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卫视承认杨六斤报道有误 称捐款已够不要再捐

28.06.2014  09:58
杨六斤堂哥杨取林去村里了,房子里只留下杨取林的外公。 昨天,隆林各族自治县德饿镇新街小学,杨六斤(中间穿短袖者)和同学们集合准备放学。

  “父早亡,母改嫁,随后爷爷奶奶去世,孤儿杨六斤独自居住数年,吃野菜捞鱼维持生计”,5月23日以来,随着广西卫视一档公益节目播出,杨六斤的故事打动了无数国人,爱心人士为他捐款达500万元。6月6日,深圳康桥书院两位义工把杨六斤接到深圳读书。6月20日,其堂哥杨取林、当地镇政府干部、广西卫视记者等人来到深圳要求将杨六斤带回广西,6月23日,哭喊着不愿离开的杨六斤被带走。

  此后,南都记者深入杨六斤的家乡德峨镇新街村上马排屯、新街完小实地走访,发现杨六斤虽然身世堪怜,但生活其实并非节目所展示的那般艰苦,两年多来他一直同堂哥一家同住,独居生活从今年3月才开始。此外,他每周五天住校,周末才回堂哥家,到电视节目播出时独居时间加起来不超过25天,只是偶尔才吃野菜,而且野菜也是当地居民的家常菜。

  昨天下午,广西卫视卫星频道总监李晓接受南都采访时表示,因为前方记者了解挖掘不够深入,所以导致节目一些细节与事实不符,他还呼吁不要再给杨六斤捐款,因为捐款已经足够多。

   杨六斤返校后有老师为他做辅导

  昨天上午11点许,记者赶到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上马排屯的时候,杨六斤的堂哥杨取林正骑着摩托车外出,其表示,他要到新街完小去接杨六斤回家,很快就回来,家里还有个亲戚在,让记者在他家里等,接了人就回来,不过,当记者来到他家的时候,其家里空无一人,等了3个小时,仍未见他回家。

  下午3点许,记者来到新街完小,政府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考虑到杨六斤的情绪等情况,不允许记者再采访他,下午放学后,堂哥杨取林依然没有出现,而学校安排老师给他辅导功课,校长杨佳勇表示,因为杨六斤去深圳20多天,没有正常上课,落下了很多功课,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所以安排老师给他做辅导。

  广西卫视卫星频道总监李晓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事后他们找了当初负责采访的前方记者了解,因为记者了解挖掘不够深入,所以导致节目中一些细节与事实不符,比如说“杨六斤独居5年”,是因为记者在采访时,想帮助他,想让大家更多地同情他,故而造成失实。负责采访此节目的记者陈女士表示,当时采访未沟通清楚,造成部分错误。

  昨天,南都采访了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多位公务员,对方都表示此前已经知道该节目有部分与事实不符。一位知情者告诉南都记者,在去深圳接人前,县教育局就曾经派人到学校去调查,发现报道部分事实失实。新街完小校长杨佳勇则表示,教育局确实派人下来,到学校了解两免一补等政策的落实情况。

   广西卫视:担心捐款被滥用才查询捐款金额

  6月26日晚上,广西卫视记者陈女士在央视的节目中表示,对杨六斤的捐款已达到500多万,然而,杨六斤堂哥杨取林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杨六斤的银行卡一直在他那儿保管着,他只是在做节目时听说捐款有4万多元,他去查过一次,后面就没再查过了,但是银行卡一直在他手上,他也不清楚为何电视台记者知道卡里有多少钱。

  李晓表示,杨六斤的视频在网上传开后,他们得知捐款不断增加,而且金额比较大,而银行卡被带到外地,他们担心捐款被滥用,所以才查询捐款的金额。

  李晓表示,电视台做这档节目的初衷并无私心,只是为了帮助这些贫困孩子。为什么要公布孩子个人的银行账号用以接受捐款?李晓说,做节目时他们觉得这种直接到受助人手中的捐助方式,可能更让公众放心。

  李晓说,节目报道的小孩,到演播室现场,一般会获得1万到4万不等的捐款。而杨六斤引起高度关注和大量捐款,是各种各样不可预料的因素造成的结果,现在给杨六斤的捐款已经达到500多万,他们也在呼吁,不要再给杨六斤捐款了,还有更多孩子需要大家去帮助。

   官方表态

  隆林各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明治表示,全县人口40多万,其中贫困人口11.57万,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有留守儿童14661人,其中小学留守儿童11303人,初中3358人,贫困留守儿童有3998人,孤儿329人。

  媒体报道出来后,隆林在全县范围内再次对留守儿童、孤儿等进行排查,查缺补漏,建立健全档案材料,并且对教育、民政、扶贫等部门贯彻落实惠民政策情况进行一次大排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大行动,科级以上干部,每人挂领一位孤儿,确保他们在9年义务教育阶段期间的生活保障。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