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参与垃圾分类 广州社会组织打算这样干

23.08.2019  14:37

大洋网讯 广州市社会组织拟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广州志愿者协会将依托公益时间银行开展“垃圾不落地”志愿服务项目。昨日,2019年第三期广州市社会组织新闻发布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以“垃圾分类,社会组织在行动”为主题,倡议动员全市社会组织迅速行动,社会组织将普及居民垃圾分类知识,促进居民进行分类;在分类后,在“中后端”发力,确保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至于可利用的再生资源还将采取“互联网+”模式,鼓励市民通过供销社“92回收”平台线上预约上门回收。

垃圾分类:协会将多种形式覆盖居民 普及分类知识

发布会上,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秘书长焦杨向全市社会组织发出《垃圾分类,社会组织在行动!》倡议书。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倡议全市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在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优势作用,充分体现在倡导和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持之以恒落到实处、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责任担当,广泛宣传,当好垃圾分类工作的讲解者;身体力行,当好垃圾分类工作的践行者;发挥优势,当好垃圾分类工作的推动者。广州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会长李永新、广州市志愿者协会秘书长甄鹤等分别介绍了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具体做法和行动方案。

要实行垃圾分类,首先要让居民提高意识、普及分类知识。社会组织将如何发挥作用?广州市志愿者协会表示,将依托全市188个社区志愿服务阵地和公益时间银行,通过广州公益时间银行上线“垃圾不落地”行动项目,积极引导全市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以“文化大篷车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通过文艺活动等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垃圾分类引导方式。

在市民垃圾分类中遇到具体问题如何解决?广州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表示,将植根社区物业服务,推动各物业管理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广泛收集业主意见,及时总结提炼,向相关部门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例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全流程优化等,并全方位加强垃圾分类工作宣传,让社区居民全面了解垃圾分类意义。下一步,将鼓励物业管理企业在物业项目建设宣传科普基地,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加强技术创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垃圾分类效率。

广州城市矿产协会则成立垃圾分类培训学院,组建了一支多数由专家学者、政府相关业务负责人构成的生活垃圾分类讲师团,编制了《生活垃圾分类通识教材》《生活垃圾分类学习小手册》等教材。协会以公益院线、积分兑换、入户宣讲等形式,让居民更积极参与进来。

广州市中大社工服务中心则通过推动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积分制,所获积分优先兑换社工站公益服务,来调动居民的积极性。

此外,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大源村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则将在城乡结合部发力,制定大源社区垃圾分类激励制度,鼓励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分类之后:确保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

对于垃圾分类来说,环卫工人是垃圾分类工作的最前端接触者。广州环卫行业协会将提高环卫工人的垃圾分类意识和工作水平作为工作重点,对一线环卫工人分批开展了垃圾分类的提高性辅导班,提高一线环卫工人对垃圾分类要求的知晓率。该协会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协会将进一步创新垃圾分类工作方法,比如,天河区将实行“四个一色”,在垃圾收运上做到“桶袋一色”“桶车一色”“桶厢一色”“车厢一色”,确保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同时还大力推行小型机械结合人工作业模式,提高城中村、内街内巷作业质量。

分类好了垃圾,如何更好地回收有价值的垃圾呢?广州再生资源行业协会促资源就在这方面下功夫,下一步,协会将建立“两网融合”体系,积极探索再生资源品种“互联网+”和APP交易平台,持续宣传垃圾分类中再生资源的重要作用。广州市白云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也将深入社区,做好前中后端“闭环式”垃圾分类工作。并针对当地资源及需求打造特色项目:例如,针对新港街附近布匹市场富余布料难以处理的问题,对碎布进行再生改造,实现资源再生利用。针对金沙街辖内低保低收、残障人士家庭居多,小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环保意识相对较弱等问题,运用酵素制作、植物种植等手法,通过回收利用垃圾美化社区环境。该社工服务社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宣传“互联网+”模式,鼓励市民通过供销社“92回收”平台线上预约上门回收。

(信息时报记者黄艳 通讯员廖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