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6学子参加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创新创业项目

07.04.2016  08:10

    汕头大学6名获得专项奖学金的学生在今年赴新西兰参加由奥克兰大学创新与创业中心举办的首期暑期项目,与10名新西兰的学生一同学习、交流与合作,碰撞出跨文化的思想火花。

    在为期6周的时间里,6名来自不同年级、专业的汕头大学学生在新西兰过了一把“创业瘾”。新西兰的创业环境如何?新西兰如何帮助学生创业?汕头大学学子们在这个过程学习到了什么创业经验?近日,记者专访了这群汕头大学学生,了解他们在新西兰学习创业的故事。 ●南方日报记者 余 丹

此次奥克兰大学暑期项目所有师生大合影。受访者供图

    体验什么

    感受新西兰的创业环境

    由奥克兰大学创新与创业中心举办的首期暑期项目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和验证他们的商业点子,学生们可以在新西兰商业发展中心Icehouse(冰屋)获得免费指导、参加研习班和申请风险投资基金的机会,并将他们的创新创业点子带回国内。

    汕头大学2013级化学专业的陈纪靖告诉记者,新西兰创业环境十分宽松,当地人注册企业,不需要很多部门审批,注册资金无限制,而且可以通过网站进行注册,“15分钟就能够在网上注册一个企业。

    此外,让学生们印象深刻的,还有新西兰人的创业目的。“国内创业更多是为利益所驱动,而新西兰人民创业,更多是为了解决问题。”汕头大学2012级商学院的巫洁盈告诉记者,团队里面有一个毛利人同学,为了更好地保护濒临灭绝的毛利语,打算开发一个教毛利语的手机软件。

    “奥克兰大学作为新西兰最好的大学,她拥有新西兰所有最好的资源,来帮助学生实现目标。”巫洁盈说,新西兰的老师十分重视学生的想法,他们不会因为你只是个学生就否定你的想法。相反的,他们会帮你深入发展你的想法。

    “这里的老师,会帮助学生寻找相关的人脉和资源。”陈纪靖举了一个例子,当导师得知自己打算做一种可以检测变质食品的冰箱后,立刻就帮助他联系上了新西兰当地最大的冰箱制造商。导师们不分国籍、地域、种族文化,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的态度,以及不计回报的付出,令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力量,倍受鼓舞。

    学习什么

    培养一种商业的思维模式

    “此次项目,不是一定要我们去实现一个创业的项目,而是要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深入发掘自己的创业想法,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巫洁盈告诉记者,奥克兰大学六周的课程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创业流程与结构,每一周都围绕不同的主题开展工作坊,包括如何进行市场验证,如何组建商业团队,如何与投资者沟通等等。

    通过前期的学习内容,使学生们对新西兰商业整体情况有了初步了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满足顾客的需要。“他们的导师系统非常完善,你基本能得到你想要的所有的帮助。”巫洁盈说。

    杨礼萍是汕头大学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对于她来说,如何从工科思维“跳跃”到商科专业思维,是参与此次活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每次课堂上出现的专业术语,在课后杨礼萍都需要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建立起一种商业的思维模式。”杨礼萍说,在奥克兰大学的每一次课程,都让其学会了很多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商业知识以及原理。

    而在一场盛世长城国际广告公司全球CEO Kevin Roberts的讲座上,汕头大学2012级土木工程专业的张楷鸿对于Kevin Roberts曾讲过“people like technology,but people love people”印象深刻。

    张楷鸿告诉记者,这句话大致可以理解为“人们喜欢新技术,但人们更爱人性化的产品”,也就是说,一个成功的创业家,首先要考虑的是顾客的需求,从而去实践他的创业项目。生动形象的案例,让学生们懂得了创业中的真理——“产品要真正迎合顾客的需求。

    怎么学习

    把学生当作企业家去交流

    “导师们都会把我们当成企业家而不是普通的学生。”杨礼萍告诉记者,无论学生的想法是成熟的或者是天真的,奥克兰大学的导师们都会认真对待,耐心地指导学生把一个初步的想法,变成切实可行的方案。同时,在一对一的讨论中,总会提出一些比较尖锐和挑战性的问题,促使学生不断厘清创业思路,完善自己的方案以及让它变得切实可行。

    而在每周,奥克兰大学都会邀请当地成功的创业家来分享经验,交流心得。“中国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因此让我们的新兴企业家与有着相似愿景的中国学生建立联系无疑是无价的资源,也有利于培养他们以一种全球化的思维去思考事物。” 奥克兰大学创新与创业中心主管Wendy说。

    而在与优秀的企业家交流的过程中,也让汕头大学的学生受益匪浅。“第一次感受到,我作为一个年轻创业者受到了很大的尊重。”杨礼萍告诉记者,这些年轻的企业家并没有什么架子,而是把他们放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给学生们的创业想法提出很多建议和帮助。

    杨礼萍说,这些优秀企业家的人生经历,让她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可能性。“很多时候一个方案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方案的内容,更多的时候是执行者个人的信念跟个人魅力,让投资者看到你是一个可靠而有冲劲的执行者,能大大地增加他们对你方案的信心。”有鉴于此,杨礼萍抓住每一次交流机会,不断“show”出自己的创业理念,向他们“取经”。

    而在这个过程,也令杨礼萍开始以一个“创业家”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年轻的企业家。“每一次谈话不是单方面的信息传递,而是双方面的信息流通,我不再是课堂上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一个有主见的信息传递者,可以向其他人表达我的想法。

    如何实践

    与新西兰学生碰撞出火花

    汕头大学2013级机电专业的金席林告诉记者,课堂上最让他觉得有趣的环节,就是学生们互相练习Pitch?(向投资人或是合作伙伴做简报)。由于小组成员来自不同国家,大家逻辑思维、关注点、风格各不相同,交流过程中时常引发的“头脑风暴”让其获益良多,“他们会直接地说出他们的建议,这样的方式更有助于我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而对于张楷鸿和2012级商学院的郑晓晴来说,他们无疑是更为幸运的。在最初组建团队时,他们有幸能够与奥克兰的大学生Rivindu,Misykat合作,共同开展他们的创业项目:一个以提高跨国旅游质量为目的的国际大学生免费互助交友平台。

    然而最初,由于商业点子非常大而不现实,在实际操作上郑晓晴和张楷鸿遇到许多困难。后来在导师的建议下,他们将项目的想法尽可能缩小和具体化,并开始进行市场调查,从两个具体的大学开始入手,选定了6位客户初体验了这个平台,然后根据用户体验反馈继续完善方案。

    在最后的项目答辩会上,张楷鸿团队的项目也获得了肯定,有当地的老师提出要帮助学生建造类似的平台,以帮助他们服务大一或者新来的国际留学生。

    目前,该项目在奥克兰大学的团队成员已经在新西兰找到技术派的合伙人,团队计划建造一个更人性化、可信度高的平台。张楷鸿表示,如果项目有效果的话,他们会试着把这个平台推广到中国大学生留学市场,同时也推广到中国留学生比较多的外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