习到半夜,杨皓翔表示“早就习惯了”,“学建筑的谁没连续熬过几个通宵。

  刘诗瑶大二时第一次参加工作坊,当时刘诗瑶和三个清华大学的国际学生安排在一组,“和国际生在一组很有压力,不仅沟通成问题,思维模式也有很大不同。”刘诗瑶为了更好地合作,恶补英语,接下来的两年,她又相继参加了挪威大学工作坊、伯克利大学工作坊等,虽然没有国外学习经历,但她说自己的见识一点都不比留学生少。

 

老师评:哈佛并非“建筑人”最佳去处

 

  虽然建筑学院今年有4人进入哈佛,但在副院长肖毅强看来,这不值得特别炫耀,哈佛虽然综合排名居世界第一,但它的建筑专业却不是全球最好的,“考进哈佛是个标志事件,但不能以为只有进哈佛才是一个好出路。学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选择风格更适合自己的学校。”据介绍,近年,该院的毕业生每年都有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慕尼黑工业大学等建筑学优势高校录取。“有的院校建筑系特别强,但综合排名并不高,世界上很多知名建筑师都是这些院校培养的。

 

小班培养、国际化
华工建筑人不输国外

 

  华工建筑类专业是目前为数不多的仍保持小班教学的专业,“前三年,我们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找到感兴趣的方向;四、五年级,改成一个教学组带一个学生组,一个教授团队带十几个学生,相当于一个老师指导两个学生。”正因如此,学生培养质量得以保证。

  近年,国际化程度提高,在多项国际赛事中,华工本土培养的建筑生丝毫不逊色于国外学生。华工建筑学院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有一个“1+3+1”的联合培养项目,从2010年9月开始,历届学生都非常优秀,“前年去了5个学生,在考试中他们是前五,去年的6个学生考试成绩是前六。虽然双方的协议上说一年送5个学生,但今年都灵理工专门来邮件说:‘你们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今年你们送多少学生,我们愿意接收多少学生。’”负责该项目的徐好好老师介绍说。

  “国际化不是要办‘留美预备营’,更多的是给他们搭建一个框架,给他们一个接触哈佛、耶鲁这样名校的机会。”肖毅强表示,华工建筑学院已与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费拉拉大学、东京工业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一流的国内外院校合作,累计开展联合设计教学和工作坊19项,已有七成该专业高年级学生受益。

  从大二就参加学院工作坊的刘诗瑶对此深有感触:“如果我从未参加联合工作坊,我的大学生活可能就会平平淡淡地度过,对哈佛大学、伯克利大学这些世界名校连想都不敢想。我很庆幸,这些联合工作坊改变了我的一生。

   数据

  据统计,华工建筑学院每年有2/3的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

  2012届,45人出国深造,其中,14人去往欧洲,10人去往亚洲或澳洲,21人去往美国,其中,1人被哈佛录取,5人被梁思成的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

  2013届,44人出国深造,其中,24人去往欧洲,3人去往亚洲或澳洲,17人去往美国,其中有1人去往哈佛,3人被麻省理工录取;

  2014届,截至目前,已有约三成学生收到世界排名前50高校的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