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外国人拿来做衣服地毯 中国人发展成医疗神器

14.01.2016  15:22

  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国家授予的295项科技奖中,广东主持和参与完成的31个项目获奖,占项目总数的10.5%。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各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1项。我省以第一完成单位或第一完成人的项目有13项。

  这些获奖项目技术领域与广东支柱产业紧密相关,在各自专业领域具有创新性,并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发挥了较好的效益。部分获奖代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讲述了科研“神秘面纱”之后的生动故事。

  中山大学李宝军团队

  他们的光照到细胞上

  细胞就变得“听话”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人送了一包不知名称的新材料到李宝军的实验室进行鉴定。他在鉴定时发现,这种材料遇热可以像棉花糖一样,自由延伸,拉成很细的线条,有一些肉眼都无法看到。这拉细的材料,导入光后,就可以变成五颜六色,飘舞空中。

  后来,这种材料被证实为PTT,1998年由美国一家化学公司合成,被评为美国六大石化新产品之一。PTT价格低廉、柔软性和弹性恢复性比涤纶、绵纶纤维更优,被广泛用于制作地毯、服装和纺织。

  李宝军的团队发明了将PTT制成柔性纳米波导的拉制技术和组装成微纳光子器件的扭缠技术,这些发明为微型化光子器件组装和器件之间柔性光互连奠定了基础。

  李宝军团队的研究,被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多国专家在多个国际知名期刊上肯定,称其是“一种吸引人的纳米光子学材料”“一种前途无量的导光材料”“为研制新的超小型光子器件提供了新途径”。

  李宝军他们研制出锥形光纤探针,将波长为980纳米的光通入锥形光纤探针,探针尖端出射的光照射到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纳颗粒上,可对微纳颗粒进行灵活、精准、无损伤光操控,构筑出各种结构和阵列。

  他说,这种光可以将生物细胞先捕获,然后移动到任何指定的位置。这一技术或可以与医疗紧密结合,向病人定向地输送药物,进行更加精准的医疗,或利用所掌握的光信号,来判断人体的症结,或激活神经,治疗帕金森病等,还可以研究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换。

南方日报记者 吴少敏 通讯员 叶青

  华南理工大学邱学青团队

  造纸黑液里的木质素

  让广州地铁更安全

  邱学青是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1995年开始,他带领团队从事工业木质素的资源化高效利用研究,并于2007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时隔8年后,邱学青团队凭借对“碱木质素的改性及造纸黑液的资源化高效利用”项目,再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邱学青清晰地记得,之前有一位造纸人提着两桶“黑液”,来到他的实验室,并表示“黑液”可能是放错地方的宝物。

  在“造纸黑液”中,70%是碱木质素等,其他30%为碱和无机盐。1813年瑞士植物学家Candolle发现并提取了木质素,但此后国内外科学家对木质素的研究较少取得较大突破性的进展,尤其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因此,邱学青带领团队开始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对象就是地球植物每年生产1500吨的木质素。他希望把工业排放物中的木质素回收后改性,变成精细化学品、纳米颗粒等,实现变废为宝,充分利用生物质可再生资源,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该研究已经把木质素应用到工业、生活中,尤其是水泥混凝土、农药、材料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利用木质素做成的减水剂,只要添加到混凝土中,就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减少建筑内部的裂缝,这一成果已应用到广州地铁、世界第一大跨径大桥重庆朝天门、云南南沙水电站等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中。

南方日报记者 吴少敏 通讯员 王丹平 周玉

  暨南大学李卫团队

  高耐磨钢铁材料

  为企业节约27亿元

  在冶金、电力、建材、建筑、煤炭、机械等行业内,破碎、挖掘、研磨、泵送等工况的大型设备都需要用到耐磨损的钢铁材料。我国是世界耐磨损钢铁材料生产和应用大国,消耗量巨大,每年消耗在摩擦、磨损和润滑方面的资金在1万亿元以上。“关键易损件的耐磨寿命较低,严重制约了我国的这些装备进入世界前列。”李卫说。

  1984年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李卫就投身于节材耐磨损钢铁材料制造技术研发中,已有30余年。他提出,要提高钢铁材料的耐磨性,应该从材料的硬度与韧性的匹配入手。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他与团队发明和研制出了针对不同工况的3种高性能耐磨材料,整体性价比提升20%—200%。

  在这3类高性能耐磨材料及其制造技术的基础上,李卫主导研制出了9项节材耐磨材料的国家标准和2项机械行业标准,并主持制定了中国的耐磨材料产业技术路线图,引领了我国耐磨材料产业的发展。

  据介绍,李卫团队发明研制的新型耐磨材料,已经实现了大批量的生产和推广应用,相关企业近年直接生产销售额已有90多亿元,各工矿企业使用新型耐磨材料节省了27亿元的材料支出。

南方日报记者 李秀婷 通讯员 苏运生

  广东省农科院张名位团队

  使用了他们的发明

  营养品不再味同嚼蜡

  8日,由广东省农科院、华南理工大学和四家食品生产企业联合完成的《营养代餐食品设计创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张名位介绍说:“我们这项曾经被列入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支持的项目成果,已经在10家食品加工企业应用,研发新产品36个,累计新增销售额177亿元、新增利税27亿元。而临床营养品加工的产品,已在全国近1000家医院临床应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代餐方便食品因其方便快捷而受到消费者青睐。但这类产品存在营养结构不合理的缺陷。另一大类型的代餐方便食品——病人服用的临床营养食品,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还不足1%,国外品牌的这类营养品又多是采用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加工而成,缺少食品的特有风味。

  他们以谷物、豆类和蔬果原料代替单体营养素,配制出满足肝病、糖尿病、肿瘤及手术前后病人需要的临床营养粉剂。经医院临床应用证明:病人服用后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并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在该项目的带动下,国内品牌临床营养品得到快速发展,市场占有率从不到1%提升到30%以上。

南方日报记者 林亚茗 通讯员 叶青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晓顺团队

  多个器官“打包”换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何晓顺教授带领的团队,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合作,凭借研究成果“腹部多器官移植及器官联合移植的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早在2004年5月,何晓顺团队就成功实施了亚洲首例上腹部多器官移植手术。经过多次探索,何晓顺等对传统术式进行改良。

  如今,何晓顺等创立的“改良式”多器官移植技术体系为24位患者带来了福音,移植例数全球最多。最大年龄的有72岁,患者围手术期生存率100%,术后1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高达94.7%及76%,国际领先。他所在的中山一院器官移植中心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可常规开展多器官移植的中心。

  除了腹部多器官移植,何晓顺团队还对器官联合移植展开了探索。其创新的胰肾联合移植关键技术,以及建立的肝肾联合移植技术体系,疗效均在国际领先。

南方日报记者 曹斯 实习生 谭钦允

通讯员 彭福祥 李绍斌

  广州医科大学冉丕鑫团队

  首次揭示生物燃料

  是农村慢阻肺的元凶

  研究团队构建了慢阻肺综合防治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慢阻肺综合防治提供重要参考。8日,该项目获得了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该项目主要负责人冉丕鑫教授介绍,全世界有近30亿人生活在以秸秆柴草等生物燃料为能源的环境。在我国农村地区,有高达83.1%的人暴露于生物燃料的烟雾中。

  从1993年开始,课题组联合国内多家单位,选取广东、北京、上海、天津、沈阳、西安、重庆等地,随机调查了2.5万名40岁以上的人,发现慢阻肺的患病率为8.2%。这为我国制定慢阻肺防控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项目组还首次揭示了生物燃料是我国农村慢阻肺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慢阻肺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相关成果论文被评为国际环境流行病学会2014年度“环境流行病学最佳论文”,这也是该论文奖项设立以来我国学者首次获此殊荣。

  在慢阻肺的治疗上,研究团队发现,含巯基抗氧化药物可以用来治疗慢阻肺,并证实了茶碱等药物治疗慢阻肺的效果,为中国慢阻肺患者提供了有效、安全、经济、实用的治疗方法。此外,针对慢阻肺诊断率和治疗率远远低于实际患病率的现状,他们还创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慢阻肺早期筛查方法,以及适宜社区和基层医院应用的病情初步判别方法。

南方日报记者 李秀婷 通讯员 陈苹 梁凯涛


   ■全国重要获奖成果扫描

  硅衬底蓝光LED技术——

  在不远的将来“中国芯”将照亮世界

  巴掌大的蓝色圆形硅片上,一层层“生长”着多种半导体材料,两千个毫米见方的芯片整齐分布其中。由电变光,芯片发出神秘的幽蓝光,投射到荧光粉上,顿时柔和的白光洒射开来。这小小的硅衬底蓝色发光二极管的诞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日美之后第三个掌握蓝光LED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国家、唯一实现硅衬底LED芯片量产的国家。

  为抢占新兴产业先机,从“十五”开始,科技部率先支持LED技术和产业发展,成立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提高中国LED技术国际竞争力。当日美技术路线纷纷取得突破,一位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也开始憧憬中国的蓝光梦。他,就是硅衬底LED技术的领衔教授、南昌大学副校长江风益。这个蓝光梦,一做就是19年。

  2004年,硅衬底LED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打破日美垄断,形成全球LED技术三足鼎立局面。目前其电光转换效率超过60%,获得授权专利147项,其中国际专利47项。名副其实的“中国芯”诞生了!

  在南昌,以硅衬底LED技术为核心聚集了12家企业,覆盖全产业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LED产业链,不仅要有强大的中国芯,还需要形成包括高端装备、原材料、封装器件、应用在内的产业集群。一项打造“南昌光谷”的蓝图振奋着江西。

  江风益说:“在不远的将来,要用‘中国芯’照亮世界!”

  人工麝香研制项目——

  如果没有这个项目得多杀900万头雄麝

  “有麝自然香”。麝香,一种传奇的珍稀药材,在433种中成药中被广泛应用,却险些随着麝的濒危而面临消失。8日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人工麝香研制及其产业化”课题面对天然麝资源骤减殃及国药的困境,寻找到了“无麝也香”的解决办法。

  这是一项从零开始的研究。最难得的是原料:仅有的1公斤天然麝香。要用这1公斤天然麝香完成对其化学成分、有效物质、药理作用、配方原则等全面分析研究,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课题组第一完成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室于德泉说:“我们结合化学实验和动物实验一起做。上世纪70年代设备也不先进,量又特别少,我们必须精打细算,用微量方法做研究。”

  尽管原料短缺、设备有限,在课题组的合力攻关下,新成果不断涌现:发现天然麝香中关键药效物质——抗炎多肽蛋白质类成分,确定天然麝香中各类成分的相对含量及比例;制备了多种来源的样品,进行跟踪筛选,发现并研制出天然麝香中关键药效物质的替代品——芳活素,合成了重要原料麝香酮、海可素……

  课题组还设计出独特的人工麝香配制处方,成功研制出人工麝香,经临床证实了人工麝香的可替代性,终于在1993年获得中药一类新药证书。

  “要知道,人工麝香的成功研制和推广使用,相当于少猎杀900万头雄麝。”课题组完成人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副所长庾石山说。

  芳烃成套技术——

  要吃还是要穿?不需要再为难

  芳烃这个词,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很陌生。但这种化工原料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上世纪70年代,以用量最大的芳烃品种之一——对二甲苯为原料生产的“的确良”和“涤卡”曾引领时代风尚。如今,我国有约65%的纺织原料、80%的饮料包装瓶来源于对二甲苯。近15年来,我国对二甲苯消费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0%。

  2014年我国消费对二甲苯约2000万吨,生产的化学纤维相当于替代约2.3亿亩土地产出的棉花。没有这些化学纤维,就要广种棉花,减少粮食种植。芳烃成套技术有效解决了粮棉争地矛盾,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作出了贡献。

  “自主开发芳烃成套技术是几代石化人的梦想。”中国石化“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第一完成人戴厚良说。

  8日,这一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一科技突破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芳烃成套技术的国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芳烃是化学工业的重要根基之一,芳烃成套技术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之前仅有美国和法国两家著名公司掌握,技术壁垒非常高。

  专家评审认为,芳烃成套技术成功开发是我国石油化工技术的“里程碑”,项目在工艺、工程装备、控制方法与系统、吸附与催化材料等方面取得多项重大创新与突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

本栏文图均据新华社
本版统筹:林亚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