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三年新增省名牌超百

04.03.2015  22:12

  南海质监局积极推动区委区政府确立以质量和品牌为抓手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路,致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产业转型、以品牌为导向的产业升级。2012年至2014年新增广东省名牌数为105个,增幅高达230%。全区省名牌产品保有量为161个。

   一是挖掘名牌资源提高企业申报的有效性。 摸清底数建立名牌培育库。我局根据区经济发展规划,紧扣地方产业特色,坚持“抓龙头、树标杆”的工作理念,通过调查走访、市场分析、商会协会推荐等渠道,每年建立由超过100家企业规模的“南海区名牌培育库”,加入重点扶持和培育。以2014年为例,将保健器、卫生巾、陶瓷板、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车用汽油清净剂等产品纳入到全年名牌培育规划之中,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主要从质量管理、品牌发展、技术研发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和培育工作。

   二是加强政策引导提高企业申报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2012年,区政府出台《佛山市南海区推进品牌战略与自主创新扶持奖励办法》中规定:对于新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的,每个产品给予一次性品牌推广专项经费补助10万元。各镇街也先后出台则配套政策,给予新增名牌1至5万元的经费补助(里水、桂城、丹灶等镇街的补助额度为5万元)。2011年至今,区镇政府累计给予名牌及相关标准等奖励超过4000万元。2014年5月,佛山高新区和广东省卓越质量品牌研究院合作,利用佛山高新区与工业重镇狮山“园镇融合”良好格局,大力实施狮山“名牌强镇”计划,设立三年内为该镇培育50个以上名牌产品的工作目标。借助建设铝型材、内衣、陶瓷“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引导骨干企业参与省名牌产品创建,2014年仅铝型材和陶瓷行业就分别有19个和22个产品申报。

   三是夯实质量基础提高名牌申报的竞争力。 品牌的核心是质量,质量的核心是标准。近年来,我局借助南海创建全省首批县区级标准化示范区的契机,积极引导、鼓励和帮助企业参与标准化活动,截止2014年底,南海区企事业单位参与制修订各级标准614项(其中有三项为国际标准),国家/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的秘书处8个,“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85家,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343项。计量是质量控制中的“眼睛”,勇确保技术数据准确,区质监局在企业中大力推广计量体系认证,仅2014年就有47家企业通过了二、三级计量体系认证。通过标准、计量、认证等活动,不但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也在名牌评审中增添了分数,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申报名牌的竞争力。

   四、加强品牌宣传提高名牌产品的影响力。 做好名牌宣传规划和推广活动,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专题推广与日常宣传相结合等方式,多渠道、多途径、多载体来宣传我区的名牌企业和产品,增强社会效应、扩大影响力,形成全社会重视名牌、爱护名牌、保护名牌、发展名牌的良好氛围。近3年来,我局组织开展名牌专题宣贯班6期,培训企业人员数300人次;目前,铝合金人行天桥及“全铝示范路”、南海名牌馆等集中展示和树立品牌标杆的项目也正在积极推进中。(南海区质监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