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卓越——面向未来的教师专业发展高端研讨会圆满落幕

29.06.2016  12:28

6月24-25日,由我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群—— “面向教育现代化重大战略的教育学学科群”与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走向卓越——面向未来的教师专业发展高端研讨会”在广州大厦顺利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等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与广东省各地来自一线的500余名中小学教师就卓越教师培养、卓越教师专业成长等问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深入交流和探讨。

6月24日上午,越秀区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陈军主持会议开幕式,越秀区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政府常务副区长赖志鸿、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坚致开幕辞。主题演讲阶段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群“面向教育现代化重大战略的教育学学科群”负责人卢晓中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石中英作“教师的同情心及其培养”的主旨演讲,他提出“同情心”是教师的重要品质,是拉近师生距离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实现教书育人的关键因素,“同情”的关键是“共情”,要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扈中平作“当下教师可以向‘匠人精神’学什么”的主题演讲,他深入浅出,深刻揭示了“匠人”本质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若干启示。广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屈哨兵作了“问题驱动情景下教师卓越的几点思考”的主题演讲,他就广东省的教育实际问题探讨了区域内的教育公平问题,“凡是有短板的地方必须有卓越”的呼声振聋发聩。

当天下午的会议共设三个分会场,主题分别是“卓越教师培养机制创新”、“卓越教师专业成长研究”和“卓越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多位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及教育局领导发表讲话,分享成果。第一分会场的主题为“卓越教师培养机制创新”,与会的发言人包括深圳市教育局师资处处长王水发,广州市第十六中学校长杨霞,广州市越秀外国语学校校长李洪奇,佛山市教科所所长舒悦。各位发言人从教师专业成长、特色课程建设、“走班制”改革,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教师发展等方面探析了如何创新卓越教师的培养机制,讲座气氛活跃,互动积极,为在场人员提供了很多启迪。第二分会场的发言和讨论同样十分精彩。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禹飚发表题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评--研--训--用'机制----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的报告,从评、研、训、用四个维度分析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并用南海区的多个案例强化其理论,并以“智能机器人时代,教师何为?”的问题结束演讲,引发大家的思考,并激发热烈讨论。此外,其他的发言者分别从中年教师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和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等角度,发表了自己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在第三分会场,广州市越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桂建华发表了主题为“教科培三联六合,强师资高位发展”的演讲,对越秀区教师研训的三联六合模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其他区域打造高素质教师,教师高位均衡发展提供启示。广东肇庆中学校长陈淑玲分享了“构建校本教师荣誉体系,促进教师专业高位发展”,提出要建立校本教师荣誉体系,使教师体验到教书育人得荣誉感,并且还分享了肇庆中学对建设教师荣誉体系的一系列做法,为其他学校提供发展范式。每个分会场都就专题发表四场讲话,最后互动环节教师们积极探讨,就教师专业发展延伸到教师生活的各个领域。

6月25日上午的会议由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肖建彬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范国睿做了主题为“教师的实践智慧与教师发展”的演讲,他从教师职业发展和专业智慧入手,结合当下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国家对教师培养的重视。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汤贞敏的演讲主题是“超越生命的灵动,走向灵魂的卓越——论卓越教师的生命哲学走向”,他从哲学视角出发,引经据典,结合西方哲学和我省师范学校的实践,探讨了卓越教师的生命哲学,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哲学思考。《班主任》杂志社社长、《教育科学研究》杂志社社长赵福江带来了主题为“班主任:从专业发展到专业支持”的演讲,为与会人员分享了新时代的教师应当如何与时俱进,以及相关机构和部门在专业支持上的实践经验。江苏省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苏州市第一中学副校长、苏州市教育名家王开东,他以自身求学和从教的实践为依托,鼓励各位在场的教育工作者“创造教师的生命传奇”。

25日下午的会议首先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施雨丹分享了“卓越教师的素质构成——基于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的访谈分析”的研究报告,她提出追求卓越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普遍诉求,明确卓越教师的具体标准将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并设计了《卓越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框架。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陈冬梅博士作了题为“越秀区卓越教师成长与发展:基于个案访谈的分析”的发言,她论述了卓越教师成长的四个阶段的具体表现,提出了各发展阶段不同的关注点,以及卓越教师作为过来人对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建议。随后的环节是越秀区卓越教师展示专场,由越秀区的卓越教师代表现场分享自己成长的故事,五位卓越教师的代表就教学经历、教学理念、育人理念等抒发了自己心中的感想和经历,给予在座教师诸多启示。大会末尾,杨坚校长对五位老师进行的深度访谈,问题涉及“教学经历的第一次”“教育生涯的下半场”以及“对职场新人的心里话”等,气氛融洽,让与会人员与这些不多见的名师有了近距离的接触,为教师专业的发展传播正能量。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全国上下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是教师走向卓越的重要途径。由我校“面向教育现代化重大战略的教育学学科群”和越秀区教育局联合主办这场学术盛宴,是大学教育研究与基础教育一线教育合作的重要事件,它为一线教师搭建起了与专家学者进行知识碰撞、经验交流和灵魂沟通的平台。

作者/通讯员:通讯员/陈冬梅 | 来源:教育科学学院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