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两会首场记者会召开: 省人社厅厅长回应养老保险并轨等热点问题

12.02.2015  14:10

      2月10日上午10时,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举行第一场记者会,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环保厅主要负责同志出席记者会。记者会上,省人社厅林应武厅长就养老保险并轨等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现在养老金并轨的问题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广东在这方面准备如何去推进这项改革,有没有一个时间表或者路线图?预计它推进以后会有些什么样的变化?

      林应武:机关事业单位现行的退休制度已经实行了近60年的时间,对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稳定干部队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逐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矛盾,社会上也要求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了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要求。近日,国务院下发了正式的文件,正式启动了这项工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事业的职工养老金保险制度并轨有利于统筹推进城乡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机关事业单位进一步深化改革,有利于逐步地化解待遇差的问题和矛盾,也有利于全面地体现工作人员的劳动贡献。

      改革的内容,我们概括为“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一个统一”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统一实行统账结合的制度;“五个同步”是指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的确定机制和调整机制同步完善,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实施。

      具体的内容,制度实施的时间是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对象是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在编的工作人员,全省涉及到在职人员约211万人,制度的模式是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统账结合的模式,个人缴费法定8%。为了解决这些改革的过渡性问题,这次提出方案,这次的改革并不是一种暴风骤雨式的改革,而是暂进式的改革,是立足增量的改革,实现改革前与改革后待遇水平能够平稳地过渡。对改革的对象按照时间段分为老人、中人和新人:老人是指改革前已经退休的人员,继续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待遇来发放养老金,并参加今后的养老金待遇调整;中人是指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要实行过渡性的措施,在发展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的基础上,依据缴费年限来发放养老过渡金;对于新人是指改革以后参加工作的人员,通过建立新的机制来合理衔接,换句话说,对新人就是完完全全实现了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

      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就是改革以后待遇会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我这里也说一下:目前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费总体水平是比企业要高一些,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一个体制机制的问题。解决待遇差的问题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这次改革的重点是解决制度并轨的问题,也就是实现这种制度的统一,形成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在规则和制度上的公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从原来的拿退休金改为拿养老金,与企业职工相同的基本模式和政策,体现了制度的公平和规则的公平。今后可以逐步化解待遇差这种矛盾和问题。

      问:最近有西铁城等一些著名企业突然大批量和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有些企业可能会突然停产倒闭,引发劳资纠纷,人社部门如何应对这些情况,更好地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林应武:大家知道,近日广州花都区有一家日资企业——日本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突然宣布解散并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引起了员工的不满。事情发生以后,花都区各部门、各级政府迅速介入并且做了处理,各级人社部门也派了工作组来调解劳资双方的矛盾和问题。经过各方的努力,特别是劳资双方经过互相的谈判协商,我们掌握的数据是这样的:这个企业有员工1042名,到今天上午10点为止,已经有981名员工同意与企业签字解除劳动合同,他们正在办理有关的离职手续,领取经济补偿;剩下的61名员工还继续跟企业协商和谈判当中。应该讲这个事态得到了有效的管控,问题也已经初步得到了基本解决,接下来我们大概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问题,包括今后发生的问题。

      第一,我们要进一步协助这61名还没有跟企业签订解除劳动关系的员工做好跟企业谈判协商的工作,在法律法规方面提供一些支持跟帮助;第二,我们也已经开通了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的绿色通道,对已经同意终止劳动合同的981名员工,我们要加快对失业保险待遇的申请跟认领手续;第三,对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员工有就业意愿的进行登记,并在短时期内让其再就业,解决就业问题;第四,有一些员工需要在技能上进一步提升的,政府有关部门将会举报免费的技能培训,让他的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能找到更体面、更稳定的就业岗位。

      问:从今年开始,企业职工单位的养老金缴费率全省有一个调整,就是把高的压低了,低的又调了一些,全省缴费率在13%到15%之间,这样一个举措是否可以理解为是为进行省级统筹做准备?现在省级统筹的情况怎么样?

      林应武:养老保险要提高统筹层次,保值增值,这是社会保险规律。但是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以来,到90年代开始才把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当时整个统筹的层次比较低,从县级统筹做起,到市级统筹,到省级统筹,到国家统筹,一路这样走过来。目前实行基础养老金国家统筹已经是提到了议事日程上,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都已经明确提出了要求,国家正在做这方面的制度设计,预计可能在今年底或者是明年初国家会拿出一个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制度设计方案出来。

      广东省目前在做的是从今年开始要统一养老保险的费率费基,我们的费基今年是按照2408块钱作为一个月缴费的最低下限,缴费比例要求统一到13%到15%之间,低于13%要调整到13%,高于15%的要降低到15%。按照国家统筹的思路,我们会同几个部门进行了一些测算跟研究,这些基础工作我们都在做。但是有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有人提出来广东能否先行先试?这个比较难,如果这项工作广东先走一步,如果国家将来出台的政策跟广东不一致,那会存在第二次改革的问题,那是种风险。研究以后,为了慎重起见,还是要等国家整个制度框架设计出来以后再跟进,我们会积极地跟人社部、财政部以及有关部门做好沟通协调,等国家定了以后,我们马上就可以出台自己的实施方案。

      问: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对自己的权益意识越来越高,打工者对自己的权益也越来越关注。去年我们省在企业应保未保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想请问一下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下一步有些什么样的打算?

      林应武:大家知道,去年初东莞发生了裕元鞋厂欠缴社保费的事情,引起了全社会甚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事件发生以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专门进行了研究和部署,提出在全省开展以社会保险法检查为抓手,来促进企业全员参保、足额缴费。这项工作到了去年底基本告一段落。通过执法检查,我们督促了各类企业对参保缴费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也清理废止了一些市和县出台的少缴社保费或者是不缴社保费所谓的优惠政策,通过执法检查我们也摸清了广东省现在的企业职工参保缴费的底数,同时也依法严肃查处了一批社保的违法案件,对社保历史的补缴问题依法依规逐步得到解决,同时也研究提出了下一步解决社保欠缴的一些问题。这是我们前一段时间开展的一项工作的情况。

      下一步,根据目前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以及各种因素综合考虑,我们想在2015年2016年用两年的时间来解决原来有一部分企业和有一部分职工还没有全员足额参保的问题。有人提出这样会不会增加企业的负担,我们也做过一项摸底和测算,我们发现实现企业全员足额参保,对绝大多数依法经营的企业并没有增加负担,只是对原来少部分不依法参保缴费的企业、原来已经占了便宜的企业,要求它要按照社保法的规定来办。我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国家的社保法并没有规定社会保险负有解决企业经营困难义务和责任,企业依法依规缴纳社保费是法定的责任,企业生产经营有困难,应该由财政税收去解决,应该通过金融信贷去解决,应该通过价格补贴这些经济杠杆去解决,而不应该牺牲老百姓的合法权益。

      问:企业也在反映社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较高,企业也有一定的负担,我们也看到过媒体报道,个人养老保险的缴费在工资里大概占了40—50%。国家也提了好多次,人社部也提了好多次要降低费率,这个情况在广东是否属实,以后会否有变化?

      林应武:我们注意到,前段时间有些专家或者媒体做过这样一些报道,说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险费率全球第一。其实这并不是事实。我以广东、全国以及其他国家三种情况的数据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广东的养老保险平均单位缴费比例是13.19%,个人养老保险缴费比例8%——这是法定的,不能动——加起来是21.19%,是全国最低的。国家的法律规定单位的缴费比例是20%,个人是8%,两项合计是28%。而世界上比较高的国家,像意大利,缴费比例高达33%,波兰高达32.5%,这两个国家的缴费比例远远高于我们国家的法定比例,更高于广东的比例。全省为了给下一步省级统筹和国家统筹做准备,我们提出了要统一全省的养老保险的费率费基,费基是2408块钱,费率是统一到13%到15%之间:一是为全国养老保险和全省的统筹创造条件;二是也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不应该在费率费基上制造差别,引起不公平的竞争;三是解决养老关系转移的时候基金要倒贴的问题——国家规定,养老保险关系是可以转移的,一转移,基金要划转12%,前段时间珠三角有部分市的单位的缴费比例在10%左右,等于出现转移的话我们的基金是要贴钱的,我们是贴不起的;四是在提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的时候,提出在确保其它的社会保险基金待遇不变和支付没有风险的情况底下,允许在各种费率之间在结构上进行调整,有增有减,努力使企业的总负担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