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桌60年增宽6cm 博学楼带来新变化

04.03.2016  12:30

博学楼由蓝图走进学生生活

  新学期刚刚开始,住宿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北区的同学们惊喜地发现:一座窗明几净的新教学楼——博学楼——已经拔地而起并投入使用。


变化1:上课自习真便意 交通梗塞得缓解

  博学楼的命名源自华南理工大学“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的校训,于2012年11月17日学校六十周年校庆期间奠基,2015年12月30日通过综合验收。大楼的建设得到已故著名企业家黄维崧先生的大力支持,捐资人民币2000万元。

中午放学后中区的长江南路(左)不再拥挤,北区的武当山路(右)摩肩接踵

  制药工程专业的巴勒斯坦留学生艾哈迈德同学告诉记者,新教学楼让同学们实现了就近住宿、就近吃饭、就近学习的梦想,今后同学们每天往返中区上课的次数已经极大减少,极端天气下的奔波辛苦将会减少。

  记者在上下课人流高峰期看到,一个更直观的变化是,北门附近道路梗塞的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尤其是长江南路以往人车交织的现象已不明显,行人安全得到保障。

 

变化2:大学生普遍增高 课桌60年长了6cm

  自动化学院的贾佳炜表示,上了一次课之后,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不仅坐着宽敞,而且面对北湖,环境非常优美,有空就从宿舍过来自习。

课桌变宽了6cm

  课桌的确变宽了!继2013年宿舍床位由2m增长到2.2m之后,博学楼的课桌的人均宽度由50cm增长到56cm,增加了6cm。教务处的赵老师说,近些年大学生的身高普遍增长,原来的课桌宽度明显不敷使用,相邻的同学坐下后会肩并肩,显得比较拥挤。这次在校领导的直接指导和关怀下,特别向供货商定制,首次增加了课桌的宽度。

 

变化3:人流一增一减 配套设施仍需完善

  林锵同学说,生活学习总体变得更加方便,但就餐的时间也相对拥挤了,尤其是比较受欢迎的北一饭堂,需要排队的时间明显加长了。

北一饭堂排起了长龙

    同学们的切身感受也有数据方面的支持。博学楼总建筑面积22679平方米,其中地上16816平方米。教学楼新增了停车场,共有69间多媒体课室,6982个座位。

  教务处的王老师说,博学楼上午1、2节课的入座率达到81%,3、4节课的入座率达到93%,5、6节课的入座率为61%。也就是说,中午有近6500人上课,相对于原来的2000余人上课,增长了2倍,对附近的饭堂造成了一定压力。

  由于同学们就近上课,原来上课时间爆满的校园穿梭巴,现在不再火热。据后勤处赵老师介绍,以前学生上下课高峰期,校巴从北区出发会直接发往31号楼,常招致中途想上车学生的投诉,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了。

博学楼一角

  变化还有很多,包括集中供冷设施,一些新的实验性质的教学设施都在陆续投入使用,相关部门也在收集同学们的使用感受以便进一步完善。博学楼的外部绿化正在紧张施工,部分设施仍在进一步完善,正在勘察现场的基建处钟老师表示,下一步将会在一楼设置火车票取票机、饭卡圈存机等公用设施,为师生们提供更多的方便。(图文/祝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