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广东展现经济发展“新常态”

21.01.2015  16:38

  一旦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会徘徊、踯躅。“深改”元年,广东交出了这样一张成绩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广东已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多年前,广东各界曾为是否能够超越这一阶段争议、彷徨。但就在世界经济备受煎熬的2014年,广东实现了这一飞跃。与此同时,观察家的评论认为,“稳字当头,进在其中”,广东已展现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稳

  顶住经济严峻下行压力

  2014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达6.72万亿元,同比增长7.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来自广东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广东经济在经历增速回落之后,有惊无险地跨越了不少国家和地区深陷其中的“中等收入陷阱”。

  “广东经济体总体稳定,在合理区间内运行。”广东省政府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说。

  这一“跨越”,首先来自于“”。

  “”字来之不易。2014年,广东顶住了中国经济严峻下行压力。

  结构调整阵痛期、发展转型减速期、大规模刺激消化期,“三期叠加”背景下,外需疲弱,投资增速放缓,消费需求增长动力不足,中国各省份的经济增速从两位数放缓至一位数。

  应对挑战,广东在加快珠三角结构转型的同时,发展相对欠发达的粤东西北地区,使之成为全新增长极。

  为保持合理的增速,广东在2013年推出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后,又于2014年出台《关于财政支持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安排647亿元重点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重大项目短期难见收益,这是典型的长线发展思维。与此同时,适度的微刺激又产生了即期效应。”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说。

  “”字来之不易。2014年,广东顶住了全球经济三大振荡:美国退出QE、日元“放水”、卢布贬值。

  全球金融起伏动荡,广东进出口贸易举步维艰。去年一季度,占全国近四分之一的广东进出口总额一度负增长23.1%。

  在国家支持外贸的相关文件公布后,广东率先出台25条地方版“稳外贸”落实举措。广东先行先试的“三个一”等促进贸易便利化措施、扩大进口和发展外贸新业态成为促外贸、稳增长的主要抓手。

  “和以往相比,此轮‘稳外贸’措施没有把重心放在政策照顾上,而是更注重引导产业转型和创新。”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郑建荣说。

  最终,广东进出口额降幅收窄至1.4%,其中出口扭负为正。

  “”字来之不易。2014年,广东经济“壮士断腕”,大力度压产能降能耗,在主动“转方式调结构”的压力下负重前行。

  2014年1至11月,广东轻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0.5%;重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速由正转负,同比下降0.6%。

  转方式、调结构带来了广东“阵痛”,但“阵痛”中这个中国最大的区域经济体也在脱胎换骨。去年,广东外贸转型升级加快,1至11月一般贸易进出口速度比加工贸易高15.3个百分点,占比提高5.3个百分点;去年,广东的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为4.8:46.7:48.5,其中,珠三角地区服务业占比达53%。

  ▶进

  “三驾马车”鼎立共进

  这一“跨越”,也来自于“”。

  “稳中有进”。2014年,在经济增长保持合理区间的同时,广东经济质量也跨上新台阶。

  一是“三驾马车”协调性增强。2014年,广东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5%,出口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8%。广东省社科院院长王珺说,在外贸疲软的背景下,广东经济持续增长,表明广东经济对外依存度明显降低,经济自主性增强,投资、外贸、消费“三驾马车”一马当先局面不再,鼎立共进局面已显。

  二是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2014年,粤东西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高于全省和珠三角地区,城乡收入比缩小至2.6:1。王珺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三大抓手”的协调推进,粤东西北地区呈跨越赶超态势,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由珠三角“单轴驱动”向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两个发动机”协同带动的嬗变轨迹日益清晰。

  三是创新驱动效应日益凸显。2014年,广东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达2.4%,技术自给率提高至70%,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超过全国总数一半。“广东经济发展中的创新驱动因素已经非常明显。预计,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8%。”广东省统计局相关专家称。

  ▶探

  “五个引领”新探索

  在跨越的同时,广东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再次吹响了发展号角。一些长期研究广东经济的专家认为,广东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主要在于坚持了“五个引领”。

  一是改革引领。很长一个时间段内,改革是广东的主旋律。仅2014年间,广东就取消和下放69项省级行政审批项目,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压缩89%以上……行政审批制度、企业投资体制、商事登记制度等系列改革,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积聚了广东发展的能量。

  二是开放引领。没有开放就没有广东的今天和未来。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广东一直被赋予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路者的角色。“无论是粤港澳,还是东盟、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广东一直走在开放合作的前沿。2014年底,面积为116平方公里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区获批。这将开启新一轮开放格局,开启广东的新未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肖鹞飞说。

  三是创新引领。在广东的发展中,创新已成重要驱动因素。华为、中兴、格力等一大批从小厂成长起来的跨国企业书写了“广东智造”的辉煌。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广东还提出,未来5年投入50亿元支持大学科研能力提升,加快建设大型公共科技平台。

  四是民生引领。2014年初,广东首次把“底线民生”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年,全省民生类财政支出增长11.2%。没有“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无从落地。“民生”在今后若干年的广东发展中将会被一再提起。

  五是平衡引领。既要有力防止实体经济下行,又要扭住转方式调结构主线,实现稳增长与调结构的有机融合、促进,需要把握施政的智慧和艺术,寻找各项政策的“总效应平衡点”。“稳增长和调结构,先富和共富,广东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经验在把握了平衡,未来的持续发展也有赖于此。”广东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周林生说。

  据新华社广州1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