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潮合建码头 闽粤合作迈上新台阶

29.07.2014  19:43
位于广东潮州饶平县的潮州港小红山码头和三百门新港区综合开发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作为闽粤合作的先行项目和厦门港务控股集团首个“走出去”的腹地战略项目,将建成为厦门港的重要“卫星码头”。

      南方网潮州频道讯 6月17日,位于广东潮州饶平县的潮州港小红山码头和三百门新港区综合开发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作为闽粤合作的先行项目和厦门港务控股集团首个“走出去”的腹地战略项目,将建成为厦门港的重要“卫星码头”。项目计划工期为600天,预计2015年上半年实现投产。潮州市委书记许光、市长李庆雄,厦门市副市长黄强出席开工仪式。

      项目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潮州市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又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标志着闽粤两省的交流合作迈上新的台阶。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潮州港的开发建设,推动潮州市城市扩容提质,同时也对潮州、厦门两市深化经济交流合作有着重要意义。

      投资20亿 600天后滩涂变新港区

      据悉,该项目由潮州港务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公司为厦门港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潮州海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合资成立。项目规划岸线1000米,规划用地2800亩,总投资20亿元。其中,作为启动项目的小红山码头岸线长351米,建设1万吨、2万吨泊位各一个,陆域纵深430米,用地面积15.5万平方米。

      17日,施工机械设备均已进场,广阔的岸线前沿一片繁忙之景。厦门港务集团项目负责人介绍,原本小红山码头就具备一定基础,所以此次施工属于续建。“我们将先对旧码头设施进行改造,预制新的3500吨沉箱,替换旧沉箱,这一过程大概需要180天。”该负责人说。

      沉箱完工后,回填胸墙、陆域施工及道路建设等施工也将依次展开,600天后,小红山码头将从现在的滩涂鱼塘,变为崭新的现代化港区。

      合建码头 厦潮互利双赢

      在潮州投资建设码头项目,是厦门港务集团腹地战略的重要一步棋,合建码头也将为厦门、潮州带来双赢局面。

      潮州市长李庆雄表示,以港口为依托,加强潮州厦门两市港口战略合作,有利于实现两市优势互补、错位发展。项目的开工建设,对于构筑公共物流平台,发展壮大港口经济,推动潮州新区建设,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厦门副市长黄强认为,厦门港与潮州港同处海峡西岸经济区,同属东南沿海港口群。两港跨区划合作,对促进闽南与粤东地区的融合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厦门市愿和潮州市一起,以项目的开工为新起点,进一步深化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

      众所周知,潮州外向型产业较为发达,不锈钢、陶瓷、电子机电、食品和服装业都有相当实力,货物进出口量逐年攀升。同时,潮州港开发处于起步阶段,长久以来,当地货物多从周边大港进出,中转陆运成本较高。

      “厦门港作为毗邻潮州港的全球第十七强港,航线资源通达全球,在潮州投资建设码头、开辟连接厦门港的内支线航线,不仅能够服务潮州产业发展,也将进一步拓展厦门港的货源腹地、巩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在海西的‘龙头地位’,将是双赢之举。”厦门港务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举例来说,潮州不锈钢产业的全国占有率为80%,如果能够从现在的陆运转运变为海运内支线运输,将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同时,潮州日用陶瓷年产值达200多亿元,厦门也可发挥干线港作用,将矿物料从大连、天津、朝鲜等地运至潮州。

      后续发力 打造成熟供应链

      据悉,项目建设后,厦门港务集团将以其为切入点,通过港口公共物流服务平台建设,开通国内南北干线和外贸出口通道。

      有数据显示,码头项目完工后,粤东出口货物从厦门中转,比经由深圳或香港出口,航程缩短300海里以上。“我们同时还将开通‘门对门’的供应链服务,货主完全可以足不出户搞定进出口环节。”港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粤东货物经厦门港中转出口运作已有多年基础,2011年以来,运作箱量每年以2位数速度增长,得到越来越多的货主认可。

      未来,港务集团还将在该码头启动对台直航,形成服务潮汕、辐射海西、对接台湾的物流网络,构建完整而高效的港口综合物流供应链,为潮州特色产业提供物流配送支撑。

      另外,港区综合开发将通过物流服务凭条建设,利用海西政策,培育对台贸易和合作,逐步形成水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东南亚水果集散、仓储等临港专业市场,形成临港仓储、工业、服务业、金融业等产业聚集,为潮州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新闻链接:

      潮州港

      潮州港位于潮州市饶平县柘林湾,自唐宋以来,一直为粤东、闽西南以及赣东南的重要对外通商口岸。有广东“东大门”之称。该港原名为三百门港,一九九四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潮州港,列为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潮州港是一个较完整的海湾型港口,岸线总长136公里,港内水域面积68平方公里。东、西、北三面为陆地,南面临海且有汛洲、西澳、海山岛和隔海相望的南澳岛为屏障,港内岛陆之间又形成三条自然通道,其中大金门水道宽1800米,最深处-9米为主航道;小金门水道宽1000米,最深处-9米为次航道;还有东小金门水道宽400米,最深处-6米。

      港口的特点是水域宽广、避风条件好、潮差大、淤积少、深水区多、腹地广阔,是建设深水和大等级码头泊位的首选黄金海港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