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对外开放站上新起点
3月22日至25日,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在中国海南如期举行。作为与世界 经济 论坛、G20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等对话机制并列的重要国际盛会,博鳌论坛的成功召开让海内外各界再次将目光聚焦于开放的中国。分析人士指出,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现在已经站在对外开放的新起点上。可以预见的是,在政策、人心和共赢潜力的多重作用下,世界将迎来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而中国也将为世界注入全新的发展动力。
“深度开放”脚步坚定
改革开放在中国已经进行三十多年,不仅推动中国经济崛起,也为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动力。如今,“改革”已经迈向深水区,而“开放”也迎来了更高的起点。
“‘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际产能合作实现新的突破。对外贸易向优进优出转变,服务贸易比重显著提升,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逐步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格局。”今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如是描绘着“十三五”时期我国“深度开放”的蓝图。
不久前,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出席中日双方 投资 促进机构第20次联席会议时亦表示,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中国政府会继续大幅放宽准入限制,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和制造业开放水平,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进入“新常态”后,中国经济要从过去的粗放式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并努力由世界分工体系的低端向中高端爬升,而“高水平、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则是实现这种“华丽转身”的必然要求。
“如果说过去的开放更多是单纯引进外资,那么未来的开放将是优质外资进入与中国制造、中国企业、中国品牌‘走出去’并行的双向互动格局。”沈骥如说。
“一带一路”广交人心
找准支点,方可撬动地球;紧握抓手,才能推进开放。如今,中国已经发起或参与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 银行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一系列开放合作机制,并在沪、津、闽、粤等地设立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主动地深度拥抱世界。
在这些机制中,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无疑是辐射面最广、影响力最大、受认可程度最高的构想。最新的证明来自日前博鳌论坛发布的“2016亚洲经济前瞻指数”。在评选拉动亚洲经济贸易投资的最有力机制时,大多数受访者把中国的“一带一路”构想列在首位,选择的比重高达69%。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邢厚媛在分析这一最新调查结果时表示,在全球贸易下行的大背景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依然超过了1万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4以上。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去年对中国的投资达到了85亿美元,增长了25.3%;而同期中国对沿线国家的非 金融 类直接投资高达148亿美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更是增长了80.2%。邢厚媛认为,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数据,显示出“一带一路”构想对于整个亚洲地区贸易、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都正在发挥巨大的作用。
外交部部长王毅不久前也指出,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合作的意愿,30多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因此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即:参与的伙伴越来越多、金融支撑基本到位、互联互通网络逐渐成形、产能合作全面推进。
互利共赢 前路更宽
那么,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对世界意味着什么呢?其实,不少海内外经济精英对这个问题都有着非常清晰的答案。
在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西美昂·迪扬科夫看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将把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连接起来,还将帮助沿线国家融入全球经济,许多国家会因此而获益良多。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福田康夫进一步指出,世界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合作,一个国家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单独生存下去,只有靠共同合作才能生存并向前迈进。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同样需要中国,中国的发展是全世界的机遇。一方面,中国可以为世界提供高铁、核电、中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一大批性价比高的优质产品,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其急需的产品和产能;另一方面,世界也可以为中国提供所需的商品,并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广阔的盈利舞台。”沈骥如说,中国加深对外开放不仅是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国际社会和谐与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