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向下”的力量 协商价值所在

26.05.2014  14:09


   南方日报5月第SC01深圳版

  协商民主“向下”打通,政协委员“向下”讨论,政府部门“向下”倾听,这些“向下”的意识汇集形成一种力量,不仅促进了市民理性参与意识的增强,也引领了深圳城市协商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倾听、表达和妥协这些协商文化元素的传递成为委员议事厅的深层价值所在。

  “除一般意义上的制度参与和政策参与,公民的民主参与应有更多的形式,委员议事厅首先在议题的选定上让大家都有参与的欲望,其表达过程也使用了一种对话方式。”深圳市委党校孟伟教授认为,委员议事厅为民主参与提供了一种创新的形式,在理性妥协方面也带给市民更多的启发。

  “多元群体之间存在各自的诉求,政府要求政策有可操作性,市民群众要求政策要对自己有好处,你可以提要求,也要倾听别人的要求,同时别人不能为你的要求支出太高的成本。”孟伟提出,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市民只有理性合理妥协,才能形成政策的共识点,从而实现更顺畅的政策推行。

  “其实协商民主是全社会的事,社会各成员之间都有可能因各种事情产生协商。”孟伟认为,委员议事厅由深圳市政协牵头,在整个社会创造一种协商氛围,表达出的倾听、耐心和理解,培养了市民的理性气质,从这一角度来说,对于整个城市的意义更大。

  从城市管理的维度来看,如今的城市治理更需要民主的多样化形式,选举和协商就是其中之一。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说,相对于选举,协商的作用相对更大。“复杂思维解决复杂问题,协商是通过多元反复倾听,产生理性的表达,避免了简单粗暴的管控和服从命令,成为城市治理过程中应积极探索的创新形式。”孟伟说。

  从政府政策制定的维度来看,在设计公共话题的政策决策中,如何引领民主参与,听取理性的声音,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学问。广东省政协委员、 华南理工大学 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莫道明认为,一方面,科学政策制定的前提是公平性和公共参与度,相对于传统的“选择性听证”,委员议事厅让大家有序地发出声音,通过辩论的形式,成为传播理性的平台,值得肯定,更值得探索。另一方面,委员议事厅让公众自由地参与其中,实现了公平性和参与度的平衡,通过议事的过程减少了民众的怨气和不理解,也搭建了一个科普的平台,反映市民的理性诉求,促进政府和民众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