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发布9年形同虚设? 去年9成网游没装防沉迷系统

07.07.2016  15:54

如今,无论是在地铁上,还是在公交车里,随处可见低头玩手机的人。“低头族”中,相当一部分是忘情于手机游戏者。在惊奇于社会巨变之余,我们不禁要问,而今风靡的手机游戏与曾经几代人童年快乐记忆中的跳绳、拔河、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有何不同? “游戏”的定义是否发生了变化?

由羊城晚报智慧信息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数据新闻研究中心和中山大学心理学系联合发布的新一期“羊晚大数据”——《青少年网络游戏安全指数报告》,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游戏”的本义和网络游戏的现状。

羊城晚报记者 刘云

A

很多游戏已偏离“快乐”初衷

报告列举了古今中外的大家对“游戏”的定义,无论是经典的“剩余精力说”(游戏是人的机体内部剩余力量产生的),还是“生活预备说”(在幼儿时代就要游戏,而游戏是未来生活中最好的预备),诸多关于游戏的理论,都指明了“游戏是一种活动,且以获取快乐为目的”。

华南理工大学明宗峰老师认为,这是从古至今社会公认的一种表达,它也说明了游戏存在的社会基础和意义。

然而,在迅猛发展的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造就网络电子游戏之繁荣时,也使“游戏”发生了变化。统计显示,目前市面上的许多网络游戏实际上已偏离“快乐”初衷。

报告称,从对网络游戏测评的结果来看,整个游戏产业的发展方向正与人们玩游戏的初衷背道而驰。很多公司发展了游戏非本质的要素,使之被附加上原本不应属于游戏的成分。

2011年10月,由中国青年网主导,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建设传播联盟和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组织实施的基于《专属网络内容绿色度测评依据(试行)》的游戏测评工作正式启动。该测评主要针对目前热门的网络游戏,依据其暴力度、色情度、恐怖度、颓靡度、管理不良度、广告不当度、时间耗费度、恶意PK度、货币消费度等多项指标,出具游戏绿色度测评报告,给出游戏不适宜年龄提示。

截至2016年1月31日,中国青年网游戏频道共发布了1369款游戏的绿色度初评报告。其中,2015年(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共发布了257款游戏的绿色度初评报告和两款游戏的复测报告。

发布的初评报告结果显示,在所涉及的热门网络游戏中,一些网络游戏看似清新卡通,却存在着博彩泛滥、花费过高、故意制造玩家仇恨、肆意传播钱权至上价值观等问题。这些隐藏在游戏内部的不良设置很难被家长发现,成为影响孩子们身心健康的隐患。

B

仅5%游戏绿色度测评优秀

为便于比较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本期“羊晚大数据”调查报告选择的是2015年7月15日前的测评数据及2015年全年度测评的数据。

在测评的1250款游戏中,测评结果为三星及以上的游戏有315款,占测评游戏总量的25%,与2015年2月的统计结果相比上升了2%。

各星级游戏详细结果为:测评结果为一星的游戏42款,占测评游戏总量的4%,与2015年2月的统计结果相比下降了1%;二星游戏893款,占71%,与2015年2月相比下降了1%;三星游戏126款,占10%,与2015年2月的统计结果持平;四星游戏123款,占10%,与2015年2月相比上升了1%;五星游戏66款,占5%,与2015年2月相比上升了1%。

C

去年38%游戏无适龄提示

占网络游戏“适龄提示”是指网游公司根据游戏的复杂激烈程度、价值导向性等特点,对该款游戏所适宜的玩家年龄进行提醒,从而使用户尤其是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比较清楚地了解到该款游戏产品是否适合使用,并促使各网游企业本着对未成年人负责的态度经营适合不同年龄层次需求的健康网游产品。

然而,在截至2015年7月共测评的1250款游戏中,没有适龄提示的游戏共754款,占测评游戏总量的60%;而适龄提示与初评结果所推荐适龄不符的有238款,占存在适龄提示游戏比例的45%。

而2015年度测评的257款游戏中,没有适龄提示的游戏共98款,占本年度测评游戏总量的38%,比例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