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专家:广州登革热大暴发原因仍不明

18.10.2014  10:53

  南都讯 记者梅雪卿 通讯员成广伟 “广州今年登革热大暴发的原因仍不明确,可以说非常复杂。此外,要特别留意明年可能出现登革热重症病例。”昨日下午,广东省卫计委派出南方医科大学的12名专家对口指导广州登革热疫情较为严重的6个区。有专家在座谈会上表示,现在起到11月中旬仍需加大清积水、灭蚊虫的力度。

  南方医科大学派出的12名专家,每2名组成一组,将分别对白云、海珠、越秀、荔湾、番禺、天河6个区进行灭蚊防控指导。

  今年广州市的登革热疫情尤为严峻,病例数已超过2万。登革热为何会在今年大暴发?南方医科大学赵卫教授坦言,今年登革热大暴发的原因仍不明确,可能与天气有关,也可能是蚊虫数量较往年多,还可能是周边登革热疫情严重等。“可以说原因是相当复杂,不是单一的,这就需要多方面检测,做扎实的研究。

  也有人认为,广州的爱国卫生没做好才导致了登革热大暴发。赵卫教授对此并不认同,他举例称,在公共卫生机制更为健全的新加坡,今年也出现了1.4万例的登革热病例,疫情也未得到有效控制。“(疫情严重)是爱国卫生运动还是疾控预防的问题,还不能过早下结论。”赵卫教授称。

  赵卫教授特别指出,人感染一种类型的登革热病毒痊愈后即可获得免疫,一旦感染其他类型的登革热病毒,出现重症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高。“广州今年的登革热主要是轻症或无症状,如果明年另一种登革热病毒流行,就可能导致登革热重症病例增多,广州需要特别留意。”赵卫教授称。

   [防控通报]

   白云区疫情已稳定

  白云区是目前广州市登革热的“重灾区”,也是防控重点。根据白云区的通报,截至10月16日24时,白云区共报告9193例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日新增病例数增速放缓,已从最高峰581例回落至267例左右平稳波动。昨日是广州市每周一次的全市集中灭蚊日,在白云区螺涌公园荷塘中放生了约1000条食蚊鱼,重达3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