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女作家张翎:离去也是回家的一种方式

13.12.2014  22:46

  中新社上海12月13日电 题:华裔女作家张翎:离去也是回家的一种方式

  中新社记者 邹瑞玥

  旅居加拿大的华裔女作家张翎13日现身上海思南公馆,与《收获》杂志执行主编程永新及沪上读者展开一场“在海外书写故土的心路历程”的对话。

  11月,张翎的长篇新作《阵痛》刚刚摘得华侨华人文学奖大奖,距离她上部作品《金山》的获奖不过三年。此次来沪,张翎慷慨地把自己十部作品的版权赠予上海作家协会旗下的华语文学网。

  张翎毕业于复旦大学外语系。彼时,文革浩劫刚刚结束,母亲说什么也不同意她报考中文系,张翎只好退而求其次。她说,差不多从有记忆开始,就自认将来会成为作家。进入外语系后,海量的外国文学向她展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30岁离开故土,41岁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处女作,张翎堪称是“大器晚成”。她引用英国著名女作家伍尔夫的话说,一个女人写作需要“500英镑的年收入和一间自己的屋子”。40年的拼搏让张翎实现了经济独立和精神思考的空间,到现在,写作也只是张翎在听力障碍康复专业外的副业。

  张翎坦言自己不是很着急的人。在加拿大十年,她感到所有的东西自然沉淀下来,对过去的认识也明朗化,带来一种“尘埃落定后的清晰感”。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大陆与海外的通讯还很不发达。张翎形容自己“像在一个孤岛上”,脱离了人群,脱离了母语环境,没有一件熟悉的参照物,“感觉自己好像都不会走路了,那种艰难现在还记忆犹新。”张翎回忆说。

  也许得益于这种“绝缘”,张翎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观看自己。一次她在巴黎卢浮宫欣赏《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离得太近,只能看到画上的斑驳,走得远一点反而看到了画的原貌。“在海外书写故土也是一样。”张翎说。

  脱离固定模式,打破藩篱,成就了一代海外华文作家。在张翎看来,出生长大的地方、熟悉的人群、母语、熟悉的创作思路、固定思维模式,都是安全的东西。脱离这种舒适安全环境的写作正像是某种探险,某种“破坏性实验”。无论是写唐山大地震的《余震》,还是写修筑太平洋铁路华工的《金山》,张翎都查阅了大量史料才完成。张翎说,她更关注那些“被连根拔起的人的命运”。由于多年的英语学习、翻译加之海外旅居经历,张翎在写作时始终保持着“猎犬一样的警醒”,尽可能避免把欧化的语言带进自己的作品中。

  她形容自己是在“第三国度”写作:“离开中国,我的根也被挖走了,其他地方扎不下。在这个第三国度,我找到了浅浅的根,带出一点不同的东西。

  在海外书写中国故事的作家,无论是华文作家严歌苓、张翎,还是英语作家哈金,他们笔下盘根错节的依旧是中国故事。张翎引用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同样于异乡写作的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的话说:“离去和流浪,都是回家的一种方式”。一个人在远离故土之后,却通过写作回归故里。自己接触的罹患阿兹海默综合症的病人,有的连自己的伴侣都不记得,却还能找到童年的记忆。“人的记忆就像筒仓,到了饱和的状态,最先流溢出来的总会是最表层的近期记忆,而童年和故土却是永远不会走失的部分。”张翎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