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永远OK

22.07.2014  13:59
摘要:看起来很红火的K T V行业,即将迎来“倒闭期”?更有传说K T V的黄金年代过去了,因为连曾经最辉煌的老牌K T V都执笠了。然而南都报道告诉我们,一鸡死一鸡鸣,倒了一家老牌K T V,广州全市在市文广新局登记在册的K T V还有536家,卡拉暂时OK。

        陈S  ir扬言(第1547期)

        唱歌的尽管声嘶力竭,但是听歌的各自玩手机各自聊天。卡拉O  K已经走进了一个自high的时代。

        看起来很红火的K  T  V行业,即将迎来“倒闭期”?更有传说K  T  V的黄金年代过去了,因为连曾经最辉煌的老牌K  T  V都执笠了。然而南都报道告诉我们,一鸡死一鸡鸣,倒了一家老牌K  T  V,广州全市在市文广新局登记在册的K  T  V还有536家,卡拉暂时OK。

        把唱歌做成生意,这就是K  T  V。很多年以前,唱歌这件事,就是歌唱家在台上唱在电台电视里唱,老百姓就只有听歌的份。在剧场里听,在广播电视里听,到改革开放后就变成在歌厅里听在茶座听。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这门让老百姓开口唱歌的生意才做到中国内地来。哇,那时候真是很神奇,好漂亮的画面,在画面上按伴奏跑的歌词,还有迎合业余演唱需要的伴奏。人人都可以做歌星!是的,那是一个明星崇拜的年代,而明星几乎就是歌星的同义词!

        那时候,很多外国人到了珠江三角洲都很“捉急”:为什么中国人的习俗是先唱歌再吃饭?一边唱歌一边吃饭?吃完了饭还不愿走还要唱?那时候,上档次一点的酒楼包房都有卡拉O  K的设备。二十多年过去了。上档次的酒楼的包房都没有卡拉O  K设备了,但是卡拉O  K———现在已经改名叫做K  T  V了———好多都有饭吃了,是自助餐吧,唱歌送自助餐,有的是餐费另算。也许再发展下去,K  T  V里面会有海鲜池。呵呵,谁知道?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据说二十多年前在广州开间卡拉O  K是包赢不输的生意,只要打开门钱就会进来。那时候的卡拉O  K完全是公款和大款撑起的天下。升斗市民很多都是在家里搞一套便宜的音响吼两句。慢慢地卡拉O  K功能也成了V  CD机和D  V  D机的标准配置了。噢,对了,正是因为卡拉O  K在家庭的盛行,V  C  D机还曾经狠狠地火了一把,几乎成了每个家庭的标配。到了后来,K  T  V基本就是年轻人的天下。老人———不是七老八十的人,而是35岁以上的人进去了只能坐着傻傻地听自己根本不懂的歌,因而K  T  V也成为了在歌声中考古,展示代沟最好的地方。但是现在一切都变了,白天的K  T  V是老人的天下,唱革命歌曲,晚上的K  T  V才又成为青春燃烧的天堂。

        在谈到卡拉O  K的时候不得不说的是大厅。以前但凡高大上的卡拉O  K都有大厅。最昂贵质量最好的音响都摆在大厅。那时候够胆在大厅献唱的也真是有两下子,不是猛龙不过江,一曲唱毕,总能赢得掌声,甚至还有不甘人后的“歌手”在大厅里斗歌,而一般人等自然只有看热闹的份,带着耳朵去听就行。现在时代变了,明星崇拜好像淡薄了,各人心中的明星也往往只是自己。据说现在K  T  V包房用的喇叭也要几万块一套了,点歌也只消在电脑触摸屏上动动手指头了。但是再好的包房也离音乐或者说唱歌越来越远,各种聚会而已,掌声总是礼貌性的。更多见的是唱歌的尽管声嘶力竭,但是听歌的各自玩手机各自聊天。卡拉O  K已经走进了一个自high的时代。

        我极少进卡拉O  K或曰K  T  V唱歌。因为在这些密闭空间里听着鬼哭狼嚎的感受实在不好,完全与音乐无关。尤其是每逢有点权势的人连走音带跑调地吼完之后,那掌声和恭维声真是受不了。当然也不尽然。有一次和电台的同事去卡拉O  K,都是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人啊,唱起歌来连服务员都说从没听过这么美妙的歌声。这是我对于卡拉O  K唯一的美好回忆。不过算起来也至少20年了。

        写到这里,K  T  V会不会穷途末路这个话题已经基本有解。专业地唱业余地唱,为音乐而唱为聚会而唱,各自各精彩地唱,带着明星感地唱,从酒楼到家庭地唱,从家庭到K  T  V地唱,从酒楼配备卡拉O  K到K  T  V提供餐饮。如此善变善于与时俱进的一个行业,你说会走投无路吗?有一首老歌就叫———  卡拉永远O  K。□陈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