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国防生是如何炼成的
10月10日,李骏达、袁茂辉、席博阳、游思嘉四位国防生校友在我校大学城校区举行的“砺剑成锋赴军营——优秀国防生校友座谈会”上如是感慨。座谈会上,他们还与在场的同学们分享了他们的故事和经验。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李骏达: 09级计算机学院国防生。现任广州某军区排长,刚刚参加完9.3抗战胜利大阅兵。
李骏达得益于大学四年积累的训练基础,得到了首长的肯定,最终如愿入选9.3抗战胜利大阅兵方队。他表示“如果当时在学校的时候没有好好积累,那么我可能也没有这次机会。”回忆起大学时印象最深刻的事,老师让他们自己动手设计黑板、出黑板报,上摄影、公文写作等课程,这些都是华师国防生的独特培养模式,让他们受益匪浅,“所以,我们华师培养的国防生任职能力强,不管在什么岗位都可以适应。”
要始终保持一颗新鲜的、积极的、憧憬生活的心
袁茂辉: 05级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国防生。在广州某军区任助理讲师一职,现在是我校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二年级的博士,也是我校第一个国防生博士
“09年我毕业后被分配到部队,参加了严格的、高强度的训练,经历了许多身心上的煎熬,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需要继续学习,所以11年我回来继续读研读博了。”参加工作两年后返校深造的袁茂辉感慨颇多,“我觉得最最自豪骄傲的就是这么多年我一直保持着很新鲜的,很积极的,对生活很憧憬的一颗心。”实验室里高精尖的实验设备经常需要专业工程师的调试,袁茂辉负责联系、接待工程师。每当工程师在调试设备的时候,他便在一旁观摩学习,直到有一天导师打电话和他说他调试机器的水平,完全可以达到日常维护的水平,可以替代工程师了。他坚信在正确的时候要做正确的事情,幸运之神就会眷顾自己。
能吃亏,能吃苦,让兵“服”
席博阳:05级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国防生,现任某通讯团政治协理员。
“在连队里要能吃亏能吃苦,我曾经四天三夜在机房里工作,也曾经一个星期没有在床上睡过觉。”席博阳在基层连队整整待了六年,他分享了这一段经历。在提到要为下基层所做的准备时,他建议要学会与兵打交道,工作执着,让兵“服”。有一次,下水道堵塞,亟需疏通,当时不知道水坑的深浅,他二话没说跳了下去拿着铁锹疏通,此后连队里的兵都“服”了。他鼓励大家搞好体能,培养特长,平时积累学生工作的经验,并强调要养成阅读习惯,“我从大一开始就在保持我的阅读量。基本上保持每个星期一本书。大学四年,我借阅的书有将近一千本吧。”
我们是华师毕业的,要有信心
游思嘉: 06级心理学院国防生。现任某空军基层连队指导员。
军营里没有适合心理学专业的位置,游思嘉被分配到装配间,开始陌生领域的新工作,他从零基础开始接触工作,积累经验,学会了怎么又快又好地装配导弹。“有什么不懂的,你慢慢学就行。”谈到对师弟师妹们的经验借鉴,他说:“一要有信心,记住我们是从华师毕业的。二要有恒心,不能因为不懂,一时半会儿搞不出成绩,就有自己不行的想法。三要有决心,当真正遇到冲击你的心灵的事件时,你要凭着一股劲冲过这一关。”
互动环节问:如果下部队遇到所学专业和工作岗位不很一致的情况,应该怎么调整心态?
席博阳: 不光是国防生,普通大学生也可能找不到与专业对口的岗位。既然改变不了现实,就得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这个适应与学习的过程,相当于又上了一场大学。可能一切归零,但专业的知识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学习的方法、如何运用头脑去分析。
问:茂辉师兄任职后返校读研还能取得更高成绩,让我非常佩服。我想学习你对学习的态度、认识,以及实践方法。
袁茂辉: 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工作的任务也是把本职工作做好。学习很枯燥,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也体现了一个人的责任担当。要相信自己在学校学的知识都是有用的,研究方法是通用的,你不懂的只是具体的理论,这可以花时间慢慢学。希望大家保持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
我校大四国防生参与了这次座谈会。“我觉得师兄们说得很对,学习知识是我们大学生的责任。我们国防生作为后备军官应该要提高自己的军事素质水平,认真学习做人的原则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新闻传播专业的小李说道。
作者/通讯员:欧敏敏 沈园 陈林丹 钱双文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郑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