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师又两本潮汕方言与历史文化力作出版

30.10.2015  21:48

海丝·陶瓷国际研讨会暨饶宗颐教授百岁华诞庆典”隆重举行前夕,韩师校长林伦伦教授的《潮汕方言历时研究》和潮学研究院的黄挺教授的《十六世纪以来潮汕的宗族与社会》两本著作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林伦伦教授的《潮汕方言历时研究》一书凡35万字,从1995年开始着手写作,历时20年。全书包括“潮汕方言形成的历史过程”、“潮汕方言与福建闽语的关系”、“潮汕方言音系与中古音系的比较研究”、“地方文献资料与潮汕方言的历时研究”、“潮汕方言的词法特点与历时研究”和“潮汕方言保留在历代文献中词语”等6章,从历时纵向的视角切入,从历史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获取第一手资料,再做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研究,对潮汕方言形成的历史过程、潮汕方言保留古代汉语语音和词汇特点、潮汕方言从明清到当代的演变发展做了梳理和研究,是一本研究潮汕方言的力作。韩师杰出校友、现任西泠印社社长饶宗颐教授为该书题签。

黄挺教授的《十六世纪以来潮汕的宗族与社会》一书凡33万字,共分为“16世纪潮州宗族的文化建构”、“清代宗族与地方社会”、“文化、观念与现代宗族发展”和“海外移民与宗族文化”4章。作者通过20多年来对乡村社会和宗族状况的田野调查、对族谱等谱牒的收集和研究,运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方法,研究了十六世纪以来潮汕地区宗族、社会的状况及其变化发展,是一本研究潮汕社会历史的力作。中山大学著名历史学家、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志伟教授为该书作序。

林、黄两位教授的这两本著作,属于省委宣传部“理论粤军·广东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和“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大项目”的成果——“潮汕研究丛书”系列之二种,是韩师省重点学科“专门史”和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潮学研究院”的重大成果。