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金量高!南沙自贸片区发布年度十大创新成果
大洋网讯 南沙累计形成789项制度创新成果!4月21日,南沙自贸片区迎来了挂牌七周年,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管委会以“打造湾区新引擎,砥砺七载再出发”为主题,在南沙创享湾举行年度创新成果专题发布会暨制度创新表彰活动,发布一年来南沙自贸片区取得的十大创新成果,并表彰一批南沙自贸片区制度创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 打造双循环枢纽节点提供实践样本
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双德会表示,南沙自贸片区挂牌以来不断提升改革创新的集成性系统性,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了大量创新经验,贸易便利化指数和营商环境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并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上先行一步。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2021年南沙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14.7%,跨境电商进出口货值超过360亿元,同比增长70%,为广东自贸区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培育外贸新动能,打造双循环枢纽节点提供了实践样本。
会上,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副书记谢伟公开发布“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2021-2022年度十大创新成果”。南沙在省市的支持指导下,进一步发挥改革创新突破先导效应,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累计形成789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国家和省、市分别复制推广43项、119项、218项,形成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成长为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第三方评估显示,2021年度南沙贸易便利化指数位居全国54个自贸试验(片)区第一,综合创新指数排名第三。
十大创新成果中的全国首创引人瞩目,如全国首创“1+3”营智环境评价体系;全国首创物流畅通、通关便捷、监管有效的“跨境电商出口退货海关监管新模式”;全国首创港澳工程专业人才职称评价标准体系;全国首创保护中小投资者全过程法律服务机制等。
专家点评:含金量高,具备向全球复制推广潜质
营商环境建设是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目前,全国上下“一盘棋”大力抓营商环境建设。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符正平认为,此次南沙发布的很多创新成果含金量高,部分破解了世界难点问题,具备向全球复制推广潜质,有利于发挥营商环境建设对于地方经济的“提质增效”功能。他表示,此次南沙发布的十大创新成果非常系统全面,即包括贸易便利化创新也包括绿色金融开拓创新、法制创新等。贸易便利化方面,跨境电商退货问题一直是难点,不仅全国在探索解决路径,全世界都在探索,南沙的创新含金量很高,切实降低了企业的退货成本,有利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在全球具有很大的复制和推广意义。
创新案例:
南沙“交地即开工”迈入5.0时代 企业提前投产节省成本超700万元
4月21日,位于横沥工业园的“年产100万吨淀粉糖系列产品工程项目”根据“交地即开工”5.0实施方案,以承诺验收的方式对主体工程先行使用。该公司负责人徐正康激动的告诉记者“由于市场需求,我们急于投产,但是因为竣工验收的部分材料尚未准备齐全,暂时无法申请竣工验收,现在南沙以承诺验收的方式让我们先行使用,比我们预期投产的时间差不多快了两个多月,给我们企业节省经济成本700万元以上,南沙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的理念,为南沙点赞!”
近日,南沙对外发布了《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工程建设项目“交地即开工”(5.0)实施方案》,标志着南沙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交地即开工”正式迈入了5.0时代。
本次改革共创新推出“四推行一扩大一优化”等6项改革举措,对项目从落地到投产进行全程护航。自贸区南沙片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行政审批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改革共创新推出“四推行一扩大一优化”等6项改革举措,既有促进项目早开工的措施,也有保障项目快建设的举措,还有推进项目早投产的政策,对项目从落地到投产进行全程护航。
林泽表示,南沙此次进一步深化升级“交地即开工”改革政策的背后,是南沙多个部门齐齐携手,共同致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的新探索、新尝试。下一步,南沙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进一步提高政务审批服务能力和水平,让企业在南沙投资建设时更省时、省心、省钱。
创新案例:
办多个审批事项只需在一个窗口交一套材料就能全部搞定!“一件事”极简审批服务体系正给广州南沙企业、群众带来一流办事体验。
在南沙区政务服务大厅,前来办事的企业、群众随时能体验到了“一件事”极简审批服务体系带来的一流办事体验。广州市鸿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职员林先生开心地告诉记者,“每次来南沙政务中心办事,都能感受到办事效率的提升!我今天办的房屋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并联审批“一件事”,之前是分成2个事项,都要单独去办理,而且会重复提交一些材料,今天我在这一个窗口交一套材料就全部搞定了,2天就能拿到结果,等待的时间也比之前短了好多,真是太方便了!政府用心,企业省心!”林先生补充到。
广州南沙实现“一件事”在网上全流程“一次办”,企业群众办事就像“网购”一样简单方便。南沙围绕个人从出生到养老的9个阶段364项服务事项,以及企业从开办到注销的6个阶段624项服务事项,“串联”改“并联”,系统集成30个主题分类,实现精准服务的结构化管理目标。
目前,南沙已落地实施100个“一件事”改革主题服务,涉及不动产交易、税务办理、电水气报装等高频业务,办理环节平均压缩47%以上、申报材料平均减少18%以上、办理时间平均压缩35%以上,以矩阵效应不断放大“一件事”极简审批服务体系带来的服务质效,跑出政务服务“南沙速度”。
下一步,南沙将继续以“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为抓手,突出对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持续梳理改造,纳入“一件事”事项清单管理,从而带动南沙“放管服”改革、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效能提升、营商环境优等各项工作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不断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
创新案例:
跨境电商商品出口退货后还能“再出去” 年省成本达5000万元
广州海关在南沙自贸试验区创新推出的“跨境电商出口退货‘一站式’监管服务模式”成功入选南沙自贸试验区2021-2022年度重大制度创新成果。据测算,该模式下相关企业每年可节约综合物流成本和人工成本达5000万元人民币。
4月20日,在南沙综合保税区企业仓库内,数千件因尺码选购不匹配等原因退货的出口跨境电商服饰重新理货上线,在跨境电商品平台被不同区域的海外消费者重新选购后,这些出口退货商品和新售商品一起“合包”同柜发往广州白云机场,随后发运北美、欧洲、中东等地区。
随着“中国制造”的强势崛起和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国产潮流服装、服饰箱包等“快时尚”零售商品在线订货消费模式广受海外消费者青睐,由于快销品选购存在一定的退换货率,跨境购买“退货难”问题一度成为困扰消费者和跨境出口企业的难题。
“此前,为满足消费者退货需求,经销方需要在香港、中东、欧洲、美洲等地设置海外退货仓,支付高昂的人工、仓租、管理成本,而且分散处置经常造成物流滞后。”广州市品成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继芳介绍,在海关监管服务的新模式下,跨境电商企业可以根据实际订单将跨境电商出口包裹与退货包裹进“合包”配送,每年节省大量物流成本和在海外设仓的仓储及管理费用。
“海关在‘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创新制度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综合保税区监管措施改革,融合保税物流与电商物流,支持企业将主要来自境外的出口退货商品作为保税货物放在区内存储。同时允许国内生产制造的出口货物入区与保税货物在区内同仓存储。” 南沙海关跨境电商监管科副科长刘琦介绍,“这样一来,当企业按照消费者订单发货时,可以将同一消费者订单中的保税货物和国内普通货物合并打包后进行同柜配送。”
为跨境电商商品“出得去”而“退不回”和“退回了”却“卖不掉”的问题,广州海关推进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研究打造跨境电商出口退货”一站式”监管服务模式,允许企业将境外满足二次销售条件的出口电商退货商品退回南沙综合保税区,在综保区仓库内一站式完成拆包、分拣、上架、存储、复出口等业务,解决跨境电商出口退货的难点、痛点。2021年,广州海关开展跨境电商出口退货项目申报一线退货货值超2亿美元,“合包”复出口包裹超2000万个。
这一自贸试验区创新制度有效解决了以往企业需要异地存储费用高、多次打包配送人工高的难题,在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同时让跨境电商出口商品“出得去、退得回”还能“再出去”,物流周转效率进一步提升,企业综合运营成本进一步降低。目前,多家跨境电商企业落户南沙自贸试验区,并在自贸试验区内的南沙综合保税区建立全球退货集散复销中心。据测算,该模式下相关企业每年可节约综合物流成本和人工成本达5000万元人民币。
为进一步发挥南沙跨境电商枢纽海港优势,畅通出口退货渠道,广州海关大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机场共享国际货运中心建设,实现跨境电商货物在南沙综保区办结相关手续后,直接运输至广州白云机场办理“登机”手续,有效联接起南沙海港与白云机场空港两大枢纽。深入推进跨境电商B2B出口、B2C零售出口改革与地方产业对接,有力支持“平台服务+线上贸易+线下物流”国际贸易模式发展。
据统计,2022年第一季度南沙跨境电商出口退货项目申报一线退货入区进境备案清单票数超1200票,退货货值超3000万美元,“合包”复出口包裹近900万个。
附:南沙自贸片区2021-2022十大创新成果清单
成果一: 构建营商环境多元主体共商共建共治长效机制
成果二: 全国首创“1+3”营智环境评价体系
成果三: 创新跨境电商出口退货“一站式”海关监管服务模式
成果四: 全国首创港澳工程专业人才职称评价标准体系
成果五: 建立多维协同融合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成果六: 新经济新业态全链条税收管理服务机制
成果七: “工业厂房仓储项目一站式审批”+“承诺验收”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再提速
成果八: 全方位构建“一件事”极简审批服务体系
成果九: 打造绿色金融服务生态城市发展示范样本
成果十: 全国首创保护中小投资者全过程法律服务机制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耿旭静 董业衡 通讯员:李莉 南宣 陈宇婧 陈洽 周仁海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 通讯员:陈宇婧 陈洽 周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