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地震应急避险演练 3分钟逾两千学生安全撤离

12.05.2016  12:02

■昨日,南城阳光实验中学地震应急避险演练现场。市地震局供图

东莞时间网讯  昨日上午,南城阳光实验中学像往日一样,传出熟悉的读书声。

突然,9时10分,学校上空响起了短促的地震警报声。一场由市住建局、市地震局和南城街道共同主办的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演练在南城阳光实验中学举行。

仅3分钟时间,2025名学生全部有序疏散撤离到最近的应急避险场所操场上。

接下来,市地震局还将在莞城东门广场、城市学院等多个场所举办防震减灾系列宣传活动。

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地震了,不要慌,快就近避震。”最快反应过来的是正在上课的老师。

随后,30秒长警笛声响起,地震逃生警报声传来。“主震波已经过去了,立即有序疏散。”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迅速地向操场跑去。

仅用了3分钟时间,南城阳光实验中学2025名学生都安全撤离到了应急避险场所操场上,无人员“伤亡”。正当大家刚缓过劲来时,教学楼又冒起了浓烟,“地震”引发了教学楼“火灾”……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害怕了?

别担心,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一场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演练正在学校举行。演练的内容包括震时紧急避险、震后有序撤离、消防灭火、医疗救助、应急物资发放等。

南城街道6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分管安全工作负责人观摩了整场演练。

如何科学避险?

记者在现场看见,教学楼通往操场的斜坡处,最先涌出了大批的学生,有些学生用手护着头,有些学生只顾撒腿狂奔。

到底,地震发生时,大家应该如何科学地应急避险呢?

市地震局局长陈伟东现场提醒大家说,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时,一定要遵循“震时就近躲避,震后有序撤离”的原则。

当地震发生时,大家一定要选择“就近躲避”。如果在室内,大家要寻找室内结构结实、能遮掩身体、易形成三角支撑空间的地方躲避。身体姿势最好采取蹲、坐或俯卧,蜷曲身体尽量降低重心。

当地震主震波过去,大家就要赶紧有序撤离。

陈伟东特别提醒:“大家在撤离的时候,一定要用双手护住自己的头部,或者用书本、书包等保护好头、颈部。”

相关链接

小小流动测震仪  能用太阳能发电

全球7级以上地震,东莞地震监测台都能有效监测和记录到地震波形。到底神秘的地震监测预警是如何进行的?

在地震仪器设备和应急物资展示现场,记者看到了一个神奇的黑色的比奶粉罐大一点点的圆形仪器,上面插着三根线缆。该圆形仪器一头接着太阳能发电板,另一头接着地震监测电脑。

市地震局工程师李志能告诉记者,这组仪器叫做“流动测震仪”,也叫做“短周期地震仪”。地震灾后流动监测余震等,就主要靠它了。

李志能解释,一般来说,在偏僻的地方,地震发生后要靠这个流动测震仪作为地震监测台站的有效补充,而且需要自带太阳能发电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