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南海15家公立医院可微信挂号
南海人民医院内,手机软件免费预约挂号的指引牌。南方日报记者丁铨 摄
本月底或下月初,南海区统一的区域预约挂号平台将上线,市民动动手指,15家公立医院就可以微信预约挂号。
实现预约挂号只是基础功能,南海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孔小燕介绍,包括打造全区统一的微信就诊平台在内,南海卫计部门正在打造一个区域性互联互通的“南海医疗信息大平台”,未来将从开放区域性微信预约挂号、诊间缴费、检验结果查询等功能入手,逐步实现全区健康数据的“联通互用”。
目前,南海正在筹划新建立医疗信息“大数据池”,作为实现上述功能和数据交换的“后台”,给预约诊疗平台等展示功能的“前台”予以支撑。相关业内人士看来,未来南海医疗大数据实现真正的“联通互用”,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是技术应用,更多的是医院资源整合和利益博弈,南海卫计局方面也将加大力度统筹协调。南方日报记者 张素圈
率先推出微信预约挂号功能远期可实现在线支付、评价等
南海卫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南海已有妇幼保健院等几家试点医院推出了自身的微信挂号预约服务,而统一的南海区域性预约挂号平台目前正在试运行阶段,4月底或5月初将能上线推出基本的微信预约挂号应用。
为了改善用户就诊环境,减缓用户等待情绪,南海还将在全区公立医院统一部署免费WiFi,目前桂城片区5家医院已全部建好并投入使用,预计5月底之前完成全区建设。
微信挂号只是该平台的一期基础功能,未来二期三期将逐步完善功能,在不远的将来,市民除了可手机挂号,还可以在线支付,并能将南海所有公立医院的就诊信息“一网打尽”,包括挂号、门诊住院处方、检查检验结果、收费等,均可“即时”更新,市民可随时随地用手机查看。
据悉,打造覆盖南海15家公立医院的区域性“预约诊疗平台”,将解决目前市民普遍遇到的看病“信息不对称”问题:例如挂号,患者常常是一大早跑到医院去挂号,结果发现挂满了,或者电脑网上挂号,各医院也是独立的系统,需要分别进入该医院的系统挂号。即使是在佛山市实现了“微信挂号”的医院,也只是其中某一家医院。
而南海的“预约诊疗平台”平台,目标是将全区15家公立医院的挂号诊疗信息全部集合在这个系统里,各科室信息、医生信息均会及时更新发布出来,在线挂号和预约,如果这个医生的号满了,可以及时显示其他医院的医生是否有空缺,可以调配所有医院的资源。
不仅如此,平台有评价系统,例如市民想去看牙科,想知道哪个医院的牙科好,就可参照平台上显示的群众问诊评价反馈信息,就像淘宝的“评价”系统一样。
实际上,“预约诊疗平台”只是南海医疗大数据针对“移动手机”端的展示平台,2014年4月底,南海就启用了“南海市民健康档案管理平台”,作为电脑客户端的展示平台。该平台将逐步向市民开放,目前可查询健康状况和门诊就诊记录及部分公共卫生信息。
健康档案平台的最终目标,则是期待整合南海区142家医疗机构的医疗信息资源,包括3个区级医院、12个镇街级医院以及12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信息。市民只要持南海诊疗卡、佛山健康卡或国家居民健康卡到其中任意一家医疗卫生机构就诊,门诊、住院、医学影像、检查检验分析、体检分析、计划免疫、疾病症状监测、社区门诊、慢病随访等医疗资源,均可在平台上查询。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南海正在打通目前各医疗机构的“信息孤岛”,筹划新建立一个“大数据池”和系统工程,作为实现这些功能和数据交换的“后台”,给预约诊疗平台等展示功能的“前台”予以支撑。这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一路一库一平台”的建设。
据孔小燕介绍,“一路”是继续完善南海各医疗机构光纤网络,打通网络通路,建设一条信息“高速公路”;“一库”是建设全区医疗卫生计生的大数据信息库,包含各人口基础信息、电子病历信息、居民健康档案等于一体的医疗信息库;“一平台”是要建立全区区域化医疗卫生信息应用平台。即全面提升全区卫生计生信息化的系统,建立全区医疗信息大数据池,打造健康信息的最终“联通共享”。
“一路一库一平台”建成后,南海区居民将享受到“六有一共享”的数字健康服务,包括诊疗卡、预约挂号平台、自助医疗服务、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智能健康网的健康信息互通共享。
新建“数据池”考验技术整合手段
数据采集分析及系统“异构”耗时远超预计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首当其冲是来自技术层面的考验。
之所以要新建一个数据池,南海卫计局信息科负责人潘逸辉介绍,健康档案管理平台,除了展示给市民使用,更多的是作为国家健康档案数据标准使用,微信等手机APP接入较为困难。新建一个数据共享池,共享池除了给健康档案平台提供数据,还可以给微信、预约诊疗平台等手机端提供数据,还可承担与南海数据统筹局的数据交换功能。
“它是集纳所有数据和交换功能的‘大后台’,‘预约诊疗平台’和‘健康档案平台’都是由这个数据池开放给市民的‘展示平台’,这些只是数据池其中的一个部分。”潘逸辉说。
在他看来,健康档案管理平台和手机预约诊疗平台,两个平台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作用。健康管理平台更多是让市民看到诊疗结果,而预约诊疗平台可手机预约挂号支付,可以详细了解各医院、各科室的情况,例如儿科挂号多少人在排队、多少人在候诊等。
对于“预约诊疗平台”目前整合全区15家公立医院的医疗信息开放给市民,这是基于南海全区15家公立医院均是统一厂商开发的应用系统,所以做数据采集和分析,甚至会比佛山市、广州等区域更有优势,“15家医院医学影像等数据都是统一的、同构的,可以做成标准,医疗大数据其实就是数据分析整合,再展示给市民,南海有这个基础,集中起来比很多地方容易。”
不过,未来要统筹全区的医疗机构信息接入手机端口,还需要更多时间,会比较漫长。而对于南海市民健康档案管理平台的打造,想要达到最终整合南海区142家医疗机构的医疗信息资源的目的,也远远没有那么容易。
该平台从2009年开始筹备,最初计划一年内建立,实际上数据采集和分析耗时远超预计。在医疗数字化的过程中,病历、影像、远程医疗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以2011年为例,光医学影像信息就高达40个TB(1TB=1000G)。除了量大,类型也非常复杂。
在南海,诊疗、社区、医学影像数据分别由三家公司统一开发,由不同厂商构成的完全异构的存储系统,如同“孤岛”,这些不同的存储设备利用各自不同的软件工具来进行控制和管理,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复杂性,不仅需要足够大的存储容量,还需要数据整合,最终由异构变成标准。
此外,还要保障分析中的准确性,南海外来人口多,诊疗卡非实名制人口远超过实名制,在保留这部分数据的前提下,如何做到分析有效,同时保障速度、安全性和稳定性,非常具有挑战。除了做海量采集分析,第三期就要形成标准,每家医院按照统一的接口上报数据,从而规范数据采集的源头,进一步保障数据质量。
■聚焦
医疗大数据应用惠民好处多
利益博弈协同是最大挑战
南海的大数据医疗目标是提供智慧医疗,具体可应用在临床诊断、远程监控、药品研发、防止医疗诈骗、商业及公共政策制定等方面。通过收集数据,医生可以更好地判断病人病情,精准地分析病人的体征、治疗费用和疗效数据,可避免过度治疗、避免副作用较为明显的治疗。通过进一步比较各种治疗措施的效果,医生可更好地确定临床最有效、效益最好的治疗方法。患者除了享受到更好的就医服务,也可以更加便捷地预约挂号问诊支付,以及减少重复和过度检查检验,节约费用和时间。
此外,还可以为卫生系统决策提供依据,例如可用于流行病、慢性病调查、趋势分析和预警,为进一步制订防治、干预计划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此外还可以进行社保财务查询,南海卫生机构一年三次的第三方测评以往都是医院上报数据,目前是从平台里提取,将更加客观。
在相关业内人士看来,未来南海医疗大数据早日建成发挥更大实效,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是技术应用,更多的是医院资源整合和利益博弈,“医疗大数据最大的难题在于医疗共享与协同,这涉及技术、业务、效益、知识产权等多方面的问题,数据统一应用平台的建立只是数据利用、挖掘的基础性工作,还有很多沟通整合、业务层面的工作要做。”
一位业内人士举例说,放射科专家每天要阅读数以万计的影像,调取影像的速度是每秒两三幅,一个病人的CT影像往往多达2000幅,调取一个病人的数据就要等5分钟,需耗费大量时间等待图像数据传输到本地。在南海统一的政务系统平台下,卫生部门想要建立自己的私有云平台拉专网,目前还在与区层面洽谈。此外,医生日常门诊压力非常大,不一定有时间去关心病人看病记录,那么这个平台根本不起作用。
其次,最大的问题是业务驱动,医院和社区有何动力去用这些数据。例如想要达到检查结果和医学影像的“互通互认”,即使技术手段达到系统共享,但想要医疗机构之间结果互认则比较困难。“病人的病程随时都在变化,3天前验的血、拍的片子,医生敢认么,风险谁承担?在医学规范中,不管是远程诊断,还是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只能作为临床参考而不能作为诊断结果,这种情况下,让病人重新检验,也无可厚非。”
此外,更多的还涉及经济利益。例如,检查检验费用占医院很大一部分收入来源,想要第二家医院认第一家医院的检查检验结果,第二家医院只收挂号费,在医院社保又亏钱的情况下,医院利益驱动问题非常具有挑战。
南海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孔小燕也表示,为了实现大数据的应用,未来卫计局方面将努力做好相关的统筹和协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