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宝塔集灵秀 生长翰林尚有村

15.12.2015  13:14
茶阳镇的“父子进士”是指饶相与饶与龄父子进士,但百侯镇南山村的翰林张翱,其父张树勋亦是进士,亦可谓“父子进士”。

 

  穿过大埔百侯镇的骑楼古街,沿着梅潭河南岸,约走三四公里便到了东山水电站,再走三四公里便是南山大桥。南山村就位于这里。左边是库区水面如镜“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右边是满山野果“袅袅吐清香”,山路似灰色绸带飘浮在秋水甜美和果香里。

  二百多年前,此地就有宝华塔了。清代南山村翰林张翱曾把宝华塔坐落处的胜景命名为“宝塔横舟”,并赋有《宝塔横舟》诗,诗云:“一带长江水接天,层霄宝塔与云悬”。二百多年前,翰林张翱被称为“嘉应才子”,他曾在乡试中解元,后来考取进士,选入翰林院。老县城茶阳镇有保存完好的“父子进士”牌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阳镇的“父子进士”是指饶相与饶与龄父子进士,但百侯镇南山村的翰林张翱,其父张树勋亦是进士,亦可谓“父子进士”。张翱写有“南山八景诗”,打造出“天门活水”、“银瓶祈雨”、“仙盘棋石”、“狮潭暮雾”、“西廊晴霞”、“宝塔横舟”、“清泉对月”、“马岭青松”等 “南山八景”,可谓是人文堆积深厚的山村胜景。在大埔几乎村村皆有类似的这些胜景,承载着客家历史文化的渊源和演化,承载着明清文风鼎盛和科甲显赫,成为“遥远的小山村”独特的地域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色彩艳丽、气宇轩昂的宝华塔,应是后来热心桑梓的台湾张健生先生捐建,原址重建的。看那“宝塔横舟”胜景,桥头山麓宝塔宽大高耸,云天高远壮阔,微风夹带花草树木清香,仿佛灵秀之气笼罩塔身而光芒闪烁。远观山势陡峭,怪石嶙峋,千峰叠翠;近看潭深水长,宽阔碧绿,竹影婆娑。幽竹苍松,山光水色,空气清新如洗。清静绝尘,恍若仙境,身心虚空若梦。身处如此胜景,不觉吟出古风一首《金秋暖日游南山》:

  秋山如洗无纤尘,飞鸟啄来泉水声。希逢人迹金风送,暖日碎银落满身。(邱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