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三位80后学者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

18.04.2016  19:08

“千人计划”,即“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起于2008年12月。该计划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用5到10年时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学科等领域,在国家重点创新实验室以及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位置,有重点的引进并支持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多年来,“千人计划”不断扩充项目,2011年国家启动了特别关注青年学者的“青年千人计划”,即指“千人计划”中开创青年人才项目。

 

3月3日,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公布第十二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创业人才入选人员名单的公告》。公告称,共有 558 名青年人才、57 名创业人才入选第十二批“千人计划”人员名单,华师三位青年教师叶颀、高彩吉、李笑然入选其中。

据了解,三位学者都是80后青年学者,其中叶颀博士和高彩吉博士都曾在华南师大学习。叶颀博士是计算数学专家,早期主要在美国进行研究;高彩吉博士是植物学专家,早期主要在香港进行研究;李笑然博士是微电子学和固体电子学专家,早期主要在荷兰和英国进行研究。通过此项计划,他们将获得中央财政给予的50万元一次性补助,在今后3年内,还将获得100万至300万元不等的科研经费补助。

据统计,今年华师共引进三名学者,在全国师范院校中位列第三,仅次于北师大和华东师大,在广东高校中位列第五,仅次于中山大学、深圳大学、暨南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

 

叶颀:选择回到华师,因为华师是我的母校

叶颀博士2002年考入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自此之后的五年他都在华师生活和学习,因此他对华师有一种亲切的感情。

在华师师从黄力人教授硕士一年学习后,叶颀赴美留学,在芝加哥伊利诺理工大学攻读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师从GregoryFasshauer教授。读博期间,他在伊利诺理工大学中任教学和研究助理,毕业后赴美国雪城大学从事博士后教学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是许跃生教授,之后又到香港浸会大学与凌立云博士合作从事研究员工作。叶博士的研究主要是核函数方法的理论分析及其在大数据与机器学习中的应用。

求学期间,叶颀曾获得伊利诺理工大学的Menger学生奖、  美国工业及应用数学学会伊利诺理工大学分会杰出贡献奖、美国SigmaXi研究奖等。他在多个数学顶级杂志发表多篇学术文章,并受国内外广泛关注。他还受多个著名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并做大会报告,也受美国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从事核函数方法的研究。

“选择回到华师,是因为华师是我的母校。”围“千人计划”之后,叶颀将全职回到华师,重新成为华师数学系的一员。谈起华师人,叶博士如数家珍。他十分感谢在华师曾经陪伴和帮助过他的人,“这一次回华师,也多亏了许多老师、师兄师姐的鼎力相助。没有他们我就不会成功。”

叶颀表示,回到华师,他将更加专注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他已计划在华师创办最优化计算实验室并和国内外其它高校开展广泛合作,进行多项科研工作与交流。

 

高彩吉:严谨实干的学者

与叶颀相似,高彩吉也曾就读于华师。2005年,从临沂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后,他来到华师攻读光学(生物物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为杰青获得者邢达教授。研究生毕业后,他又进入香港中文大学姜里文讲座教授的实验室学习,于2012年获得生物学专业的哲学博士学位,之后便一直在香港中文大学继续博士后研究工作。

高彩吉在求学期间就十分优秀,曾经获得2012年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最佳研究论文奖。近五年内,他在知名学术期刊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发表十余篇论文,在植物细胞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从2011年起,他先后参与了香港和大陆的大型研究项目,总项目经费超过五千万。

高彩吉是一个严谨实干的学者,选择回大陆,选择华师,对他来说有明确的理由。他曾在华师攻读硕士学位,那份来自华师同事、导师和校园的熟悉感与亲切感让他对华师格外青睐。高彩吉表示,“如今国家以及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对科研越来越重视,投入力度增大了,经费项目也增加了,同时科研工作者的收入也有所提高。我们年轻人可以借助国家推出的‘青年千人计划’平台,在不需要为经济因素考虑的情况下,更能沉下心来好好做科研。”

在一个较为熟悉的环境中,在一群值得信任和交往的合作伙伴周围,高彩吉有自信能够很好地与团队合作继续科研工作。

 

李笑然:致力于将喷墨打印技术应用于有机光电子学

李笑然博士于2000年考入复旦大学,本科就读于电光源专业,后在该校就读先进材料方向的研究生,开始进入有机光电子学领域的研究。他于2006年申获全额奖学金赴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就读纳米科学硕士研究生,随后2008至2012年在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和荷兰应用科技研究院开展有机光电子学方向的博士研究课题。

在复旦大学求学期间,李笑然博士多次获得复旦大学一等奖学金和飞利浦亚明奖学金等,并取得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复旦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等奖项。近年来,他在荷兰求学与工作期间,已在有机光电子学及喷墨打印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发表了包括1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在内的十余篇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术论文。

自2012年博士毕业起李笑然博士担任了佳能集团——荷兰奥西科技公司的研究员,参与了该公司的两个内部研发项目,包括“新型工业用高速、宽幅喷墨打印机系统及其高性能墨水配方的研究”,以及“下一代(压电)喷墨打印技术与产品开发”。对于喷墨印刷技术在工业中的新应用及其相关创新产业,他具有比较权威的认识和实践经验,回国后将致力于将喷墨打印技术应用于有机光电子学,更快地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者/通讯员:张湘伟 詹戈萌 易为 夏云刚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郑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