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根院士鼓励农学学子担起专业责任

22.09.2014  13:45

  为加强学院学术交流活动,培养农学院师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2014年9月19日,农学院特色活动之农学大讲堂于在农学院112报告厅新学期开讲,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永根教授为近400名2014级新生交流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会议由傅雪琳教授主持。
  卢永根院士从目前的粮食安全问题、粮食生产与市场、谁来养活中国人、我们要牢牢把握我们的饭碗等方面来阐述目前中国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报告指出,目前粮食的主要生产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等。我国只有世界9%的土地,和不足6%的淡水,却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虽然我国粮食自从2004年以来实现了连续10年增长,粮食产量总量达到4亿多斤,然而人均却只有308斤。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粮食播种面积增长,生产力恢复;单产快速增加,总产大中速度上升;单产增量变慢,粮食生产持续徘徊三个阶段,最终粮食的增长赶上了人口增长。然而,在这“十连增”的背后隐藏着人口增加的不可逆转,对粮食刚性需求日益增加的不可逆转,耕地面积下降的不可逆转,耕地地力下降的不可逆转,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不可逆转、粮食浪费现象极端严重等等的问题。卢永根院士指出,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思考,我们要需要拥有这种关心民生的忧国情怀。
  卢院士提倡我们作为农业大学的学生,生活要节约,学习要努力刻苦,要掌握先进的育种技术,为祖国的农业事业发光发热。卢院士身体力行节约的美德,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一公斤大米,约4万粒,我们每个人每天节约一粒,就是三百多万人的一餐。他告诉大家他每次吃饭都会吃光,从不浪费来之不易的食物。同时提醒我们作为社会高素质的人才都应该拥有这种节约的美德。卢院士强调,中国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会真正富裕起来,而三农问题就靠大家了,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任重而道远。
  此外,卢院士还提到了文化安全以及我国关于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人权问题,他警示我们要秉承传统,防止价值取向转变。
  最后,卢院士用铿锵坚定的声音告诉我们: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有困难我们要有希望勇敢地去解决,要保证18亿亩耕地的红线,保证16亿亩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的底线。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文/ 张雨婷 翟超男 陈远谋)

(责任编辑:方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