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扶老罗生门”,驱散人性冷漠幽暗

29.09.2015  16:49

安徽淮南女生扶老人事件发生至今,活生生成了“罗生门”,半个月的时间里,网络舆情数次反转。最新消息,警方认定女生小袁负主要责任,但事件并未画上句号,该女生在微博连发五问“我错了吗”,并表示将申请复核。

回溯事件经过,最初女生小袁微博寻人证清白,当有目击者称小袁无辜后,网上一片指责“老人讹人”的声音;但随后,有网络大V微博悬赏,为被撞老人寻找证人,老人家属也开始反击,老人一方的证人接受媒体采访称女生的确曾讲自己撞了人。刚刚还在感慨“老人变坏”、“坏人变老”的网友,现在又开始感慨“年轻人也在变坏”。

网友还没反应过来,又有人爆料:老人一方的证人与老人是同村人,接受采访时疑似照稿子念。而警方认定结果出来后,之前一边倒支持小袁的网友开始留言骂她是“骗子”。被反转 新闻 反复打脸,一些网友感觉晕头转向,喷向双方的口水也差不多喷完了,只能无奈地调侃:“我决定了,等我老了摔倒了,不要你们扶,自己等死”。

反转舆情中,为什么那么多网友轻易相信“老人讹人”?为什么警方认定老人没讹人后,网上竟然还有淡淡的失望?知名网友曹林认为,这源于大众的 心理 疾病 或劣根性,“喜欢把责任推给别人——不是我们不想做好事,而是外在的环境逼着我们不敢做好事。你看,做好人被讹诈了,不是我没有道德担当,不想做好人,而是人心险恶,这样做有很大的风险。潜意识中是想为自己的冷漠寻找借口,为自己推卸责任寻找正当性。”

人民网作者徐立星认为,人们形成“老人讹人”刻板印象,媒体也有责任,“我们都可以回过头想想,是不是在事实尚未明确之时,就急着下结论、贴标签?比如南京彭宇案,虽然彭宇已承认撞人,但至今提起很多人还认为是‘扶人被讹’。”

客观地讲,“扶不扶”不能笼统地说是一个道德“伪问题”,而是一个取证较为困难的“技术活儿”,警方责任认定的依据仍有值得商榷之处,女生小袁的“五问”也并非没有道理。法律工作者玉素认为,扶老案在法律上就是普通的侵权案件(除了涉及机动车等特别情况),“谁主张,谁举证”,举证不能,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法律不会对扶老者进行“有罪推定”;当事双方都凭证据说话。

针对“扶不扶”这个看似简单实为复杂的时代道德难题,警方的责任认定、法院的判定、媒体的报道、网友的口水、兜底性急救医保制度的进展,其实都在承担着烛照世道人心、匡扶道德力量的使命,让“讹人者受罚”、“扶人者敢扶”才能驱散人性幽暗、发扬道德阳光。毕竟,人类社会是需要相互扶持的共同体,而不是“我现在不扶老人、我老时也不让别人扶”、“离其他老人远点、自家老人上街时小心”这样相互隔离的冷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