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践行者】河南博物院“掌门人”:我们的动物标本国内最全
大洋网讯 随着《国家宝藏》的热播,“馆长天团”也进入人们的视野。在考古界潜心研究,“沉寂”了几十年的马萧林就这样“一不小心”蹿红,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更是备受媒体追捧。作为河南博物院的掌门人,马萧林一时还没适应文化“网红”这一身份。
马萧林
“没想到现在关注文物、关注历史的人这么多。”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考古热潮,这位“海归”馆长感叹:“以前只是在行内‘开花’,现在是全民参与。”
“《国家宝藏》的热播,博物院受热捧,可以说是中国考古界智慧的展现。同时,它也让我们在思考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及下一步该怎么做。”马萧林说,就河南博物院来说,趁此热潮,今年将在个别展览里尝试加入新科技手段,待主展馆抗震加固工程完成后,会给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
马萧林显然还不太习惯走到哪里都被认出来,四处被“追逐”的热烈场景。他喜欢把想法认真记录下来,在接受记者采访前,他一定要对着采访提纲,仔细地思考一番。作为考古工作者,他说,自己一向是享受安静的人。
喜欢安静的“海归”院长
在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的故事里没有偶然。从上世纪90年代初入行至今,他说,自己的每一步都是按兴趣在走。大学本科选择历史系文博专业,读研时选择新石器时代考古方向,毕业时顺理成章分配到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那个年代,做学问的心很沉静。”在马萧林的记忆里,“安静”是一个关键词。那个时候心无旁骛,一到单位就参与考古发掘。当时,马萧林正好赶上了郑州商城考古发掘的历史最高峰,“有机会锻炼,成长得很快”。不久,一次中外考古合作的机会,马萧林萌发了出国留学的念头。决定的事说做就做,马萧林一边工作,一边着手留学的事。
很快,马萧林去了澳大利亚留学。现在看来,那几年是马萧林人生最辛苦的几年,同时也是最快乐、学术进步“神速”的几年。多年过去了,马萧林还记得当年内心的那份“宁静”,“每天就是学习看书,更‘封闭’了。当时研究生办公室就我一个人,非常安静”。
也是在这段时期,马萧林开拓了自己乃至国内考古研究的新思维。马萧林描述当时思维的“兴奋”程度:“因为有国内理论和田野考古的基础,在国外的学习非常有的放矢。西方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和之前的积累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有了很多新的想法。跳出中国看中国,思路开阔了很多,灵感也如泉涌。”
三年半之后的毕业季,马萧林面临着一次人生的选择。那时候,出国留学学习考古的人不多,学完回来的就更少了。
“当时回来有两种考虑:从考古研究来说,中国资源丰富。还有一个原因,我走的时候以及留学期间,省文化厅、文物局、考古所的领导和同事对我和家人都非常关照,有一种感情的纽带。”马萧林意识到:“只有在自己植根的土壤上才有学术的追求和个人的发展。”
市民参观河南博物院馆藏云纹铜禁。CFP供图。
动物标本量国内最全
2005年3月,马萧林在原有动物考古标本室的基础上组建了“科技考古研究室”。把动物考古扩展到人骨考古、植物考古。而此时,国内做动物考古研究的学者并不多。
马萧林动物考古标本室野猪标本数据库建立的灵感源自一次数据的查询。马萧林在做论文时,想查找国内野猪头的骨骼数据,一直没查到,后来查到的是土耳其的野猪数据,“野猪标本数据需要完善”,于是,2005年~2006年间马萧林在河南王屋山搜集了一批野猪头的完整骨骼。
“记得当时经省林业厅批准,允许对野猪进行适量的猎捕。得到这一消息,我马上就去买回来48只野猪头。这对开展史前家猪和野猪的比较研究,探索家猪的起源与发展等问题非常重要。”
再后来,2008年,马萧林又在浙江衢州得到了47只野猪。经过多次积累完善,目前他所做的野猪标本量在全世界动物考古同行里是最多的。
马萧林谈到,他创建的标本室现在有100多种现生动物标本,有2000多件个体动物标本。他说:“这在国内考古界来说,目前应该是标本量最大,最全的。”
除了在动物考古的研究上成果卓越,马萧林在自己的老本行新石器时代考古上也成绩斐然。2005年~2006年马萧林在河南灵宝做考古发掘时,发现了河南灵宝西坡仰韶文化遗址的一个墓地,极大地推进了近20年来的仰韶文化研究,为此获得了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2017年马萧林开始执掌河南博物院,生活越发繁忙起来。“也是忙中偷闲,周末到办公室看书,写文章。”
马萧林觉得离“安静”的生活越来越远:“甚至心里发慌,觉得自己没进步,不知道国际动物考古学术界走到什么地方。尽管我还在指导实验室,但没有亲自做,所以收获是不一样的。”他很怀念从前在国外学习时的安静时光。
对话:
几秒钟展开书画拍了四小时
记者:怎么看待《国家宝藏》的热播?
马萧林:我觉得节目引起广泛关注,有偶然也有必然。一是,我们国家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人们对文化、精神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馆是一个收藏、研究、保护文物的宝库,发挥着文物展示、宣传教育、文化交流的功能,承担着很重要的提供社会公共文化产品的角色。
博物馆成为人们喜爱的去处,也有一个发展过程。2008年以来,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人们也越来越多走进博物馆。
记者:拍摄时有没有一些有趣的事?
马萧林:节目中有一个我打开书画的细节,只有几秒钟,实际拍了四个小时。当时,有十几个人在拍摄,我们书画修复室的工作人员很担心,恐怕拍摄设备碰到书画,我就在那里把书画打开收起,再打开再收起,一遍不行再来一遍。摄制组从不同角度拍摄,对每一个细节都要求精益求精。
中国考古发展迅速
记者:与国外的考古研究相比,目前中国的实力如何?
马萧林:中外考古比较各有所长。2000年以前,我们在科技考古或者说多学科考古方面比较薄弱,主要精力放在传统考古方法的研究上。2000年之后,特别是最近十年发展非常快。去国外留学的年轻人多了,也都愿意回来了,队伍壮大了很多。
现在中西比较,中国考古有自己的考古学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中国田野考古发掘水平不比西方差。我们以前对量化的研究做得比较少,近些年大为改善。西方一般考古发掘面比较小,标本采集做得非常细,我们大多是做大面积的发掘,信息采集相对粗略一些。
不过,我们有一个明显不足的是对考古理论的总结和凝练提升比较欠缺,这与文化传统和思维习惯也有一定关系。
记者:现在在河南博物院做院长,要做的事更多了,更难得安静了?
马萧林:现在做博物院的管理工作,必须得有责任感。首先,要把博物院做好,得有思路,方方面面都要有发展。要给社会公众提供一个良好的参观学习、感悟文明的环境,还要考虑职工的个人成长与全面发展。
我经常给全院职工讲,作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的形象不仅代表几百号博物院人,还代表河南,代表国家。所以,我们不仅要发挥好河南博物院的社会功能,也要维护好河南博物院的社会形象。
文、图/广报全媒体记者杜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