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日推免费参观活动 20万观众直呼赶场累

19.05.2014  11:16

来自北京的名模在南京博物院举行“融景华服秀

南京博物院《佛说三十七品经》展

南京云锦博物馆展出的云锦版《南都繁会图

连逛两家博物馆后,市民在南京市博物馆前休息一下

  昨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界“大咖”聚集南京,参加在南京博物院举行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全国主会场活动。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出席并致开幕词。南博的《南都繁会·苏韵流芳——南京博物院基本陈列》获得了第十一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为了迎接国际博物馆日,南博端出了一系列的文化大餐,推出了“走近佛前”“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等新展。

  作为主会场,今年南京的各大博物馆非常热闹。昨天,南京有42家博物馆集中免费开放,让馆迷们大过一把瘾,一天下来,20余万人走进博物馆参观。现代快报记者探访发现,常年免费开放的南京博物院昨天参观人数达1.8万人次,远高于平常。而往常收费或显得有些冷清的博物馆,昨天也因免费开放而人气“爆棚”,其中,江宁织造博物馆一天客流为3万人次,南京民俗博物馆客流上万人次。这让博物馆和观众都喊吃不消,不少观众呼吁,博物馆免费应该常态化。

   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

   全国博物馆4165家 年参观人次6亿

  目前,全国有多少博物馆?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在开幕致词中透露,据文化部统计,2013年我国博物馆数量已达4165家,比上年增长299家,平均一天半增加一家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数量超过6亿人次,同比增长13.1%。

  励小捷说,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确定的主题是“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这个主题提醒人们,博物馆是一个鲜活的机构,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为不同观众、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架起沟通的桥梁。

  近些年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十分迅速。一方面,建馆速度前所未有,参观人数大幅增长。目前,我国国有博物馆3354家,非国有博物馆811家。从2008年我国提出免费开放博物馆,到2013年底,全国已有2780家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博物馆免费开放是观众人数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展览展示和教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区域、国际交流更加广泛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感受文化与艺术的气息,获取科学与自然的知识,领受社会与人文的教益。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江苏有222家博物馆,去博物馆参观的人数每年都在递增中。昨天一天,南京博物院接待的客流就达1.8万人次。

  昨天上午9:00不到,南京博物院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群。由于南博推出了不少新展,还有“我从哪里来”活动,吸引了不少观众。中午时分,南博的历史馆,观众分两排,排着“长蛇阵”等候入场。特展馆的大厅里,抬眼看去,到处都是人。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

   到2020年 每25万人一座博物馆

  昨天下午,在南京博物院的小剧场内举办了江苏省博物馆馆长论坛。期间,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就我国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报告。

  他说,2008年,我国博物馆免费开放前,每年的展览大约是7000多个,而免费开放后,现在一年大约有两万多个展览,供博物馆迷们参观。

  “博物馆数量增长背后,有几个趋势,比如:各地对博物馆发展热情持续高涨,民营博物馆逐步增长到占20%的份额,同时,博物馆质量仍然值得关注。”这么多的博物馆,与中国现有的人口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平均31.2万人才能分享一座博物馆,比发达国家5万人一座博物馆仍有很大距离。我们的规划是到2020年,达到每25万人一座博物馆。

   毕飞宇 、海清亮相,自称“博物馆迷

  昨天的主场活动上,作家毕飞宇、演员海清、小学生吴婧妍表达了对博物馆的热爱。海清,出生在甘家大院,尽管人没有到现场,但她借助屏幕,表达了她对南博的祝愿,祝愿南博越办越好。“我从小就在博物馆里转,是在博物馆长大的,对博物馆有特殊的喜爱。

  作家毕飞宇尽管要去香港参加文化交流活动,还是挤出时间上台表达了他对南京博物院的喜爱。“我是南京博物院的常客,但我不是个文物行家,而是个标准外行。每当有客人来南京作客时,我都带他们去南博转一转,这是我作为江苏人的一种自豪感。

  毕飞宇说,每次到南京博物院,他都能无缘无故地得到安宁与安慰。“我来博物馆,是来放松的。这么说,我不会感到惭愧。”毕飞宇说,幸福有千万种,而最大的幸福就是认同感,及归属感。每一个人,都可以从文化上得到精神的归属感……神奇的基因,不仅储存在我们身体内部,也安静地躺在博物馆里。它或许是一种色彩搭配 ,或许是瓷器上反射的一束光。我们也许会因为缺乏知识储备,而不那么了解它们。但如果你经常来博物馆,你就一定能获得自己的那一刹那。

   南博首次展出40多册珍贵经书

  失传千年的敦煌写经孤本,康熙、乾隆皇帝御笔经书、藏传佛教经书……南博《走近佛前》,正式对公众展出,共展出了40多册非常珍贵的经书,所有经书都是首次和观众见面。南博陈列研究所所长陈同乐介绍,南博馆藏经书一共有几千册,由于场地的原因这次只展出很小的一部分。

  展厅内,经书、经卷按照不同年代来陈列。一进去,就是唐代的写经卷,其中一幅写经卷,看上去有些泛黄,文字工整,字却很小,还没指甲盖大。这幅写经卷是一部有千年历史的敦煌写经孤本,名为《佛说三十七品经》,记载了37种修持方法。“这部经是南京博物院前身中央博物院于1942年在敦煌购买,当时抄写在一张残破的白麻纸上,收藏后用宣纸进行了装裱。整幅写经卷长度超过2米,宽度仅为20余厘米,字体是隶书,每个字只有指甲盖大小,字数不超过5000字。

  展厅中,还展出了《御书楞严经》《御书妙法莲华经》《御书心经》等,清代皇帝亲笔书写的经书。陈同乐介绍说,清代的皇帝对佛经有偏好。顺治皇帝出家当了和尚,康熙帝开创了皇帝抄写《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先河,展厅中康熙御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康熙为祝孝惠皇太后57岁寿辰而写。

  “清朝,历代皇帝写经一般是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这两天和四月初八浴佛日,还有是皇帝自己的生日(称万寿节)和太皇太后、皇太后的生日(称千秋节)及元旦、春节、冬至等重大庆典值日。皇帝写经的经册,装帧、装饰带有鲜明的皇宫特色,经页框栏、行格是泥金或墨笔的,边栏用西番莲或龙纹装饰,卷前有龙纹牌记和泥金或白描佛像,卷末是韦陀像。封面、书套是织锦或织金丝彩棉的;也有楠木、檀木、花梨木等封面、书套,部分经册还外裹龙纹锦、缎包袱等,十分考究。”陈同乐说。

   云锦复制出明代《南都繁会图

  想知道明朝时南京的商业街长啥样?去南京云锦博物馆看云锦织成的《南都繁会图》。由南京市非遗中心主办的“赏云锦珍品、探千载文化”主题活动在南京云锦博物馆举行。博物馆特地拿出好几件“宝贝”,其中,《南都繁会图》刚下织机,看上去金光闪闪的,图案上光人物就有上千个。

  画卷徐徐展开,呈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片繁华的街市景象。画面从右至左,由郊区农田开始,到城市的中心,在明皇宫前结束。越往市中心,街道上的行人越多,他们服装颜色各异,甚至可以从服装上看出他们的职业,有侍卫、戏子、纤夫等,连他们的表情也可以看得清;街道旁是一排排房屋,既有佛寺、官衙,也有戏台、民居,最多的是店铺,就连店铺的招牌和门口飘扬的幌子上的字也是清晰可见,有茶庄、药店、酒馆、鸡鸭行等;河中运粮船、龙舟、渔船来来往往,画面十分立体。

  “这是根据明代《南都繁会图》复制的,原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这是我们首次尝试用云锦妆花工艺手段来复制。画面描绘的是明朝永乐年间南京南市街到北市街的盛景。”南京云锦研究所设计部主任杨玉柱介绍,画面中,光幌子招牌就有109种,人物则有上千人,光设计花样就花了两年多时间。

  而这幅图的织造难度也很大,南京云锦国家级传承人周双喜说,这幅图是用捻金线作地织造,金色经久不褪,而且这幅图画面上的树叶都是用孔雀羽毛织上去的,屋顶瓦片太细密,力度很难掌握,每天只能织出三四厘米。

   地点:江宁织造博物馆 客流:3万多人次

   售票口前排着“长蛇阵

  下午2:00,现代快报记者来到江宁织造博物馆,售票口前排着“长蛇阵”,队尾都快到街道上了。一进门,就听到喇叭里不断传来“人多拥挤、小心台阶、注意安全”的提醒声,在电梯旁,由于很多人推着婴儿车,大家排着队慢慢上电梯。记者在现场看到,过道里都是人,走路必须曲线前进;场馆里的坐椅上也坐满了人。人多了,记者看到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在博物馆的一楼,很多人坐在走廊旁边的护栏上休息,还有人在护栏上走起了平衡木;在一些坐椅上,由于天气炎热,有的人甚至把鞋脱了。

  “今天上午比平时提前半个小时就开馆了,但是8点多门口就排起了长队,下午5点以后,还有人陆续来馆参观,这天一下子就涌进了3万多人,平时双休日只有两、三千人。”江宁织造博物馆相关人员介绍说,其中,红楼梦馆和西花园参观的人数最多。

   地点:瞻园 客流:2万人次

   昨天的客流是往常的10倍

  下午1:20,现代快报记者来到瞻园(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馆前竖着一个公告牌,写着“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值此5·18国际博物馆日,热忱欢迎您的光临”,在参观注意事项的第一条,就注明免费开放时间是从上午8点到下午6点,下午5点半停止入园。

  因为是免费,参观瞻园的人特别多,到下午闭馆时,客流达到了2万人次。而平常一天的人流量也就约两千人。“是往常的10倍左右。

   地点:甘家大院 客流:1万多人次

   工作人员喉咙喊哑了

  从瞻园到甘家大院(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步行大约20分钟。下午2:10,售票员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她们已经发出去8000多张票。“两点以后会有一个小高潮。”她说,早晨8点开门,门口就已经排了一百多米的长队。“都是冲着免费开放来的,其实平时门票也就20块钱一张,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还免票。

  下午4:30,去甘家大院的观众还很多,南京市博物馆总馆负责人曹志君说,甘家大院里到处都是观众,所有工作人员都在忙碌,感觉还是人手紧张。甘家大院一位服务人员介绍,因为馆内都是人,她们喉咙都喊哑了。据悉,昨天甘家大院接待观众1万多人次。

   地点:朝天宫 客流:1万多人次

   售票窗口,市民排队取票

  从甘家大院出来,大约走三站路,可以达到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下午2点30分,在售票窗口,很多市民在排队取免费参观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就今天特别累,“平常算上观光旅游团,一天也就1000多人,今天到现在已经是7000多张票发完了。”工作人员称。记者了解到,到闭馆时,朝天宫的客流达到1万多人次。

   博物馆:20多万人参观,吃不消啊!

  免费的魅力有多大?据现代快报记者了解,昨天南京42家博物馆免费,20多万人进馆参观。这么多的观众涌进博物馆,按理,博物馆应该高兴。但现代快报记者发现,博物馆工作人员都喊吃不消。

  江宁织造博物馆的一位负责人介绍,为了这次免费,全馆工作人员都到齐了,客流多得有些“恐怖”,几乎是一批又一批不停地来,往常博物馆下午5点左右关门,但昨天,这个时段还有观众来参观。为了观众,必须延长开放时间。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冯伟民介绍,他们馆昨天有8000多人次,这还是提前发票,适当控制客流的结果。

  南京市博物馆总馆负责人曹志君说,他昨天探访了三家博物馆,发现家家都“爆满”。“其实,有的博物馆客流在5000多人次的时候,舒适度是最佳的,比如甘家大院就是。但昨天一下1.5万人次,这对古民居来说,是超负荷的。

   观众:赶场很累,免费能否常态化?

  对于博物馆集中免费,观众也并不太领情。尤其是那些平常收费的博物馆,为了赶上免费的好时光,不少人早早就出门了。

  家住南京长乐路箍桶巷的王阿姨,上午9点多先到朝天宫参观,又来到了瞻园。“太赶了,来不及好好看,感觉资源浪费了。如果免费开放能分开就好了。”她建议说,比如一周一个或者2个,这样每周都可以去看一下,也从容一些。

  庾女士一家参观了瞻园,她说,自己家住在江宁横溪,上午8点多就出门了,“想让孩子开开眼界,但是因为是免费开放,人太多了,小孩和老年人在人群里挤来挤去,天又热,所以很不舒服。”她说,免费不应该只有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应该成为常态。“博物馆首先是一个文化场所,你既然是要让大家记住这些历史,了解文化,就不要设定门槛,让谁想看随时都能来,如果说要创收盈利的话,可以在博物馆的旁边,开设一些纪念品、礼品店。

  老南京纪阿姨也表示,国外的博物馆都是免费开放的,而且管理得相当不错。“我女儿在墨尔本,那边的博物馆都是不要钱的,政府议会大楼也免费让市民参观,他们在里面工作开会,游客参观,互不影响。

   回应:部分博物馆准备永久免费

  南京的博物馆能否常态免费呢?曹志君说,他们管辖了7家博物馆,目前,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是永久性对公众免费的。

  而朝天宫、瞻园、甘家大院、明城垣史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是收费的,票价不一。“这几个博物馆,都是历史建筑,有的是遗址性的,出于对文物的保护,要适当控制客流,所以实行收费。”曹志君解释,如果实行免费,不管是人力、物力,还是财政投入都要加大。

  不过,考虑到观众的热切期望,他们已让一些博物馆在拟免费开放的方案。“也不知道行不行。”而据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南京科技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也曾经申请过免费开放的方案,只是迟迟没有公布。

  (现代快报网 实习生 丁丽琼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俞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