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人工呼吸救活美籍老人

24.09.2014  11:26
      

    只要在百度上输入“最美地铁女员工”,五百多万条搜索结果就会显示出“张洁”这一名字。这位在广州地铁工作了7年的站务员,在2013年的除夕,主动为一名心跳和呼吸突然停止的男性美籍老人James进行人工呼吸,在死神的手中抢回了一条鲜活的生命。她果断、勇敢和专业的救人故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先后被授予“广州好人”、“三八红旗手”称号。不过,她最喜欢的,还是众多网友送给她人生中的最高荣誉——“最美地铁女员工”。

    生死救援的除夕3分钟

    “除夕,心跳停止,人工呼吸。”尽管已经过去一年多,但张洁仍然记得那天发生了怎样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

    2013年2月9日,除夕,阖家同乐的好日子。当天上午10∶18,一对60岁左右的美籍夫妇进入地铁猎德站,正往入闸机方向走去,突然男乘客向一旁倒去,顺势就倒在了地板上。当时在猎德站当值班员的张洁,回忆起那天的情况仍然历历在目。“我赶到现场时就发现男乘客的头因为撞上地板开始流血了,一摸鼻子更是吓了一跳。”张洁对记者说,正当她护住男乘客的头部时,却发现男乘客已经停止了呼吸,摸向乘客的手腕也没有了脉搏!

    就在女乘客手足无措,喃喃自语“Help……Help……”的时候,取药箱、疏散乘客、包扎伤口、按压人中、打120……一系列的生死救援已经在张洁的指挥下展开。“但是一开始的情况并不乐观。”张洁说,眼看按压人中的方式不起效,而120的到来尚需一段时间,一旁的女乘客就更加慌乱了。但是,在这关键的时刻,张洁二话不说,放平男乘客的身体,解开男乘客衣服领子上的纽扣,然后直接就跪在地板上,帮男乘客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俯下身子做人工呼吸,挺起身子做心肺复苏……张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些动作,其他的员工有的在包扎伤口,有的在旁边疏散群众,有的去了地铁口等待120,一切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啊……”张洁不记得做了多少个人工呼吸,但这一声轻轻的呼叫,却记得清楚。10∶21,3分钟后,男乘客在救助下终于有了呼叫,并慢慢苏醒过来。原来,该男乘客叫James,妻子叫Grace,James有高血压病史,两夫妻是准备去参加朋友的聚会,谁知刚进地铁站就发生刚才惊心动魄的一幕。随后,120医务人员也赶到了车站,将乘客送往省人民医院。

    美籍老人眼中的“天使

    2013年2月23日,James病情基本稳定后的一天。美籍夫妇盛情邀请张洁等猎德站的员工到家里去喝下午茶。

    “老人十分有礼、好客。”张洁向记者回忆当天的情况说,就在员工来到James家的小区时,James早早在小区入口处等候,而太太Grace还精心准备了自制的曲奇饼、三文治和红茶。原来,James先生和太太Grace十年前从美国来到中国,一年半前来到广州工作、居住。除夕当日,夫妇两人准备搭地铁去参加朋友聚会,没想到刚进猎德地铁站就发生状况了。

    Grace说:“当时我吓坏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心里一直在向上帝祷告,希望James可以快点醒过来。这个时候,她们就像天使一样出现在我身边。”“车站的天使告诉我,当时James晕了大约3至4分钟,但对我来说是那么的漫长,就像一辈子那么长”。

    “让我记忆最深的是,美丽的天使在我非常焦急、不知所措的时候,她还轻轻地安抚我,给我安慰,叫我不要着急,说了很多平安的话,她还对James做了人工呼吸,最终帮助James醒过来,真的是非常感谢。

    此事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新华网、广东电视台、羊城晚报、中国广州发布等媒体先后报道这一感人故事。网友们称赞乐于助人、业务过硬的张洁是“最美地铁女员工”。百度搜索“最美地铁女员工”词量高达数百万个,新浪微博转发量超过1万条,人民网更是将其选入《十分感动》栏目。

    一名网友评论道:“这一幕没有彩排,需要良好的职业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准确的判断力,更要机智、果断、勇敢……关键时刻她的善举挽救了一条生命。致敬最美地铁人!

    视乘客为亲人的平凡站务

    1983年,张洁出生在青海省的一个普通家庭。2005年,22岁的张洁大学毕业。她只身来到广州打工,从此,她的根便深深地扎在了羊城。2007年3月,新婚不久的张洁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地铁,成为了一名站务学员。就这样,张洁与地铁紧紧地连到了一起。

    站务学员下站时,她分到了客村站。在最初的日子里,因为在半军事化的管理下,一线员工倒班,让张洁觉得工作比以前累。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身边同事的带动下,张洁懂得了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于是她的心情变成了“从第一天穿上黄工衣的兴奋,到第一次上站台岗的紧张,再到第一次上售票员岗的自豪……

    从此,张洁便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着、成长着。

    慢慢地,张洁从腼腆内向的小女孩变成了活泼开朗的大姑娘,从青涩稚嫩的站务菜鸟变成了独当一面的优秀站务员工。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乘客,张洁决心成长为一名业务多面手。于是,她刻苦钻研学习各种业务知识,还向曾做护士的母亲请教救护的相关知识,并于2009年时主动参加中心组织的急救知识培训,至今她还珍藏着中心那本急救知识小册子,以便能够随时回炉学习。

    同事们说张洁是个非常容易心软的人,曾主动去帮助晕倒在小区旁马路的老人,也不怕被人讹上。她更把旅客视为亲人般热情对待。有一天,张洁正在站务室休息,对讲机响起了票亭岗的声音:“张洁,有个乘客好像喝高了,出来帮下忙吧。”张洁虽然也很害怕醉酒的乘客,但只要有乘客需要帮助,她就一定会帮助他们。而只要有张洁出来帮忙,同事们都会觉得放心多了。

    又有一天,休息中的张洁一个人专程跑到站台,把一个脸色苍白的女孩子从列车车厢搀扶着带到了站务室去休息,悉心照料,直到女孩被朋友接走后,她才松了一口气。

    每一名上了年纪的旅客来到车站,张洁也会想起自家的老人,都会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主动上前服务,需要时还会为他们倒杯水,上车时再帮助他们拎行李,这样做她似乎早已经习以为常了。

    虽然每天都要面对形色各异的乘客,但外表腼腆的张洁往往能在是非面前保持一份难能可贵的平和忍让的心态,做到处变不惊。她每天都要近距离接触到很多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态度的乘客,尽管不断以真诚的微笑为他们迎来送往,还是免不了要遭受一些伤痛和委屈,其个中酸楚,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

    每天都要应付的各种“状况

    James先生感叹,张洁的工作很不容易、非常了不起。“你们在工作的时候不知道随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但是,你们都做得很好、很专业,反应很快速、还非常细心。”确实如此,对于张洁来说,每天超过630万人次乘坐的广州地铁,就是一个人生百态的小社会。张洁告诉记者,地铁属于服务行业,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处理与地铁无“太大关系的事”,比如乘客拉肚子、呕吐、晕倒、找小孩、抓贼甚至生小孩子。“总之,你在地铁站的一天,就要随时应付各种突发的状况”。

    特别是对于老、幼、病、残、孕的特殊群体,意外发病和急救已纳入地铁站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记者了解到,作为公共交通运营单位,广州地铁规定,新入职的站务员在上岗前,都要接受公司应急救护技能培训,车站也定期组织应急救护事件的演练,让员工熟悉救护工作。在去年底,地铁公司就组织3000多名员工分11批次参加了广州市应急办与广州市红十字会联合举办的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并考取了“广州市红十字会卫生救护培训合格证”,培训内容包括救护目的和原则、简单伤病状况评估、伤情判断和自我保护技能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切实让员工掌握初级应急救护技能及提高救助能力。

    ■对话张洁

    “来不及多想就帮

    老人进行人工呼吸”

    南方日报:看到美籍老人倒下,形势危急,您为何主动施救?

    张洁:当时情况很危急,老太太Grace本来想对老人做心肺复苏,但老太太自己已经惊慌失措、浑身发抖了,根本就没有效果。当时,我记得她看了我一眼,是一种求助的眼神,就是那一眼,我不忍心,来不及多想就帮老人进行人工呼吸。

    南方日报:跟他做人工呼吸时,您心里有没有抵触,毕竟他是一名外国大爷?

    张洁:虽说是男女有别,但救人的时候压根就没想那么多,事后,也有点担心老公会介意,但老公却赞我很淡定,说我做得对,很支持我。让我放心丢掉包袱。

    我相信在这种生死交关的危机时刻,任何人都不会去在意国籍、年龄和性别。

    南方日报:看到美籍老人在自己的救助下转危为安,当时心情怎样?

    张洁:当老人苏醒过来,看着老人脸色渐渐好转,意识也慢慢理清,听到老夫人说“谢谢上帝”时,我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其实事情来得很快,当时真的没有多想什么,只想尽能力帮帮乘客罢了。

    南方日报:您被广大网友称为“最美地铁女员工”,也是美籍老人眼中的天使,您感受如何?

    张洁:当网友称我为最美地铁女员工的时候,感到很惊讶,很感谢大家给了我这么高的评价。我觉得这其实就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我只是尽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只是把我所学的东西运用到了实践之中。我相信,在那种情况不只是我,换做其他同事也会这么做的。我的同事每个都是最美的。

    南方日报:那您如何在以后日常的工作中,把这些鼓励转化为动力?

    张洁: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会一直提醒自己,一直鞭策着自己前进。“最美地铁女员工”的名字,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获得认可,比别人更优秀。每次上岗用一个随身携带的小本,记录下岗位流程、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保证工作质量,给新入公司的员工做些示范。

    南方日报:怎样看待地铁站务员这份工作,你对你们的同事工作评价如何?

    张洁:我的同事们都是在一线工作的员工,直接面对乘客,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广州地铁的形象,影响乘客对地铁服务满意度的感知,所以我们每个人一到工作岗位上都是打醒十二分精神,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件事。看到乘客的笑容是我们所有地铁员工最开心的事。

    南方日报:地铁好人层出不穷,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张洁:自入公司以来,我参加过很多各类型的应急培训,一般分为理论、实操,需要考试持证上岗,后续还有“回炉”培训帮助我们温故知新。所以我们在应对这种应急事件时会相对镇定。

    直到今天,我依然认为认真对待每一位乘客,不要怕麻烦,帮乘客解决好困难是我最开心的事。我相信,我们每个同事也都是这样想的。

   采写:

   南方日报记者  成希

   实习生  李晓静  吴瑕

院士专家智汇“花城院士讲坛” 共话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建设
  8月5日,第三十六期“花城院士讲坛”在广州成功举行,本期讲坛由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作为指导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003013.广州地铁
广州地铁上线“可取走式”换乘指引牌
近日,有细心的市民乘客留意到,广州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