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企业签署220亿美元合作协议

17.05.2015  12:48

  原标题:莫迪在沪见证中印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5月16日,莫迪出席“中国—印度经贸论坛”。当日,印度总理莫迪在上海访问。 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新华网上海5月16日电(记者吴宇)16日,印度总理莫迪在他此次访华的最后一站上海见证了中印企业签署总金额高达22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

在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印度驻华大使馆合作举办的“中国-印度经贸论坛”上,中印企业签署了20多项合作协议,总金额高达220亿美元,合作内容涉及能源、贸易、金融与工业园区等领域。

莫迪在主旨演讲中表示,经贸合作可以进一步增进印中两国共通与发展。他说,印度已经并将进一步调整政策、改善环境,让中国企业家“便利、舒适”地在印度开展商务活动。

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期间,上海与印度最大城市孟买签署了建立友好城市协议。莫迪建议印中两国今后进一步扩展地方层面交往与合作,推动两国人民更广泛、深入地了解。

在沪期间,莫迪为复旦大学新成立的“甘地和印度研究中心”揭幕。

莫迪一行是于15日晚间从北京抵沪访问的。16日傍晚,莫迪结束就任总理后的首次对华访问,离沪出境。

莫迪在上海的7小时“经济时间”

印度总理莫迪16日与中国金融中心上海实足接触7小时,完成他此次在中国的所有预定访问行程。

莫迪在上海的7小时活动丰富,参加中印经贸论坛,与中国大型企业CEO见面,与在华的印度人的会面。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中心主任赵干城认为,印度目前对投资需求很大,莫迪在沪的行程反映出印度本届政府的重点其实还是经贸。

事实上,上海与印度之间的经贸往来,正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近年来,不仅印度IT业巨头纷纷抢滩上海,印度工业协会已在上海为促进双方交流合作努力十多年。“印度在科技、软件领域发展较快,印度也希望藉此看看与上海有无更多合作空间和机会,对正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科创中心的上海也是一个机会”,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权衡研究员表示,印度正面临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关键时期,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缩影,莫迪或将从上海经验中得到启示。 [详细]

5月16日,莫迪在上海会见中国企业家代表。当日,印度总理莫迪在上海访问。 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莫迪访华助推中印关系发展

国际专家们认为,中印寻求务实合作,会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莫迪访华前,印度不少战略分析人士呼吁印度改变过去对待中国的老套路,采取新思路。

印度战略分析家拉吉加帕认为,中国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印度再也不能忽视这一事实了。莫迪推动印度与中国发展牢固务实的关系,显然是正确的。

印度资深战略分析家莫汉认为,这次莫迪访问中国有三个比较显著的新特点,即把经贸关系放在首位,重视文化交流,不把两国关系与第三国挂钩。

分析人士认为,中印发展关系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需要双方秉持友好合作的意愿,各自政府和民间付出不懈努力,从而推动各领域的交往与合作实现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两国人民乃至世界享受到合作带来的“红利”。 [详细]

莫迪中国行:中印关系收获了什么?

从西安到北京,中印领导人深入交流,双方达成广泛共识,取得丰硕成果。这将对两国关系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向世界传递什么信号?

“家乡外交”: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14日傍晚,南城门外,战鼓、长号响彻云霄,西安古城用一场盛唐气派的入城仪式迎接印度贵宾莫迪。随后,习近平主席同莫迪总理共同观看体现两大文明交相辉映的文艺演出《梦长安》。

当天早些时候,两位领导人还共同参观了大慈恩寺——唐代玄奘法师从天竺归国后翻译佛经的地方。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接待外国政要对西安来说倒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次莫迪到访却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习近平主席首次在自己家乡接待外国领导人。

去年9月习主席访问印度时,首站到访了莫迪的家乡古吉拉特邦。恰逢64岁生日的莫迪专程陪同习主席,两位领导人摇纺车、坐摇椅、同散步,至今为两国民众津津乐道。

应习近平主席当时邀请,莫迪总理如约而至,再写两国高层交往佳话。

对西安之行,莫迪很有兴致。14日白天到15日一早,他连发8条中文微博,表示在西安“受到热情接待”,兵马俑“了不起”,将“永远珍惜”获赠的礼物,“与习近平主席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特别感谢他”。

“家乡外交”,绝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新意,更在浓浓的人情味中体现了日益深化的战略互信。正如习近平指出的,中印双方应该顺应历史潮流和各自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需要,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