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篁村则将居家养老与活动中心结合

18.09.2014  11:56

  篁村老人活动中心门前的树荫下,老人家在休息聊天。(记者陈奕启 摄)

  企石镇江边村,老人平时就聚在村口祠堂打麻将。(记者唐建丰摄)

  Where

  委员去哪儿之暮年文化生活

  今年关于养老的提案高达15件,其中大部分都关注老年人文化生活(详见南都东莞读本9月15日报道)。东莞老人文娱活动如何?镇村之间有何差异?南都记者走访了南城篁村社区老人活动中心及企石镇江边村,发现篁村社区已建立起老人活动中心,并与居家养老密切结合。而贫困村江边村,由于缺乏经费,农村老人的晚年文化生活相对单一匮乏。

   走访地点:南城篁村社区

  “长者生日会”月月开 老人当志愿者

  南城篁村社区老人活动中心在全市走得较前,场地宽敞,各种设施完善,为老人们提供的活动内容也丰富多彩。跳舞、下棋、聊天、打麻将、当志愿者等等,让老人们享受着宁静而又充实的晚年时光。多名前往该活动中心的老人都对自己的晚年生活较为满意,“生活不孤单”、“玩的就是开心。

   打牌、做手工“生活不孤单

  下午两点半,南城篁村社区老人活动中心里,一名老人早已摆好象棋,另一名老人拎着包、带着水壶匆匆赶到,两人开始了棋盘上的“厮杀”。不远处,一名老人半躺在椅子上看电视剧《纯真年代》;大房间里,二十名老人正围成五桌打麻将,每台桌子旁都装了风扇。

  在中心外面的草地上,七八名老人正坐在树荫凳子上一起聊天。最近国家主席习近平大力反腐,成为老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直呼“大快人心”。68岁的叶理说,大家已在这里认识好些年,早已习惯了每天聚在这里聊聊天。上午7点多-10点多,是大家聚集聊天的时间,中午各自回家做饭,下午2点多-4点多再聚。

  66岁的陈秀英在一旁做着手工活儿,不时插几句话。陈秀英已从一家氮肥厂退休多年,儿子在厚街工作,她一个人在南城篁村居住。陈秀英每天都会去活动中心,有人一起打牌就打牌,没人打牌就做做手工活。事实上,陈秀英每月有2000余元退休金,“饭也够吃,钱也够花,做做手工活也可以打发打发时间”。

   举办美食会 教年轻人做美食

  据来自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郑榕玲介绍,每月社工会为篁村社区户籍老人开展一次“长者生日会”,以茶话会形式,让老人们品尝蛋糕、水果等,此外还会邀请社区幼儿园小朋友、长者舞蹈队等表演节目。

  这支长者舞蹈队共有二三十名成员,大家每天上午都会在活动中心的一间大厅里跳舞,舞蹈队老师是周边一名新莞籍老人。目前,舞蹈队还几次受邀前往南城其他社区举办的长者生日会上表演节目。

  为了让老年人更好地发挥余热,去年4月还成立了社区长者志愿者队伍,目前共有17人,平均年龄达70岁。这支志愿者队伍除了协助开展长者生日会之外,还在社区举办的“美食传承”活动中当师傅,教一些年轻人学习当地美食,并向外推广。此外,大家还学习制作丝网花,并进行义卖。

   为兴趣跳舞 还当上志愿者

  64岁的张桂英是东北人,11年前跟随大儿子来到东莞。目前,她不仅是舞蹈队队长,还是一名志愿者。“跳舞是因为有兴趣,还可以锻炼身体。”张桂英说,以前这里的老太太们一点舞蹈基础都没有,但通过学习之后,大家都喜欢上了跳舞。而对于当一名志愿者,张桂英说,可以“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能为大家服务挺开心。”其老伴不仅支持她的选择,甚至也成为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

  在每次举办的“美食传承”活动中,张桂英发挥自己的地域优势,教别人做面条,包包子,她甚至还学会了制作几道东莞美食:糖不甩、芋头糕。

  在这里,张桂英结识了很多同龄的朋友,“老人也要有自己的活动圈子;我离老家远,很多老朋友也很难见到。”有时,张桂英和朋友们还会一起去K T V玩。“现在每天的生活都很充实。”张桂英说,“子女都要上班,不可能天天照顾老人。对于我们来说,玩的就是开心,开心就好。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