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农民定期清理河边垃圾
陕西宁强汉源镇大巴山深处的汉江源头,汉江水从这里出发,辗转2000多公里,最终流进京津冀的千家万户
家住汉江源头的张邦贵老人每天都要往返源头两次,捡拾村民和游客丢弃的垃圾
阳春三月,陕南的汉中、安康、商洛三市,重又花开满眼,郁郁葱葱,境内的汉水、丹江开始把更充沛的水源送出陕西,最终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约70%的用水注入丹江口水库……
在“世界水日”到来之际,北京青年报记者跟随“京津冀豫陕全媒体问水行”采访团,走进位于陕南三市,探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的故事。
七成中线北调水源出自陕西
越涧穿峡,汪洋千里。
去年12月12日,来自丹江口水库的一泓清水首次开始它北上的征程,让一个伟人曾经的梦想变为现实,也让京津冀地区人们首次品尝到另一条母亲河—长江的“乳汁”。
而很多人还不太知晓的是,这来自丹江口水库中七成的水源是出自陕西南部汉中、安康、商洛三市中的汉江和丹江流域。
“陕西省汉江、丹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中线工程陕西水源地总面积6.27万平方公里,占整个中线水源地面积的66%。丹江口水库年均入库水量408.5亿立方米,其中近250亿立方米来源于陕西省汉江流域。”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魏小抗提供的数字具象了这些水的来源。
“一江清水送京津”。
在陕南的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各地,这是个随处可见的标语牌,它意味着当地对此事的重视,也昭示着陕南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和作出的牺牲。
事实上,“十一五”以来,身处特殊地理位置的陕南三市,被关停的污染企业就超过400家,陕南农民当家的“致富产业”黄姜皂素加工企业被基本关停,仅剩的黄姜皂素加工企业,也是经过严格审批,基本达到污染物零排放的合格企业。造纸、电镀等高污染行业已然绝迹。中药、缫丝、钢铁、有色金属等多个支柱产业也都受到严格限制。
按魏小抗副厅长的介绍,从2007年国家启动“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后,汉中、安康、商洛三市28县区,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在全境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工程建设。至今累计安排投资33.7亿元,治理小流域514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万平方公里,新增林草措施面积近3000平方公里。在24个县(区)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29条,完成面源污染治理面积76平方公里,水源区内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使得省水文局在汉江、丹江布设的7个水质监测断面分析,年度水质基本稳定在Ⅱ类或Ⅱ类以上。
始于源头的水质保护
位于陕西省西南角的宁强县汉源镇马家河村,俊秀的曹家岭山间,一泓潭水清澈见底,欢歌跳跃向东流下,这就是著名的汉江源头,也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大水源的起始地。
75岁的老汉张邦贵,因为住在汉江源头的第一家而在当地声名鹊起。不仅因为他家距离汉江源不过区区几百米,还因为他对这一方净水自觉的保护。
因为拥有美丽的景色,天然洁净的水源,这里曾是周边村民和游客们慕名到访消暑、戏水、游玩的地方,但也随之带来了满地垃圾。
早在十多年前,张邦贵闻听这里是汉江的发源地,只要天气允许,他都会每天至少往返两趟于汉江源头,手持夹子和垃圾袋一路将村民和游客遗留的各种垃圾捡拾干净、全部带走,然后再背到村里固定的垃圾点。张邦贵用行动提醒这些人不要乱扔垃圾和保护环境的重要。
“从知道自己是汉水源头第一家时起,就总想能为保护水源做些事。看到有人破坏环境心里就不舒服,汉江水要送到北京,保护好汉江水是我的义务。”张邦贵说。
他的行动后来感召了其他村民和游客,也使得2008年开始的大规模水源地人员搬迁和水源地水质保护工作顺利了许多。
马家河村村支书王光俊说,张邦贵确实是榜样,但仅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之后村里就成立了“捡垃圾”小组,定期捡拾河边的垃圾。
据王光俊介绍,2008年当地政府开始强化水源保护。实施搬迁工作后,仍有205户803人居住在原址。为保障水质,开始禁止村民砍伐树木、规模养殖家畜,通过提供补偿金和“以奖代补”的措施,提倡新型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取消了食用菌种植。
有数据显示,宁强县近年来已累计退耕还林近1500万亩,生态造林870多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平方公里,对水源地的7519户、3.3万人实施了搬迁。“多年监测表明,汉江源头水质达到Ⅰ类水标准,县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水标准。”宁强县环保局副局长肖清德说。
重压下寻找保护与发展机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竣工通水后,我们的压力也随之大增。”安康市副市长徐启方的话表达了汉中、安康、商洛这些地区管理者的心声。
徐启方坦言:“汉江是我们的母亲河,由于历史上水运发达,我市城镇大多沿江河而建,汉江及重要支流沿线有132个城镇,环保、排污设施欠账大。”
“我们任何国道、省道都沿江而建,任何一个交通事故都可能演化成一个环境事件。如果车中装有化学物品,翻入江中,30米,60米,水深无法及时打捞,就可能造成污染。每年进入5月之后,一场大雨就会产生大量漂浮物,如不能降解的泡沫塑料,也会造成污染。我们肩负加快发展和保护生态的双重责任,面临脱贫致富和全面小康的艰巨任务。生态环保对我们上项目、上企业要求更严,促使我们转方式、调结构。不能再粗放式的开发,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更重要的是,当地政府已经意识到,流经境内的汉江也给他们带来了机遇和幸运。这种幸运就来自对汉江水质的严格要求。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茂密的森林、宜居的环境。山清水秀,地理位置独特、资源丰富的陕南地区,在南水北调中作出了牺牲和改变,而当地在这种牺牲、改变中也寻找到了一条走循环发展的新路。
在南水北调中寻找发展新路
在汉中市下属的南郑县圣水镇庄房村旁,一个占地1.2亩的小型污水处理厂每天不停歇地处理着附近1.5平方公里5000多居民的生活污水,处理后的水可以灌溉再利用,淤泥可以做化肥。居民生活污染的问题因此解决,北上江水的水质也因此得以保证。而同样的做法,已在陕南三市全面推开。
为了治理污染,陕南“十二五”规划中的54个市、县(区)垃圾污水处理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7.3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2.19%。
为根治汉丹江流域洪涝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2012年和2013年,当地又分别启动了汉江、丹江综合整治工程,计划投资280亿元,在汉江、丹江沿线实施生态环境治理、水资源配置和防洪设施一体化建设工程。截至2013年底,完成投资61亿元,建设堤防190公里,治理河长267公里,400多条小流域得到综合治理。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陕南循环发展战略,把构建现代循环产业体系作为核心任务,省级财政每年安排6亿元,支持陕南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推动项目向园区集中。同时,根据各县资源禀赋,大力推动茶叶、柑橘、中药材等“一县一业”发展,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和生态化。依托陕南山水资源,支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
陕西省还力求在保护水源的同时与民生改善相结合。从2011年开始实施陕南生态移民搬迁工程,计划用十年时间陕南搬迁60万户、240万人。截至2013年底,20万户、75万人搬进新居,迁出地生态恢复进程加快,水源涵养功能明显改善。
陕南三市生产总值连续5年超过全省平均增速,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