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野燃气海外上市圈钱 或涉嫌非法集融资

03.06.2014  20:23

  早在2007年,华野燃气先后在河北、江苏、黑龙江等地以公司将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为名,组织讲课宣传并召开项目说明会,宣称购买该公司原始股收益颇丰,致使全国很多投资者信以为真,最终上当受骗

  文|《小康》记者郭煦

  “我们的投资都四五年了,但现在血本无归。”拿着河北华野燃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野燃气)当年签订的协议和承诺书,石家庄的朱乐平显得很无奈。

  和朱乐平一样,很多轻信华野燃气当年承诺的投资者,至今血本无归,有的最长投资已经达到7年之久。

  面对投资者的质疑,华野燃气掌门人赵振山没有任何解释,现在依然在全国各地到处游说他的清洁能源天然气产业。

  《小康》记者调查发现,早在2007年,华野燃气先后在河北、江苏、黑龙江等地以公司将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为名,组织讲课宣传并召开项目说明会,宣称购买该公司原始股收益颇丰,致使全国很多投资者信以为真,最终上当受骗。

  上述吸纳资金的方式被相关部门叫停后,2014年初,华野燃气与北京中泰泓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泰泓瑞)合作,继续以“成长股权投资”的方式吸纳资金,中泰泓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已经有2000万左右资金正式投入。

   以上市之名

  “2008年那时我刚上班两年多,听朋友介绍华野燃气即将在美国上市,买公司的原始股可以赚钱,于是和朋友去听了华野燃气的项目介绍会,后来投资了5.3万元,并签订了股权信托受益权转让协议,协议约定:华野燃气公司未来成为上市公司,受益人自然转成股东,并承诺如果上市不成功则退钱并补偿利息,上市后一年半可以交易,不交易华野燃气就两倍回收;两年转为主板,最少6倍于投资额的回报。这么多有利条件,身边六七个朋友一共投入了近80万元。” 朱乐平告诉《小康》记者。

  南京市市民李纯然的经历和朱乐平的经历有些类似,李纯然的表哥经不起诱惑,一次性投资华野燃气100多万元,在表哥的鼓动下,李纯然投资3.8万元,至今也已经投资5年。

  “当时华野燃气介绍说公司总部位于河北省高碑店市,是专营天然气等的民营企业,华野燃气宣称在美国百胜客公司的辅导下欲通过COC(跨境融合方式)在美国纳斯达克创业板上市,因为纳斯达克创业板上市要求,必须有400人以上持股,且不能为华野燃气内部人员持股,信托收益权即在上市时转为股权,海世担保公司帮助其募集这400人,5.3元一份,最少购买10000份。所以很多听了华野燃气介绍的投资者都信以为真,并很快投资。当时华野燃气承诺,如果华野燃气在2009年年底上市失败,华野承诺回购并付银行利息。”李纯然称。

  到2009年年末,华野燃气还没能在美国上市。朱乐平于是联合多位投资者向公司讨说法,但华野燃气的负责人只是安抚让其耐心等待,这一等就是5年。现在打相关负责人的电话已经无法接通。

  朱乐平没想到的是,投资没有得到回报不说,连本金都打了水漂。多位接受《小康》记者采访的投资者表示,他们都是在2007年到2009年之间投资华野燃气的, 最长时间投资7年多,至今连本金都没能收回。

  “当时的承诺都是华野燃气负责上市的副总张奇峰许下的,后来给他打电话从来不接,即使接了也不耐烦,或者说开会,或者在美国,从来不说上市进程。”一位接受《小康》记者采访的投资者抱怨说。

  事实上,真正让投资者担心的是,在2009年以前,华野燃气在公司网站上公开了信托投资的收益比例,但在2009年下半年,华野燃气将公司的网站关闭,大家都以为彻底被华野燃气骗了。

  《小康》记者近日打开华野燃气官方网站,类似信托投资收益承诺已经消失,但该公司的一条资讯显示,河北华野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已于2009年4月24日正式由该公司美国律师事务所向美国金融监督管理局递交美国注册文档,按美国相关审查程序,华野燃气预计在2009年7月取得交易代码,并在美国印发美国股票和开立股票交易账户后,可望于2009年8月实现在美国创业二板挂牌交易的目标。

  按先前河北华野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和美国保荐团队达成的协议与上市规划,华野燃气先在创业二板挂牌后,经过两年的运营扩张,预计2010年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转板申请,用增资扩股的方式,达到全美交易所挂牌交易的最终目的。

  但是,华野燃气最终没能在美国上市成功,也让投资者的收益更加渺茫。业内人士表示,未能上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资金问题。

  “华野燃气的上述出售信托收益权事实上就是出售公司的原始股,这种做法已经严重违法。”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2009年5月6日,黑龙江证监局的信息表示,位于牡丹江市东宁县银通大厦三楼的河北海世担保公司东宁分公司对外公开销售河北华野燃气公司股票。黑龙江证监局联合东宁警方对该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现场搜出大量已签约的《华野燃气公司股权受益信托协议书》,检查发现,该公司以组织业务员参观华野燃气公司、举行现场推介会等形式向其业务员以及社会公众销售华野燃气股权,并声称华野即将在美国上市,上市挂牌价可达4美元。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第122条“未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证券业务”的规定,涉案金额已达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之标准,黑龙江证监局与警方当即对公司进行了查封。

  之后的2010年5月21日,东宁县法院依法对上述非法经营犯罪案作出宣判,被告人柏敏及其业务培训经理李敏山犯有非法经营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35万元和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25万元。

  在聊天群里,控诉华野燃气的群多达5个,《小康》记者通过聊天发现,所有的群成员均是几年前投资华野燃气的受骗者。据不完全统计,仅群里100多名投资者的投资额就超千万元,至今未有一人收回投资。

   不实的上市与荣誉

  《小康》记者前往高碑店市市郊的华野燃气采访,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帆称,董事长赵振山和副总张奇峰均在外地出差,自己对上述事实也不是很了解,在其与赵振山的电话沟通后,赵没有否认上述事实,称具体情况要出差以后回公司与记者沟通。

  《小康》记者日前登录美国网站WWW.OTCBB.COM,输入华野2009年在官网公布的“HUAZ”挂牌代码,显示确实有一家“HuaYe Gas Group Holding Company”的公司,不过最后交易时间显示为2012年4月13日下午3:48,成交量0,报价$0.10。

  一位美股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以华野燃气目前在OTCBB(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市场的表现来看,即便不退市,也基本已被边缘化。投资者需要特别谨慎的是,不同于纳斯达克,OTCBB上市门槛低,对企业基本没有规模或盈利上的要求,更难言监管,充斥着很多由于各种原因而形成的便宜的壳公司,不排除部分公司以此打着“美国上市公司”的旗号在国内包装自己的情况。

  《小康》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知道华野燃气是一家美国上市公司的业内人士并不多。但记者查询到的消息中唯一可以印证华野燃气在海外上市的,只有来自华野燃气官方网站的几则“上市公告”。

  《小康》记者注意到,最早一条信息显示时间是在2009年9月4日,华野燃气称,“FINRA(美国金融业监管局的简称)正式签发华野燃气海外上市挂牌代码,代码编号为:HUAZ。”随后,公司在2009年12月15日发布“最新通知”称,公司美国股票已印制完毕,并已送抵公司,将于本周为各受益人置换美国股票。

  随后,公司在2010年8月6日发布《关于大票置换的通告》,称华野燃气接到辅导团队PASCO公司正式通知,日前提交美国的错误大票,已经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FINRA等机构修改完毕,近期从美国相关部门移交Pasco公司。公司在领取大票后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置换,请相关人员配合。当时公布的联系人也正是张奇峰。

  2012年4月20日,华野燃气公司再次发布《关于公司股东证券账户设立的通告》称,华野燃气于2012年3月12日与美国券商进行了会晤,并且确认了为上市公司股东设立证券账户的所有相关事宜。

  很多投资者疑惑的是,宣称2009年就已经在美国上市的华野燃气,上市几年来的业绩情况几乎鲜为人知,公司官网也没有显示任何业绩数字。

  近年来,“境外上市”的概念炙手可热,但这一概念也容易被那些曾经销售原始股的股份公司和境外、境内中介机构利用。

  上述美股分析师告诉《小康》记者,OTCBB市场也被称为纳斯达克的预备市场,在2009年的中概股热潮中,确实有不少企业因为达不到纳斯达克的上市条件而选择OTCBB,也确实有部分企业以此作为过渡,最后成功转板纳斯达克,但OTCBB因为门槛低往往鱼龙混杂。“价格低、流通性差、风险大”是OTCBB股票的特点。

  公开资料显示,与纳斯达克相比,OTCBB对企业基本没有规模或盈利上的要求,只要有3名以上的做市商愿为该证券做市,企业股票就可以到OTCBB市场上流通了。但OTCBB只是一个会员报价媒介,并不是发行公司挂牌服务机构,与纳斯达克相比,OTCBB既没有挂牌条件和标准,也不提供自动交易执行体系,也不与证券发行公司保持联系,对做市商的义务也与纳斯达克不同。

  “投资者的误区在于,以为所有的国外上市公司都有严格的监管背书。”上述美股分析师表示。

  在华野燃气公司官网的资质荣誉栏中,《小康》记者看到,显示的由保定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双文明样板户”,以及显示由保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保定市个体劳动者协会颁发的“最佳生产经营单位”都已经是“一九九五年度”;还有显示为1998年3月由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河北省百强私营企业”。但没有更近年份的荣誉。

  上一页12下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