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作进入新阶段:保水质、强民生

25.04.2015  01:00

保水质、强民生、促转型——南水北调工作进入新阶段

经过半个世纪的筹划和十余载的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把一泓清水从中国腹地送到了北方。随着东、中线一期工程顺利收官,这个世界最大的跨流域生态调水工程进入了保水质、强民生、促转型的新阶段。

继东线一期工程2013年通水之后,中线工程也在去年12月正式投入运行。四个月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赴丹江口水库调研,要求确保工程安全平稳运行,不断造福民族造福人民。

张高丽强调,要再接再厉、科学管理,扎实做好新阶段的南水北调工作。他要求,以保水质、强民生、促转型为主线,通过政策扶持和体制机制创新,增强水源区自我发展能力。

水质是南水北调的生命。张高丽强调,要把水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水质监测,强化沿线污染源防控和水污染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水质稳定达标,一渠清水送往北方。

2014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条例》),明确提出水质保障实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同时,调水沿线区域和中线工程水源地实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条例》明确,国家对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调水沿线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予以支持。受水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节水农业发展;受水区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订并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禁止、限制类建设项目名录,淘汰、限制高耗水、高污染的建设项目。

数据显示,“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水源区43个县全部纳入污染治理规划,目前各县和重点乡镇全部建成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场),各地关停1000多家污染企业。从今年起的三五年内,水库周边1至3公里范围将全部植树造林,构建生态隔离带,为南水北调水质安全筑起“绿色长城”。

民生是南水北调的目的。京津冀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的九分之一,70%的供水靠抽取地下水。由于长期超采,目前华北地区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面积已达6.4万平方公里。

随着南水北上,华北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生态问题也有望逐步得到缓解。在南水北调工作新阶段,如何鼓励沿线用好南来水,更好滋养百姓生产生活成为关键。

当京津冀豫的人们喜迎活水时,原本居住在鄂豫交界丹江口水库区域的34.5万人,已在新的家园开始新的生活。这是继三峡工程之后,中国规模最大的水库移民“大迁徙”。如果没有这个群体的舍弃和奉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就不可能成功。

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后,基本生活条件较过去有明显提高。移民既要搬得出、稳得住,还得能发展、可致富。目前,武汉、十堰、天门等地已出台帮助移民生产发展、创业致富的具体指导意见,建立了移民帮扶专项资金,鼓励他们自主创业。

对此,张高丽在调研时强调,要视移民如亲人,加大移民后期帮扶力度,促进移民就业创业,帮助移民增收致富,确保移民群众安居乐业。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鄂竟平表示,帮助移民群众安稳致富是今年南水北调重点工作之一。

转型是南水北调健康运行的必由之路,也只有转型才能在保水质和强民生之间找到最佳平衡。

丹江口库区正在经历转型“涅槃”。为了保护生态和水源,高污染的工农业被大大限制,库区亟需新的“造血”方式。如今,移民们在荒山建起了生态种养基地,把农作物制成饲料喂给家禽牲畜,再将它们的粪便收集起来生产沼气,沼液代替农药喷上果树,沼渣代替化肥撒到田间。循环农业不仅有效控制了面源污染,还增加了移民收入。

2015年是南水北调工程全面进入运行管理的第一年。张高丽要求,要抓紧组建运行管理机构。鄂竟平透露,目前东线总公司初期组建工作已基本完成,今年将抓紧组建中线运行管理结构。(记者石昊 吴植)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