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如何虚构“真实”

26.08.2015  10:47

千百年来,取材于中国历史的文艺作品连篇累牍。电视机普及以来,电视连续剧更是继承了这个传统,做足了中国历史的文章。一部历史正剧《大秦帝国》可以顷刻间传遍千家万户,一部戏说清宫的《甄嬛传》也可以引发亿万观众的追剧热潮。这种前所未有的传播效率,在深具史传传统的中国社会,也引起了担忧:历史题材电视剧如何把握虚构的尺度?

大秦帝国》(图源网络)

无独有偶。前两年,美国拍摄历史剧《都铎王朝》,讲述亨利八世的人生和爱情,以及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历史大变革。尽管编剧声称“85%的剧情来自历史”,却仍然遭到了无情的抨击,历史学家们认为“为创造戏剧效果而牺牲基本历史事实,得不偿失”。

看来无论中外,历史学家大多认可,通俗文艺扮演着传递历史知识和历史精神的重要角色,因此电视剧要尊重历史,不能篡改史实、张冠李戴,更不能架空历史、随意穿越。然而在有的创作者看来,虽然艺术可能有普及历史知识的效果,但它毕竟不是历史教科书,不担负普及历史常识的责任,艺术必须具有虚构的自由和想象的空间,否则就成了历史的附庸。这两种观点就其各自立场而言,都很有说服力,似乎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不过,作为公共空间的信息传播媒介,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在享受虚构自由的同时,有责任避免历史精神和历史常识的误导,给人造成“历史就是如此这般”的印象,这是它作为公共信息媒介的伦理。同时,对历史题材正剧而言,“对公众负责”还意味着更高的要求,因为人们不会把《西游记》视为贞观之治的信史,更不会把《康熙微服私访记》看做康熙盛世的写照,但是容易对写实风格的历史正剧信以为真,要求历史正剧“大事不虚”,非但不过分,甚至还应要求它在历史常识上尽量完美。一部战国题材电视剧,诸侯自称“本宫”,交易用银两,这些都可能在无形中传递错误的信息。因此,历史正剧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对观众历史常识的接受负责,用好历史研究的成果,在“虚构”的问题上更加谨慎,在历史信息的传递上更加求真,同时也有必要通过其他手段做出有效的信息提示,尊重观众的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