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庞莱臣藏品展引发热议

13.03.2015  17:06

在艺术品收藏热高烧不退且日益背离艺术价值的今天,比起时运和财力,庞莱臣对艺术价值的判断,对收藏界更具有启示意义。

庞莱臣收藏的元代王蒙《丹山瀛海图》。

庞莱臣虚斋名画合璧展日前在南京博物院展出。展览汇集了这位民国大藏家收藏的近百件(套)从北宋到清代的作品,其中不乏宋徽宗《鸲鹆图》、董其昌《秋兴八景图》等平时难得一见的珍品,几乎勾勒了半部中国绘画史。这也是1949年以来庞莱臣的藏品首次集结展出,成为近期国内艺术界的标志性事件。

与此同时,诞生于150年前的庞莱臣,也因为此次展览而被更多人所了解。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在艺术品收藏热高烧不退且日益背离艺术价值的今天,比起时运和财力,庞莱臣对艺术价值的判断,对收藏界更具有启示意义。

近百展品横跨宋元明清,勾勒半部中国绘画史

庞莱臣出生于浙江巨富之家,在苏浙沪都有庞大的产业。但他在自己所著的《虚斋名画录》序言里说,自己一生没有做出过大的事情,唯一过人的地方,是有机会看到这么多好的作品,并且可以收藏和保存下来。由此可见收藏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而根据他在《虚斋名画录》和《虚斋名画录续录》中所做的记录,他收藏的书画名作有700多件(套)。

江苏省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萧平告诉记者,庞莱臣的藏品在国内主要分散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苏州博物馆,而此次展览的展品,就来自前三者的馆藏,时间横跨宋元明清,基本还原了其收藏的原貌,也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全面接触中国绘画史上重要作品的难得机会。

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张生专程赴南京参观此次展览。他这样表达自己的参观感受:“这些平时散落于各个博物馆的展品,如此集中地呈现在了同一个空间里,很难得,也让人看到了庞莱臣藏品在时间上的连贯性。”比如元四家的作品,南京博物院的馆藏中缺了王蒙,上海博物馆的馆藏中则没有黄公望,借这次展览之机,终于有了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